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蝙蝠精(一)

壹:“首瓢水”之争

适逢腊月初八,村民们竞相早起准备腊八粥所需食材。而最为重要的便是煮腊八粥需要的“首瓢水”。这“首瓢水”之称源于安世村祖先传下来的说法,即次日最早的一瓢井水。村民们争先恐后,无一不早起前往村口的水井打水,欲得这腊月初八的“首瓢水”来煮最地道的腊八粥。

由于前夜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清晨,地上便积了一层厚重的雪,危耸的屋檐和光秃秃的树干一片银装素裹。整个安世村像水晶一般,晶莹剔透。村头的井口旁更是热闹非凡,几乎整个村子的生命都早起看这出热闹,想知道今年是谁有幸能夺得这稀罕的“首瓢水”。黄发垂髫举非不在,家畜家禽也破笼而出,混乱中却是一片祥和之气,每一个生命都各有所处,各得其乐。

村民们争先恐后,拿着手中自制的木瓢,一窝蜂地涌向井口。只见这时井口已经坐着一位老者,他镇定自若,显露出一副若无其事的平静,坐靠在井口那张长椅上闭目而休。霎时,听闻村民的到来便缓缓地睁开眼睛,捋了捋他那和雪融为一色的胡须。

“我等诸位许久。既已来全,且就开始罢。”老者对着井口前持着木瓢的人看去,熟稔地说。就好像这是他说了几十年的台词一般。

“老者请出题。”一个青壮年大声喊道,声音挤出人群的嘈杂飞向半空之上,突然间,整个村子一片宁静。

“安世村民请听题:安世安世,已安一世。请问这‘一世’里最为出众,最受世人喜爱,得后人敬仰,并求索一生,卓绝一世,终于江河的一位不屈之人是谁?”

“最为出众且受民众喜爱的,那自然是仁爱之人的孔夫子了。”其中一位较为年长的老人胸有成竹地说道。

“不对,孔夫子的确受人喜爱、得人敬仰,但题目中的‘一世’绝对是刚逝去的战国,可是孔夫子是春秋时期的老者。”有一位和他一样年长的老人反驳说。

“我想这战国时期求索一生,卓绝一世的名人莫不是廉颇大将军?”一位中年妇女若有所思地朝着村长问。

“不。”村长冷淡地回了一个字。

“难道是卫国荆轲,他刺杀秦王的那份胆识着实令人景仰,只可惜谋略不当,最后却因失败而丢了生命,这可谓终于血河的不屈之人啊。”又一个青年不假思索地分析道。

“唉。”村长失望地垂了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我已知晓。”终于,在村民们都垂头丧气,不知所措时,村里最穷的一个青年大声地嚷嚷道。

“哦?”村长擡头望着簇拥在人群中的他。

“是屈原。‘终于江河’不正是前些年战国灭亡时传得沸沸扬扬的灵均投河之说吗?”穷小子昂着头,对着村长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屈原才有这样求索一生的经历,而他的‘楚辞’和浪漫的爱国主义更是卓绝一世,只可惜他为保爱国名节,最后选择终于汨罗江。题中最后的‘不屈’依然在强调他不屈于新的时代,一生只爱楚君,只为楚国的高尚节操。”村长语重心长地说。“没错,这位名人正是屈原。恭喜这位青年获得今年的首瓢水。”

穷小子高兴地走上前舀了井口的第一瓢水。

看到这样的结果后,村民一哄而散。穷小子甚是得意,一人捧着“首瓢水”回至家中,交予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

这时,穷小子的母亲正为家中见底之锅而愁闷,额上的波纹里在这干寒的冬日只剩下几滴细小的水珠,蹲在灶台前的她,望着灶内的干柴烈火,眼神里除了炽热焦灼的火烧,再无其他。

“娘,您瞧,首瓢水我已夺得。”穷小子兴高采烈地凑到灶台前,对着眼前这个粗布麻衣的老女人说。不一会儿他丰满的额头也积满了水珠,可这个老女人时隔好久都没有回复他。穷小子急了,继续说道。

“娘,您看,此乃村头井口首瓢水,今年我们家腊八粥,定是全村所觊觎之物。”穷小子十分骄傲地说。

“崽,家中之物,粒米尚未存,又何得腊八粥一说。现如今,你手之甘泉,只不过如茅中之物,一瓢臭液罢了。”老女人长叹一口气,又将视线落在了大火之上。

“那这大火所煮之物,是何物?”穷小子好奇地看着穷女人一直守着加柴,没有停歇照看的大锅。

“这是一锅昨晚屋檐茅草积下的雪。听道人谈及这积雪尤可充饥,且微微甘甜。我看,远甚于你那手中之物。”老女人对穷小子手中的首瓢水不屑一顾,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穷小子见母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打算上山碰碰运气,试试能否遇到一只冬眠调皮落单的野物。不巧的是,穷小子很快就在一颗大树下碰见了一只毛发均白,身躯较小,乍一看,恰似一只刚咽气的兔子。他如获珍宝,捡起兔子回到家中。母亲自然是十分高兴,于是两人用这首瓢水煮了这只看似兔子的野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