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出版版本2

1

關於紅樓夢各版本出版情況介紹

善本古籍

2018-11-28

關注

一、甲戌本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原清同治間大興劉銓福藏,後1927年爲胡適所得,後藏於美國康奈爾大學,2005年7月由上海博物館購回國內。

此本第一、第五、第十三、第二十五回第一頁首行均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正文“出則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一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十五字。據此可以推定,這個本子的底本可能是脂硯齋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抄閱再評”的《石頭記》原稿本。但這隻說明脂硯齋抄閱再評的時間是在甲戌年,並不說明此本就是那一年的抄的。另外,也還有人對甲戌本的鈔寫年代表示過懷疑。雖然如此,甲戌本的重要性和參考價值仍不容低估。這是因爲,甲戌本是幾種鈔本中年代最早的一種,當然最接近原著。而且,雖然只有十六回,卻有密集的硃筆眉批、行間側批、雙行夾批1600餘條,相當有研究的價值。

此鈔本的影印情況是:

1,《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石頭記》,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6月翻印,“甲種本”線裝,一函2冊,27×18開本。無版權頁,僅一貼條,上言“一九六二年六月翻印定價十二元內部發行”,印數未載,據《古籍目錄》(1949/10—1976/12),印500部。此本系據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本1961年影印本翻印。甲種本,即保留了胡適的序和跋。內部發行,印數極少。另一種爲“乙種本”,線裝4冊,定價12.50元。當時受環境限制,因原本爲“反動透頂的” “胡適所竊據”,所以翻印時“去盡胡適塗抹痕跡”等。因而,此乙種本未能反映歷史原貌,“不忠實”(引用周汝昌先生語)。曾影印1500部,內部發行。以下2,3均是根據乙種本印製。

作者:(清)曹雪芹 撰 胡適 批

年代:1961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啓明書局、香港友聯出版社聯合影印出版

函冊:1函2冊

紙張:紙本

裝幀:線裝

尺寸:27.5×18.2

可否出境:可以

是書被公認爲最接近原本“真面目”。書內以朱墨兩色印刷,完整的保存了胡適先生的全部批改內容,爲研究紅學的重要版本圖書。

年代: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據臺灣影印本再次翻印本

函冊:1函2冊

紙張:紙本

裝幀:線裝

尺寸:27.5×18cm

可否出境:不可以

是書所據底本即清乾隆甲戌年(乾隆十九年,1754)抄本,系現存最古的《紅樓夢》寫本,是研究紅學的重要版本圖書底本。爲胡適收藏,1961年臺灣影印出版。爲研究需要,1962年大陸地區依據臺灣影印本再次翻印,僅在小範圍發行。

此書爲依臺灣影印的胡適藏本朱墨套印,卷首附有一紙說明,說明胡適在原書上的批語在製版時被抹去。後有俞平伯長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爲紅樓夢版本系統中最爲重要的版本,拍品爲解放後在大陸出版的第一個脂批本,當時僅印1500冊,拍品品好。

2,《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翻印,線裝本,一函4冊, 27.5×18開本,仍內部發行,印1000部,定價26元。

作者:清・曹雪芹 撰

年代: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

函冊:1函4冊

紙張:玉扣紙

裝幀:線裝

尺寸:27.6×17.8cm

可否出境:不可以

是書所據底本爲清乾隆甲戌年(1754)抄本,系現存最早的《紅樓夢》抄本,是紅學研究的重要抄本之一。當時僅印製1000部,作爲內部研究資料發行。

3,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影印,平裝本。內部發行,印2萬冊,定價1.75元。也有32開精裝本,未詳。

4,《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影印出版,平裝一冊。已恢復胡適的字跡和印記等。印1萬2千冊,定價4.45元。

5,《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爲紀念曹雪芹逝世240週年專門影印的內部限量發行本,線裝本,一函5冊。2004年3月金壇古籍印刷廠影印。

6,《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揚州國際紅樓夢研討會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金壇古籍印刷廠印製。線裝1函4冊,大16開,440頁,定價600元,印數不詳。此書實際上是上述第5項金壇版甲戌本(1函5冊)的公開版,但缺少第5冊,以及第四冊末附的40多枚紅學家、紅迷、紅學書商印章。

7,《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線裝本。一函4冊,192x310開本,印1500套。定價290元。現在又出了2印的。

在“紀念曹雪芹逝世240週年”之際,先後有五個單位重印甲戌本,除了上述的三種,還有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香港夢梅館。香港夢梅館印了兩種,一種是2003年試印版;一種是2004年紀念版。

此外,甲戌本還被收入中華書局的《古本小說叢刊》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爲“甲種本”,墨色影印(非朱墨套印),精裝1冊。另外,1948年8月,周汝昌曾借胡適原本用朱墨筆過錄了一部。遺憾的是,由於抄寫過於匆忙,有些字未按原書異體字的寫法抄寫。

二、己卯本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原殘存三十八回,後又得三回又兩個半回,現共有四十一回又兩個半回。原爲董康所藏,後歸陶洙,現由北京圖書館入藏。近年新發現的三回又兩個半回,則仍由原發現單位歷史博物館收藏。據研究者認爲,此鈔本是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時的東西;弘曉與曹雪芹是同時代人,他的父親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與曹家關係甚好。故此本的底本很可能直接來自曹家或脂硯齋之手。此本的底本是現存脂評抄本的底本中較早的一個(1759年),僅次於甲戌本,略早於庚辰本。其所標“定本”的紀年比“庚辰”早一年,更重要的是正文上的差異。此本的文字有多於庚辰之處。此本文字與庚辰本大體相同,但庚辰本抄錯之處,此本卻往往是對的,可惜它已經殘缺不全了。己卯本的脂評相當特別,它基本上沒有眉批和硃筆批語,行間批也很少,主要是正文下的雙行小字批,全書共有717條批語。

此鈔本的影印情況是:

1,《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月影印,線裝本,一函5冊,61x13.72開本,首印2000部,爲布套瓷青紙面,定價每套58元。另有錦緞套黃絹面一種,爲豪華本,印量少,價略高。

2,《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影印出版,精裝一冊,印數1—1000冊,定價5.90元;平裝二冊,印數1—25000冊,定價5.20元。

3,《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二印,精裝一冊,印數1001—7400冊,定價7.65元;平裝二冊,印數25001—32600冊,定價6.75元。

以上兩種是普及本,精裝本在影印時還小有差錯,但平裝本已改正。線裝本僅有馮其庸的序,平裝本增加了11條凡例、陶洙抄補的書影和馮其庸的後記。

4,《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2月影印,16開本,精裝4冊,定價3950元一套。此本號稱訪真本,是用照相技術拍片後印刷,即便如此,也被書友指出了多處謬誤。

己卯本還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墨色影印(非朱墨套印),精裝2冊。

三、庚辰本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秋月定本),即北京大學圖書館藏七十八回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原本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回。一九五五年影印時所缺兩回據已印本補入。但已卯本這兩回也是後人據程高系統本抄配的。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時,這兩回換用蒙府本文字補入。原書八冊中每冊卷首都註明"脂硯齋凡四閱評過",自第五冊起,兼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樣。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其時曹雪芹尚在。此本同已卯本可能過錄自同一祖本,回目、正文和批語保留着作者與整理評註者自存本的不少痕跡。實際上,庚辰本集中了脂硯齋評語的最主要部分,凡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暑名的批語,都集中在庚辰本上。庚辰本朱、墨雜陳,琳琅滿目。以硃批來說,就有眉批,行間批,回前批和回末批;以墨批來說,雖然以正文下的雙行夾批爲主,但仍有部分的眉批、回前批和回末批。庚辰本不但有716條與己卯本相同的正文下的雙行墨筆小字批,而且還另有622條己卯本所或缺的雙行墨筆小字批,令人遺憾和不解的是,此書前10回居然沒有一條脂批。不過。因爲正文相對最全,鈔寫時間又早,甚至可能是作者生前最後的一個本子,加上脂批相當多,所以馮其庸先生認爲,在幾種鈔本中,庚辰本“是最爲珍貴的了” 。

此鈔本的影印情況是:

1,《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11月縮印,精裝2冊,朱墨套色,所缺二回移用己卯本,封面爲灰色。此書版權頁上題“1955年9月北京第1版 1955年10月上海第1次印刷,精裝2冊,印數1-2100,定價9.40元” 。後3項印在一貼條上,對着光亮可以看出原來印的是精裝3冊,印數1-2100,定價9.88元。

2,《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縮印線裝本,一函8冊, 13.2x26.2開本。印500套,編號發行。定價15.64元。可惜此影印本有十餘處印刷差錯。此書有兩種版權頁:一曰“1955年9月北京第1版 1955年10月上海第1次印刷”,印數1-500,定價15.62元。一曰“1955年11月北京第1版 1955年12月上海第1次印刷”,印數1-500,定價15.64元。根據1955年《全國總書目》,兩次共印700部。1955年的縮印線裝本曾在1962年重印過一次。

年代:一九五五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

函冊:一函八冊

尺寸:20.4×13.4cm

是書爲白紙線裝本,原籤原函,書前有《重印文學古籍緣起》。《紅樓夢》有八十回本與一百二十回本兩種,一般認爲脂硯齋評八十回本比較接近於曹氏原著,此本之存世者則以庚辰本爲最完整,今藏北大圖書館,拍品即據此本影印,印量五百冊,原有的硃色批評也依原樣套印,頗爲精緻悅目。

3,《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2月按原尺寸影印,朱墨套色,18.5x29.2開本,線裝一函8冊,內部發行。所缺的部分,改用王府本。1974年2月上海第1版第1次印刷,定價88元,印數根據《古籍目錄》(1949/10—1976/12)爲1—1050部。此書1993年10月再次重印,所缺的部分改用己卯本補配,馮其庸作序,印數500部,定價1000元。

4,《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10月縮印,平裝4冊,朱墨套色,內部發行,定價7.2元。據《古籍目錄》(1949/10—1976/12),印數爲1-20107。

5,《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影印,縮印本,12.7x20.8開本,一函8冊。定價238元一套。1995年10月烏魯木齊第1版,1995年10月南京第1次印刷。

6,《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月出版,系據2003年新發現的北京師範大學藏近人陶洙過錄和整理的《石頭記庚辰本》影印。據專家考據,此本與原先的庚辰本多少有些不同,可能過錄時是參考了另外的版本。線裝本,一套16冊,定價2980元。

此外,庚辰本還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墨色影印(非朱墨套印),精裝4冊,保持殘缺原貌。另,1955年還印過一種8冊精裝本,僅50部,未見過。90年代江蘇紅學會內部印過一種非賣品,工本費195元,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印刷廠印製。又,十年浩竊期間,馮其庸先生曾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本,恭恭敬敬地用朱墨筆過錄了一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

四、蒙古王府本

清代鈔本,因在第七十一回回末總批後有“柒爺王爺”字樣,故稱王府本,現藏北京國家圖書館。系120回本,但明顯可看出,原書前七十四回是根據一種脂本鈔錄的,而後四十餘回系以後補抄的。早期鈔本中,王府本與戚序本最接近,行款相同,批語和正文亦較少差別。其脂批同樣也經過整理,有些還不是脂批,除第六十七回外,皆有回前總批、回目總評,四十回前有雙行批註,另有700多條夾批。

此鈔本的影印本有:

《蒙古王府本石頭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影印,精裝6冊,原定價300元,後改爲900元。國外版定價400元。

五、戚序本

即戚蓼生序本。現存戚滬本(半部40回),戚寧本,上海有正書局據戚滬本攝影製版石印的“大字本”及經剪貼整理後重縮印的“小字本” 。不過“小字本”因錯誤甚多,無甚參考價值。除第六十七回外,戚序本的正文,批語和行款幾乎和王府本相同,說明它們可能來自同一祖本。戚序本字跡工整,清楚有條,便於閱讀,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脂評系統的流傳本。它整理的底本可能不止一種,因此別本殘缺之處,皆已補齊。彙集的批語也比較多,有不少是他本所缺的。此外,在正文、回目上,也時有特色,值得研究。此本的缺點,是經過整理後,文字不免有改動和失真之處,批語也有不少移動位置,比如把眉批、旁批都改成了雙行夾批或回前回後批,並刪去了原署的年月、名號,失去了本來的面目。

此鈔本影印出版情況:

1,《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12月據有正“大字本”翻印出版,全套20冊,線裝本,定價72元一套。

2,《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6月翻印出版,平裝本,一套8冊。印數1—20200,定價11.50元。第2次1988年8月二印時署名文學古籍刊行社,印數20201—23900,定價40元。

3,《戚蓼生序本石頭記》,西泠印社2003年11月翻印,線裝本16開本,朱墨套色,印500部。定價1500元一套。因此本經過整理,又自作主張,添加硃色印的無甚價值的眉批,頗失有正本原貌,比人民文學版差了許多。

戚序本還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精裝5冊。

另附戚序本的“大字本”和“小字本” :“大字本”分兩函出版,前函印出在清宣統三年,故書名題《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等後函印出時,已經是民國元年了。32開線裝,每函十冊,定價大洋一元八角,共三元六角。到1920年出版了“小字本” ,1927年重印一次,32開線裝,一函十冊,定價大洋二元四角。

六、楊藏本

即夢稿本,1959年春發現、後歸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收藏。收藏者楊繼振於卷首題雲:“蘭墅太史手定紅樓夢稿百二十卷,內闕四十一至五十卷,據擺字本抄足。繼振記” 。其實,抄配的還不止這個數字,抄配者也不止楊氏一人。前八十回中,就有十五回多是據程甲、程乙本先後抄配的。非抄配的六十餘回,未塗改之前的文字是根據早期脂本過錄的,大體上屬於已印本、庚辰本系統。因爲七十八回回末有硃筆寫的“蘭墅閱過”四個字。因此,有人誤以爲此本就是高鄂在續補《紅樓夢》時所用的稿本,或認爲是被高氏所採用的另一個續補《紅樓夢》的稿本。其實,這些看法,都是不那麼確切的。比較有可能的倒是收藏者據程高本來塗改原抄的脂本而成的。此本的重要價值除了研究續補問題外,還在於它原抄所據的底本是相當早的脂本,不少異文可以訂正他本之訛誤或提供新的研究線索。

此鈔本影印出版情況是:

1,《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月影印出版。朱墨套色,線裝本,原樣大小,一函12 冊,印1500部。定價70元。

2,《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年影印出版,精裝一冊, 16開本。印8000部。定價11.45元。目前,此書網上參考售價500-600元。線裝本有部分頁面是用珂羅版影印的,以顯示原本墨跡濃淡之不同。精裝本中珂羅版不復存在,而且是單一墨色。

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乾隆甲戊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民國六十四年(1975)胡適紀念館出版

函冊:二冊

尺寸:尺寸不一

拍品爲建國後印本,均爲再版,精裝,品相極佳。

七、列藏本

現藏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1832年由曾到過中國的俄國傳教士帶回國。鈔本無書前題頁,各回所題書名作“石頭記” 。鈔本用薄竹紙抄寫,在收藏者加以修補裝訂時,將清高宗《御製詩》第四、五集作爲頁間襯葉,因《御製詩》第五集刻於1795年,表明鈔本重訂應在1795至1832年間。書是四種不同筆跡抄寫的,缺第五、六兩回。列藏本的批語極少,全書七十八回只有九十多條批語。批語的分佈也很不均勻,只十六回有批語,單第十九回就有批語四十二條。列藏本有七十多條批註,其中有三條爲列藏本所特有,其餘則跟庚辰本的批語相同。此外,列藏本還有些眉批、夾批、特批,但經鑑定,系後人所批。因有的批語混人正文,又刪去批註,說明列藏本出現的時間較晚。

此鈔本的影印出版情況是:

1,《蘇聯列寧格勒藏抄本石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月影印出版,平裝本,一套6冊,定價34元。後曾重印3次,情況如下:一印1986年4月,印數1—10000,包括精裝、平裝兩種,精裝50元,平裝34元。二印1990年12月,印數10001—11000,平裝本,定價65.60元。三印1993年12月,印數11001—12000,平裝本,定價263元。四印2003年1 2月,精裝,430元。

2,《蘇聯列寧格勒藏抄本石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月第1版、上海第1次印刷。線裝本,16開本,二函20冊。影印330部,定價340元一套。

八、舒序本

即舒元煒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序本《紅樓夢》。原本八十回,存一至四十回。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吳曉鈴藏。在諸鈔本中,此本是唯一可確定過錄年代的本子,但文字又是一個拼合本,因原底本僅53回,其餘23回是據其它本子配就。實際上,此本的文字狀況要複雜得多,其中,若干回比較接近庚辰本,而也有若干回又比較接近夢稿本。但各自又分別與這兩個本子有相當大的差異,而且此本還包含有曹雪芹初稿的某些痕跡,相當有研究價值。此鈔本的影印情況是:

《舒元煒序本紅樓夢》,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1版1印,印數1-3000,系《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的第4、5卷,精裝上、下兩冊。《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全5冊定價57元。目前爲此版本的唯一影印本。

作者:曹雪芹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不詳

裝訂:線裝

品相:十品

詳細描述:出版時間:2007-07-00

印刷時間:2007-07-00

開本:16開

雙色套印,墨色清新,硃色鮮豔!原書藏首都圖書館,此次上海古籍投入巨資購買版權,據原書重新拍片,非據《古本小說叢刊》舊本翻印。專業製作,質量優異,是目前此書最好的選擇了!厚厚的10大本,和93年的線裝庚辰本規模相當,實在是漂亮。

九、鄭藏本

即原鄭振鐸藏殘鈔本《紅樓夢》。存第二十三、二十回兩回。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冊,正文僅60頁,萬把字,但卻與其他早期鈔本有較大的不同。俞平佰先生就曾指出,書中有些人名給改了,第二十三回末缺黛玉聽《牡丹亭》曲一段,比庚辰本少271字,第二十四回末又少介紹小紅一段的二百多字。因起用《紅樓夢》作書名,表明是較後期的鈔本。

此書影印情況是:

1,《鄭振鐸藏殘本紅樓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12月影印出版。850x1168開本,定價2.9元。

2,《鄭振鐸藏石頭記殘抄本》,爲紀念曹雪芹逝世240週年,由金壇古籍印刷廠2004年3月專門影印。線裝,18.5x29開本,印500套。

鄭藏本還被收入中華書局的《古本小說叢刊》第15輯第1冊中,印數1—550,時間在1991年 6月。

十、甲辰本

即由夢覺主人於甲辰(1784)作序的八十回《紅樓夢》,系脂本系統中較晚的本子。也是第一次以《紅樓夢》作書名的八十回鈔本,此本正楷大字精抄,但與早期鈔本比較,正文刪改甚多。甲辰本有回前總批4條,批註198條,但批語分佈相當不均勻,而且還有誤把正文提出來當作批語的幾處。而與甲戌本的回次相同的那些批語,則大半與甲戌本的相同,說明從批語看,甲辰本應屬甲戌本系列。從研究的角度看,甲辰本是從脂本系統走到程本系統的橋樑,又因它還保存着脂本某些原始面貌,所以是研究脂本的不可或缺的珍貴鈔本。

此鈔本的影印情況是:

《甲辰本紅樓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10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精裝4冊,印數1—500,定價150元。1993年10月秦皇島第2次印刷,印數501—1500,定價170元。

十一、程印本

一百二十回本,清乾隆五十五年辛亥(1791)萃文書屋活木字本。由程偉元印。初版稱“程甲本” ,重排版稱“程乙本” ,兩本文字頗有不同,但都是刪去批語,卻又有相同的少數混入正文。另還有在臺灣發現的再印本“程丙本”等。因爲程甲本前八十回系以比較接近庚辰本的某種脂批本爲底本,所以擴大化一下,也就勉強將之列入脂本系列。程印本在保證紅樓夢文本的固定和穩定,特別是後來的普及和廣爲流傳方面立下了大功。許多人瞧不起程印本,其實,就連早年對甲戌本等脂本贊不決口和把程印本批得體無完膚的俞平伯先生,晚年也承認程印本還是一個有‘好’有‘壞’的版本,與脂本“各有千秋” 。

此本的影印情況是:

1,《繡像紅樓夢》(程甲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8月翻印出版,線裝本,四函24冊,開本217 x 135,印數2000冊,定價8750元。此書以存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的程甲本爲底本影印,宣紙印刷,全部線裝繡像,精仿原貌,現在大約1500元可以購得。

2,《程甲本紅樓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8月翻印出版,精裝4冊,16開本,定價205元;據杜春耕先生研究,書目文獻版程甲本的底本是程甲本的異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6月翻印再版,精裝4冊,16開本,定價880元,此書首批印刷問世後,被發現序文作者對底本認識有誤,故出版社緊急召回,修改後再發行。但仍有“錯版”書流散社會。

3,程乙本《紅樓夢》,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12月翻印出版,16開本,精裝5冊,定價 1280元。

以上是對脂本的大致情況作了介紹,個人認爲,從研究的角度看,現存脂本都有其研究的價值,仍以甲戌、已卯、庚辰三個早期脂本最值得研究。另外,便是屬於中期鈔本的戚序本和屬於晚期鈔本的甲辰本。可以說,甲戌、庚辰、戚序和甲辰四個脂本相互補充,覆蓋着一個完備的邏輯系統,爲系統化解析和科學分析奠定了基礎,通過科學歸納和有機地推演,便有可能管窺紅樓夢原本的廬山真面目。

本週點滴拍賣週日上拍的拍品中即有《紅樓夢》的甲辰本、庚辰本、及王府補錄本,敬請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