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救護員培訓

今天參加了一個紅十字會舉辦的救護員培訓。

要求朋友拉到一個本地救援隊羣裏好久了,看羣裏羣友們經常完成一些社會任務,比如尋找迷失老人,營救落水兒童,疫情核酸檢測時志願者協助醫生作登記,維護秩序等輔助服務等等,深感他們都是不平凡的人。

在涼薄艱難的世上,哪個人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勉爲其難? 而這些人還能分精力、分時間出來,爲社會爲他人去做事,貢獻自己的力量。我一直崇尚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可是終究沒能親自做些什麼,只固步自封在自己家裏,過自己的小日子,過只有“小我”的生活,常常覺得渺小可鄙,這次見有此培訓,就想去學習一下,哪天真碰到有人需要求助,不至於束手無策,只能做圍觀的人。

培訓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一略而過,儘管我覺得有好多地方於我是全新的知識,無奈長於實際動手的老師宣稱,他不注重理論,只注重實踐,因爲你會做不會說不打緊,會說不會做是大毛病。我部分同意他的說法,但私下認爲,精於理論和實踐更佳。

我這慣於做紙上文章的人,如果理論搞不清楚,動起手來深感無根無據,因此心肺復甦練習了兩遍也不是很熟練。但感受到一切歸於體能的理論無處不在,學習拼的是體力,工作拼的是體力,生活拼的是體力,這救援拼的亦是體力,兩個三十下的心臟按壓下來,氣喘吁吁,老師還說沒壓到位。以後怕是要繼續舉鐵練臂力了。

接下來學習了在佳音小時候就知道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這個比較簡單,但仍是力量選手才能勝任的活兒。

外傷包紮學習了繃帶包紮和三角巾包紮。繃帶包紮比較簡單,三角巾稍微有點複雜。下午回家後,我按住佳音,以她爲傷員模特,練習了繃帶的環式包紮,螺旋包紮,8字包紮法,三角巾只練習了頭部包紮法,其他包紮單肩,雙肩,胸部,背部的燕尾式方法都做得不成樣子。等我要練習心肺復甦時,佳音逃跑了,說不想體驗。只好結束。

哪天有時間再把網上視頻都看完,繼續練習。

從課程材料上看到,澳大利亞、新加坡擁有急救技能的人佔比爲20%,美國爲33%,青島地區爲2%。青島作爲海濱城市,每年都有溺水者,被救起後現場幫助進行心肺復甦者大都是外籍人員,大批的國人都只是圍觀者。

爲了多一些國人能從圍觀者變成施救者,這樣的培訓應當儘量多的舉辦。


~~~~~~

佳音陷在沙發裏玩手機,小喵挨在她腳下呼呼大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