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認知】全腦優勢分析06——右腦是創新能力的源泉

如果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突然豁然開朗,其實這都是右腦潛能發揮作用的結果。

人腦的大部分記憶,是將借景以模糊的圖像存入右腦,就如同錄像帶的工作原理一樣。信息是以某種圖畫、形象,像電影膠片似地記入右腦的。所謂思考,就是左腦一邊觀察右腦所描繪的圖像,一邊把它符號化、語言化的過程。所以左腦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質,它負責把右腦的形象思維轉換成語言。

被人們稱爲天才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是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當這種思考完成以後,我要花很大力氣把它們轉換成語言。”可見,我們在進行思考的時候,首先需要右腦通過非語言化的“信息錄音帶”(記憶存貯)描繪出具體的形象。

現代社會強烈要求的創新能力或者說創造力是什麼呢?它實際上就是把頭腦中那些被認爲毫無關係的情報信息聯結、聯繫起來的能力。這種並不關聯的信息之間距離越大,把它們聯繫起來的設想也就越新越奇。人是不能創造出信息的,所以,創造力也就是對已有的信息再加工的過程。因此,假如右腦本身尚無存貯大量的信息,創造力也就無從談起了。我們常常強調“直覺”、“一閃念”的重要性,這種“直覺”。“一閃念”的產生,首先要求右腦直觀的、綜合的、形象的思維機能發揮作用,並且要有左腦很好地配合。簡而言之,我們欲求不斷有嶄新的設想產生,不斷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轉變自己的認識,就必須充分使用右腦。

爲什麼要談大腦優勢(brain dominance)?因爲優勢可以當做衡量差別的基礎。人的軀體看起來像是對稱的,其實是非常不對稱的。也就是說,人體全身的系統中凡是成雙的構造,都找得出它們的差別。我們的雙手、雙腳、雙眼、雙耳,甚至兩邊的側臉,看起來一樣,其實頗不一樣。就由於我們的左右手有別,上蒼賦予我們一種肢體特徵,是謂“優勢”。優勢是這些軀體部位發展有所不一的根由。較佔優勢的手發展得較好,因爲這一隻手用得比較頻繁。結果,大多數人都有慣用某一隻手的現象,而且其中近90%是右手。 這同一優勢概念,也可用在大腦的成對構造上。成對構造之某一部分,因偏好而用得比較多,發展自然比另一部分高。 大腦的主要思維構造,和人體別的成對構造一樣,也有同一種對偶(duality)的特性。

“全腦技術”便是以大腦思維的生理機能爲基礎而提出來的。爲了要進行思維的活動,大腦必須有一層腦皮層,因爲神經、突觸的活動只見於腦皮層。在整個腦部裏面,只有四部分的皮質有能力進行思維——左、右兩個腦半球,以及左、右兩半個邊緣系統。這兩組成對構造,左、右的差別都不小。左腦的大小、形狀和實際的比重,都和右腦有別。邊緣系統的兩半邊也是一樣。這兩組成對的皮質,其不對稱一如我們的雙手、雙腳、雙眼。由於某一邊比另一邊佔優勢(是在生活經驗中發展出來的),因些,佔優勢的程度也會表現在一個人外在的思維偏好上面。

說明:HBDI模型是類比式的,而不是臨牀實驗式(climi-cal),因此我們可以篩選做些應用。一個精確的實驗模型,還得等好幾十年才能完備。這個類比式全腦模型,在目前這種欠缺一個部位明確、精準的生理學概念的時期,算是爲思維形態偏好找出一個有用的、有效的根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