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看盡人生苟且,縱享滿眼繁華(一)

隨着更新,我不知道後面演了寫什麼,我也只是看到了十幾集,僅此而已。——寫在前面


被問到最近在幹啥,隨手來了一句簡單的評價:“講一個世家女子從衣食無憂到歷經疾苦堅持走到最後成就人生”。就是隨口一說的想法,卻包含着想要的那種隱隱的期待。言歸正傳,接下來說一說裏面的劇情。這裏我姑且不去評價誰的演技好壞,也不去品鑑整部劇的顏值高低。

開篇就是小阿嫵在等比例縮小的國土地圖上的稚嫩語氣:“將軍不離九宮內,士止相隨不出宮”,“北忽蘭,南六盤,防務日日比當心”。或許這已經昭示了未來的王儇(xuan)必定不能無憂無慮的相夫教子般想正常女子一樣。但從這裏也可看出來,養在深宮之下的女子並不單單是詩書禮儀琴棋書畫,更有一種家國情懷如影隨形。俗語到“三歲看大”也不是沒有道理。

大概古代女子的人生重要時刻之一便是及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爲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摘自百度百科),放到現代那可能就是十八歲成人禮了。整個觀禮過程透露出來的是少女王儇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和父親、姑姑等人的籌謀算計。於是,這一切的苟且世故變慢慢拉開了帷幕。

可能我沒想到的是謝家姐姐後面的黑化,從誓死不遵從父母之命到被太子玷污而順利成爲太子妃再到後面的一心想要王儇命的心機婦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人性是難以捉摸和揣測的,特別是在某些極限條件之下,比如無辜被奪去了清白(小說中貌似不是這樣寫的),比如一夜之間母家被流放京外,比如父親謀反被抓後自殺等等,這些人生之苦強加在誰身上可能都是致命的打擊。面對困難有的人選擇相信正道不斷前進,有的人就開始偷偷摸摸旁門左道,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被原諒僅此而已。

對於父親、舅舅、姑姑的一系列操作於王儇而言可謂是殺人誅心。滿目尊敬的父親早就想用自己的幸福來換取異性王的投靠與兵權;獨尊後位的姑姑嚴肅堅定地讓自己嫁給太子;從小寵愛自己的舅舅爲了江山天下派人親手刺殺自己。這些都是至親至信之人,到頭來轉眼發現幾乎沒有可以信任之人。或者只能說這些人都把內心的柔軟與溫柔留給了幼時的阿嫵,轉眼又把一樁轉算計推給了及笄後的王儇,也只不過是因爲婚姻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娶了阿嫵。當然,婚後的王儇與蕭綦(qi)也確然是從互相猜忌到彼此信任,這也成了王儇之後臨危不亂可以堅強依舊的根基所在吧。

最後不得不說道三皇子這個人,我個人是不喜歡的。身處皇家,卻整天想着和愛人雙宿雙棲,拋下身上的責任和家國,即使在叛軍即將攻入城池之後依舊如此;醉酒誤事,醒來卻落荒而逃,連最起碼的尊重和責任都不願意承擔;面對家庭突變,左右搖擺沒有立場等等。這些也實實在在的奠基了王儇的那句:“我瞧不起你”。可能這是最大的傷害,可能以後的三皇子會因爲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情而有所改變,目前不得而知。

果然,在周圍無數人的襯托之下,女主王儇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來了,可以爲了愛情挑戰父母親人皇權,可以爲了愛人放棄幸福選嫁他人,可以因爲新婚丈夫逃離而怒摔鳳冠,可以和愛慕之人草原雙騎,可以在叛軍入城前臨危不亂,可以心繫百姓心繫天下,可以……可能後面還有很多。如此敢愛敢恨立場堅定三觀正確的女子如何不被追捧和跟隨,如何不被愛慕和呵護。可能在王儇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們現實中缺少的東西,而文藝作品的作用就是在於可以塑造出大家理性中的任務,比如女主王儇,比如男主蕭綦,這些都是我們可望而難以得到的東西,纔會讓觀衆如此心動。


前幾集中針對男主的出場很少,到後面才逐漸增加,這個人物的故事姑且擱淺在這裏,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會令無數人讚揚的英雄形象,有勇有謀,兵者詭道。

或許已猜得出後面的劇情,無外乎不是王儇和蕭綦一起平定各種叛亂,執手天下的戲碼,但還是希望隨着劇情的推進,這中間會有一些值得驚喜的東西,要不然就有點索然無味的單調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