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开时,寻访疥疙洞

汉中南郑境内,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它丰富的犹如一座宝藏,人类的老家就在这里;它抽象的犹如一个梦境,人类几万年的足迹,只有考古学家能告诉你。

它很淳朴,因蛤蟆出没,乞丐也曾居住,当地老百姓叫它“蛤蟆洞”、“叫花洞”;它很高大上,2020年5月5日,它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而受到世界瞩目。

它就是位于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的疥疙洞。

一个腊梅盛开的冬日,我们一行六人探访了疥疙洞,我们都还年轻,对探幽索秘之类的事情,颇有兴趣。沿梁山镇境内通往南寨村的公路前行,在树立“油茶基地”的路标处拐进梁山余脉,山势较缓,车子不费气力就爬了上去。过了老虎沟水库,我们下车驻足远眺,你会发现这的确是片风水宝地,视野开阔,有山有水,藏风聚水,水绕山走。

给我们带路的是油茶基地的开发者之一---老李,老李非常健谈,他一边指引我们往山谷下走,一边介绍他和疥疙洞的缘分,他说2018年国家派来的考古专家们就驻扎在他的油茶基地办公院内;他说他还帮专家们运送过行李、工具,光那些各种型号的手铲、探铲、探针,看得人眼花缭乱;他说脚下这条路就是他们为考古专家们平整出来的,在那之前已经野草没膝,无处下脚了……低头看脚下的路,的确不同于一般的山野小径,它宽且平坦,直通疥疙洞。

峰回路转处,顺着老李手指的方向,我们看见了疥疙洞,它沉默倔强地盘踞在悬崖下,洞口一条数米宽的溪流发出莹莹水光,我们欢呼起来,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我们热血沸腾又小心翼翼,大脑里跳出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一步步靠近疥疙洞,彷佛离真相越来越近,我们屏住呼吸,等待见证奇迹的时刻。

疥疙洞和溪流之间拉着一道防护网,防护网上“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标语格外醒目,再次提醒人们,珍惜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是我们当今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时逢冬日枯水季,溪流的边缘处露出黑色的带着龟纹的淤泥,中部浅浅的水位,因为缺乏流动更新呈深蓝色,水面上偶尔有不知名的虫子跃动。防护网留着一道栅门,没有锁死,我们喜出望外,说明在遵守文明规则的前提下允许探寻。

轻轻推开栅门,洞口立着红色的“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简介”的标识牌,驻足阅读:疥疙洞遗址是保留着距今10---1.5万年期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心情越发激动,我们就站在一座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前,擡头望向天空,空茫中有了目标,洞穴上方金黄的枯草在微风中悉悉索索,“疥疙洞,我们来啦!请不要介意我们的打扰!”我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道。

弯腰进入洞内,面积不大,有二三十平米,粗糙坚硬的石壁与普通山洞并无不同,洞穴里面,大洞穴连着小洞穴,越往里面越逼仄湿润。老李说,你们不懂,专业人士用专业眼光看处处都了不得,祖先们为了生存群居在一起,这大洞穴就像我们现代人家的客厅,一起议事,分工,分配食物;那些小洞穴更安全,相当于一个个的卧室,是祖先避暑避寒,避风雨,避野兽袭击的好地方。老李说,你们百度一下,这绝不是一般的山洞,考古队在这二十来平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了很多人类活动的痕迹,有石制品,火塘,动物化石以及早期人类的牙齿和头骨残骸。

我用手指摩挲着远古走来的洞穴,石壁冰冷坚挺,看着老李翕动的嘴唇,瞬间有种穿越了的感觉:祖先们与鹿、牛、野猪、熊、鬣狗搏斗,用锋利的石制刮削器将围猎到的动物拨皮去毛,切割分块,分给众人裹腹,他们在洞前清冽的溪水中饮水嬉闹,他们依据自然环境选址居住,山上有食物,山下有水源,山洞有安全.....这都是些怎样顽强的生命啊!他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他们与动物抢夺资源,他们为裹腹四处奔忙,他们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一代一代活下去!

天色渐晚,不得不告别疥疙洞,走出数米,又回头张望,这一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呀,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铭刻着祖宗先人奋斗进步的印记,他们用几万年的跋涉告诉我们:生存和发展、接纳和改变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原始的动力,最智慧的选择。

愿我们在祖先深厚的滋养下,走向更灿烂文明的远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