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如何學會去愛(一)

書的前言中寫道:“我們一輩子要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應該是瞭解和掌握這門藝術,因爲只有這條路徑才能使我們感到生命的意義,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到周圍人的存在,並體驗到刻骨困難的艱辛和快樂。”記得2019年左右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感觸就很深,如今時過境遷,再次沉迷其中,仍舊能領域到一些新的東西。


全書中共分爲了四個部分,愛是一門藝術,愛情的理論,愛情及其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和愛的實踐,以及最後附上的回憶錄式的作者生命中的愛。

第一章的標題是問句:愛是一門藝術嗎?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愛情是必須的,我們追求愛情的甜蜜和美好,我們欣賞電影中的悲歡離合,但是或許我們從來沒有嘗試着去相信,愛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一門我們本可以學會的藝術。


原文摘錄:

1,大多數人認爲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2, 事實上,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

3, “有魅力”一般就是指這個人有許多令人喜愛、目前又是人口市場上被人問津的特點。

4, 但人們不可能永遠放棄愛情,所以看起來只有一條可行的路,那就是客服愛情的挫折,找到原因並去深究愛情的意義。

5, 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於努力達到上述目的,卻恩少用來學會愛情這門藝術。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感恩 博愛 奮鬥》當時的我把博愛歸爲一種類似於感恩的東西,我們可以愛的對象有很多,有對父母的愛,有對愛人的愛,有對社會的愛,卻獨獨缺少了對自己的愛。或者我們可以說,一切愛的形式都是以博愛爲基礎,博愛代表着一種責任和義務,一種對他人對社會和對自己的責任,要求我們去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從而能夠帶給別人一種生活樂趣,同時也能讓自己感受到這種樂趣的存在。



原文摘錄:

1, 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獲的情緒。一般來說可以用另一個說法來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

2, 如果我確實愛一個人,那我們我也愛其他人,我就會愛師姐,愛生活。如果我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我也應該可以說:“我在你身上愛所有人,愛師姐,也愛我自己”。

3, 如果我具有愛的能力,我就會去愛我周圍的人。在博愛中凝聚着同所有人的結合,人的團結和同意。博愛的基礎是認識到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未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