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读书笔记

本周读了《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作者[美]黄征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出版,自评7.2分。

一、总结大意

从作者黄振宇的简历看,他是一个人生赢家(具体可百度)。但2013年,他的三个合伙人,一致提出辞职,给他当头一棒,他意志消沉,决定反省、精进,拿出早就制定了却一直没有时间去完成的人生规划学习。之后作者将自己在世界各地参加的课程和个人收获进行提炼,按照健康、情绪、思维、人际关系、事业、财富方面进行分享,简单来说就是知识付费课程的个人体会分享。总的来说,标题很吸睛,但内容却不是自己的菜。

二、摘记

1、很多人碰到烦心事的时候都会说“我不要再想了”,但我们都知道,人的脑海中通常是一个个念头接连不断。后来我逐渐认识到,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情绪,也就不可能一个念头都不产生。对很多人来说,常常一念出现后就陷了进去,然后又堕入另一个念头之中。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就是被不断冒出的念头所左右,就好像中国人常说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而内观的方式就是无论天堂地狱,我都去观察它,而且把这个念头拿出来观察,而不是陷进去!当观察的想法一起,被观察的念头也就逐渐消逝,既然消逝了,人也就不会受这个念头所掌控。
首先,当我按照内观法去修炼时,杂念还是会有的,但这时候我就用心去仔细观察身体的感觉。我发现每当一念出现的时候,对应的身体部位都是会有反应的。
其次,当我这么重复去做的时候,念头出现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当然,不可能一个念头都没有,但重要的是你不会再被这些念头所左右。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念头出现——观察——念头消逝”的过程中,我的心平和下来了。
观察那些出现在身上、体内的反应就可以了。只要人有了情绪,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的情绪,你的身体会有反应。所以,你要去观察这个反应,更重要的是,这个反应并不是房屋持续的,而是有起在伏,有死有生。
内观,就是如实观察,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然后达到净化自身的目的。
其实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本相和本来面目,透过观察自己的身心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观察身和心不断变化的特性。
2、理财专家认为,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财务保底(financial security);
财务蓬勃(financial vitality);
财务独立(financial independence);
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
最底层的需求是“财务保底”,也就是维持日常开销所需要的财富值,比如衣食住行的基本开销,还有子女教育每月所需的固定费用等。如果连维持基本生活的资金都没有,那你的财务状况就非常危险了而经过仔细计算就会发现,阶段所需的财富值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很高,通常是一个合理并且可以达到的数字。
在“财富蓬勃”阶段,刨除日常开销以外,你的财富值还可以满足其他方已的小需求,比如:朋友间的互动和应酬,看几场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话剧,学一外语等。这些开销加上财务保底的数字,就是“财务蓬勃”应该达到的数字。
到了“财务独立”阶段,你的财富值就更为宽裕了,除了满足前两个阶段的需求外,还有能力满足一些大的需求,比如可以承担跨国旅行的费用,换一辆心仪已久的车等,如果把这些需求和数字都列出来你会发现,这一阶段也井非逼不可及,很多人也能达到目标。
最后一个阶段才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财务自由”。它的定义是你所拥有的财富已经可以让你或你的家庭一辈子生活无忧了。在这个阶段,你可以买几乎所有你想要的物质化产品,比如私人飞机、游艇、豪华别墅等。很显然,要达到这一阶段是有难度的。
人们对财富通常有两个很深的误解。
所以我们一谈论到财富经常会有一个误解,动辄使是“财务自由”;而事实上,人对财富的需求是分阶段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并且达到最高需求,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达到最高需求。
空谈“财务自由”的人往往对“钱”没有明确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有多少钱才行,总是觉得钱是赚不完的,也是永远不够花的,因此就很难开心起来;
而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没有阶段性的目标,也缺乏详细的规划,又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理想状态“财务自由”阶段,因此容易长期处于不满足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有钱人都很焦虑,而且越来越焦虑的根本原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