自律:推遲滿足感,離幸福更近一點

每次喫草莓的時候,都在想自己是一個把一堆草莓中最好的挑出來先喫掉的人,還是那個先喫不好的,將最好的草莓留到最後喫的那一個人。

據說,不同的喫草莓方式,呈現一個人不同的心理狀態。那麼自己究竟是一個會即時享受,專挑最好的那一個人?還是會將以後擁有的每一顆都是最好的心態的人呢?

其實,被理性思維佔據的時候,這樣的試驗沒有什麼意義,控制自己的意識,達不到那種潛意識的狀態,你也就沒辦法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種人?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的作者斯特克·派克提到自律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工具,也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最好方法。這讓我們看到自律的四原則之一,推遲滿足感。延遲滿足,並不是一個人天生的一種狀態,而是經過自律練習之後呈現的一種狀態。

帶上小班的閨女去超市,看到出堆頭的橡皮泥,遲遲不願意離開。很簡單,就是想買一款回去。經過三番五次地引導,嘗試讓她放棄購買,無果之後,一路回家的路上,連放下的念頭也不曾有過。恨不得一回家,就能夠打開玩耍。

被告知星期二不能玩耍,要等到星期六才能玩耍以後,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承受小股的內心痛苦之後,最終還是放到了自己的玩具框裏。

5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在家長的引導下,開始練習延遲滿足。其實,自律對一個人來說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孩子可以,作爲成年人當然也是可以的。當你決定開始自律的時候,一開始是痛苦的,先苦後甜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打破傳統的先甜後苦,才能讓自己更自律,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畢竟自律真的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工具,好好運用它,一時的痛苦,就可以享受後面一段時間的甜。如果你也想解決人生中的痛苦,不妨試一下,延遲滿足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種提升幸福的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