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季 018|浅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浅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前言:

本文所有的观点都是来自于朱永新老师年度主报告《艺术教育“成人之美”》,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之所以将这两点单独来写,是因为在我看来艺术教育的问题亟待解决,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者的一些思考。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味。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就说明基本技能、基本原理、人际关系等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短暂的,而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漫长的,甚至是一生一世。当今教育涌现出各种各样尖锐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艺术教育的缺乏,甚至过分的异化艺术教育,导致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本的艺术魅力。

艺术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游戏则是连接儿童与艺术的最佳通道。研究发现:儿童幼时的游戏程度,直接决定其成长的质量。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没有艺术的童年是不够完整的,没有艺术的人生是黯淡无光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因此,在童年时代不可错过艺术教育,一旦错过,终身错过。

另外艺术教育也可以让人回归自我、发现自我,同时艺术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又离不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有的放矢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教育培养了人类的优良品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艺术教育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应该与生命黏合在一起,但是我国当下的艺术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难题,接下来,结合现实以及我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在朱永新老师观点的基础上,谈谈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外延狭隘化,内容庸俗化

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基本具有浓郁的功利色彩,也就是说艺术教育首先是一门课程,而不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校里,艺术教育也仅仅局限在少数尖子生、特长生之间,把艺术素养的提升变成少数人的专利,演化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实际上,艺术教育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就是说在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有享有平等获取艺术教育资源的权利。在家庭中,艺术教育几乎被异化,家长们简单地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考级、加分,艺术教育甚至为了攀比,实则是打着教育教育的名号,进行“反艺术”行为。因为在艺术教育中,家长和辅导班强调的往往不是通过艺术教育让孩子的生命获得幸福完整,而是用“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厌恶艺术。有资料显示:凡是小时候被逼着练琴的儿童中,有90%的孩子长大后再也不愿意去碰琴。

也有很多老师、家长把艺术简单地认为就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缩小的艺术教育的范畴,从而导致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片面追求,对真正的艺术教育漠视,而真正的教育教育对日常生活起着薰陶和引领的作用。

艺术教育内容的庸俗化,一些学校被流行艺术包围着,他们更加亲近流行音乐、影视以及歌星,从而远离了民族艺术和高雅艺术。即使开展对于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也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其实,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元典、中医、乐教、修身等,甚至很多民间非遗传承,但是现在人们提起传统文化的时候,单纯地以为读读四书五经就是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课程边缘化,课堂单一化

艺术教育课程几乎在所有的学校教育中处于弱势,甚至可有可无,许多学校的艺术课程已经沦为“杂课”和“副课”,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边缘状态。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们对于主课更加偏向题海战术,占据着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得艺术教育“无处藏身”,艺术教育长期被“侵占”,甚至很多学校出现了“阴阳”课表,在正常的学校教育中制作出两套课程表,一套课表用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另外一套课表安排实际上课,但即便是这样,另外一套课表中的艺术教育也大多被主课老师占据,学生几乎无缘艺术课程。

艺术教育课程的单一化。普通艺术教学死板、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加之教师或者备课不认真、或者业务素质所限,导致课堂上应付和随意的成分较大,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兴趣不高,反过来艺术老师也就降低了工作兴趣和乐趣。

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和课程单一化,导致学生对于艺术教育失去兴趣,而艺术与教育本该是人的天性,没有艺术滋润的教育是枯燥的,没有艺术滋润的生命是干涸的。

三、儿童艺术教育成人化

大多艺术教育被“操控”在成人的世界里,也就是说孩子学习什

么样的艺术,不是由孩子自己决定的,而是教育者或家长用成人的感觉和视野、思维和方法代替儿童过一种非自愿的艺术教育生活,这样的艺术教育不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天赋,而是关注艺术教育的结果,不是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而是用艰深的技能“恐吓”孩子等等,近来时常有媒体报道,孩子因为学习舞蹈从而致使孩子瘫痪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此使得艺术教育生活被扭曲、肢解。

艺术教育甚至成为许多孩子文化功课不达标的“上上策”,因为艺术教育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不是很高,直接导致艺术教育成了文化知识不好学生的“特殊渠道”。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艺术似乎已经远离了生活,人们常常对于穿着奇异的人以为就是“搞艺术”的,其实,艺术就是平常生活的高雅志趣,但现在,提起艺术,似乎与“另类”没有什么区别。

四、农村艺术教育荒漠化

艺术教育在农村依然是短板,农村学校艺术老师的缺乏对于艺术教育的开展有着大大的局限性,即使开展艺术教育也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虽然已经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由于没有专业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我们学习的大多歌曲是流行歌,什么情呀爱呀之类的,对于简单的音乐曲谱根本不认识,那个时候有的是会唱流行歌曲,却不会唱一首属于自己的儿歌,这是我的终身缺憾。

五、缺乏对艺术课程的管理

现在,随着国家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艺术教育投资力度,许多学校有了专门的音乐器材和音乐教室,但这些基本长期闲置,甚至在多年后早已废掉。原因是:1.艺术老师不主动开发艺术课程;2.学校对于艺术教育依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教育者的要求只是达到最低要求就可以了,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孩子走向卓越,当然大多艺术教育老师也不会去主动开发课程。要想提升学生的艺术教育,学校应该对艺术课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有的学校艺术教育尽管看起来搞得有模有样,实际上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特地设置的,比如:学生的美术作品、科技作品永远是那几幅作品,而学生一届又一届的更行,这样对于新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停留在看看或者摸摸以前孩子动手制作的作品。虽然在检查中收到了上级的好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任何创造能力与艺术方面的提升,他们大多在艺术课上处于无聊状态,从而认为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教育的功利化,使得艺术教育也走向功利化,人们在培养孩子的艺术教育时,基本按照哪类艺术对于孩子的未来更加有用才取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际上,一个人在一生接受的教育中很难明确哪种教育对自己是最有用的。正如上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投入的时间更多,但在参加工作后,知识似乎又退回到生活的幕后,艺术教育站在精神世界的荧幕前。

艺术是开启世界的另一把钥匙,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万万不可忽视孩子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一端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另一端则是一个人生命的归宿。

2021年1月17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