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同志在2020年

两个老同志在2020年

有个朋友建议我,以后写文不要把那位称呼为“孙同志”。据说,在这个时代里,好像这个词又有了不雅的歧义。


我说是同志没错啊,“同志”嘛,本义就是志同道合。两个人由两情相悦的吸引,到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非同心同德不可为。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认为应该加上“中年夫妻是同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只有两个人同心协力奋力划桨,才能让家庭的这艘负载过重的大船,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顺利航行。


同舟共济的两个人,不就是同志嘛!那,像我们这样二十多年的夫妻,应该是为老同志了。

我们这里的庄户人,对于夫妻还有特别的称呼——称妻为“家里”,称夫为“外头”。外人称呼夫妻是——“谁谁的家里”,“谁谁的外头”。这应该是自封建社会起,由社会分工而来的称呼。女的负责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呢,是负责到外头打拼的。


我们这个家庭,就一直遵循着这一传统的分工方式。这些年,孙同志是标准的“外头”,家里只是他睡觉的地方;薄同志是标本式的“家里”,足难出户。别说是二人世界了,一家人能在一起的交流都很少。


2020年,对两个老同志来说,真不容易,但这也是最近十年中,两个老同志在一起最多的一年。也算是因祸而得吧。


疫情期间,我们都在老家。那时候,婆婆行动艰难,情绪抑郁,于是,薄同志除了管理孩子的学习,还要安抚、照顾婆婆,并且负责六口之家的大锅饭。


孙同志呢,因为年前公公摔倒,肋骨骨折,但还是硬撑着不舍得放弃他那伟大的事业,于是,孙同志需要挑起老头的猪圈与果园事务的担子。


家里、外头分工明确,两个老同志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本来是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该好好享受团圆的幸福。谁知,却因为孩子的学习,搞得是鸡飞狗跳、不可收拾。


同志之间,对老人,是谁管得多,谁的功劳大,而对于贪玩的孩子,常常是谁管得多,谁的过错多。


自那小子出生来,孙同志就天天在外头,缺席了对他的教育,却因为孩子的学习状态,一味对薄同志的“家里”工作全盘否定:整天就是瞎哇哇,没管出个好孩子。我就不听,这么点小屁孩,还就治不了他!


薄同志呢,觉得这些年来她放弃了一切,全心扑在孩子身上,含辛茹苦、呕心沥血,那心操得也是稀碎稀碎的。功劳且不说,苦劳是应该被肯定的。所以,对直男孙同志的那些腹诽也是堆积如山。


因为那小子的学习,造成了两个老同志之间的阶级矛盾,严重影响了曾经恩爱有加的夫妻感情。



那个时候,疫情严重,武汉告急,逆行的白衣天使,在生死关头,义无反顾地奋战在危难的一线中。如果说,那是没有硝烟的第一战场的话,那些陪熊孩子上网课家庭,就是第二战场,那里也是弥漫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亲子关系如同敌我一般,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也都拿出了逆行者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简直是拿命来陪孩子学习。


那期间,儿子在老家里,是野马一般难以收心。那几个院子里,猪仔羊羔、鸡犬成群……就是院里那堆土,都他是心里的神秘城堡。


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在他好奇的心里蠢蠢欲动着,书桌根本就是他的桎梏。学习时得有人在一边摁着,一转身他就溜了。


门外,大喇叭喧闹着,不住地广播着疫情须知,简直是听不到人言语。而当时,经常找不到孩子的薄同志,那时时唤儿归的分贝,在院子里,竟然压下了震耳欲聋的大喇叭。


一直没有空管孩子的孙同志,这期间终于赋闲在家,于是,他跃跃欲试地主动地挑起陪作业的重任:“你起来,看我的!”还踌躇满志地表示:我就不听,教个小学知识还有什么难的!


这份轻松对于薄同志是千年不遇,她如获大赦地把重负卸下,麻溜地去拌食喂鸡了。


当妈妈的都是贱胚,人不在孩子身边,耳朵却是一直竖着,孩子在谁手里也不放心,亲爹也觉得是后爷。不一会儿,只听屋里嗷的一声:“你是猪脑子吗?这题讲了这么多遍你还是做错了?!”


“我还不给你学了呢!谁让你用这种态度说话的?!”


爷俩的争执声不时地传到院子里,搞得薄同志是无比紧张,耳朵拉得比兔子还长。


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下,你讲多少遍他也听不进去。写起作业来,那题是撇三落四,字是目不忍睹。


平时你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嫌薄同志陪作业耐心不足、没有方法吗?我看你的。


薄同志刚拿出拭目以待的姿态,就听屋里呜嗷乱叫——竟然打起来了!


只听得儿子的一声惨叫,说时迟那时快,当娘的是撂下鸡食桶,迈出了与体重不相符的敏捷步伐,几步就窜到了屋里,就像护鸡仔的老母鸡,在他们中间张开了手臂。她拦住了气喘如牛的孙同志,如对待暴徒般摆出了格斗的姿势。


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娘,明知道这时候,要和孙同志的阶级立场保持高度的一致,却不由自主地走向了他的对立——自己亲自养的孩子,谁碰他一下都不行,别以为亲爹就可以!


此时,爷爷也赶来护孙子,奶奶也气得直吵吵:“就让他玩吧,恁非得逼着他学吗?现在人谁家还舍得打孩子?就你们……”


孙同志以无比威严的权威,极端粗暴的态度,转身赶走了所有赶来护驹子的一众:“你们都给我出去,今天我非得试试他!都是你们,弄得孩子没一点怕头。”


从前,我总是怀疑这孩子出生时医生给抱错了,觉得他的熊脾气是谁也不随。就在那个时候,我终于确认了,是他的儿子一点不错!


你看爷俩那面部神态、那拧着头的倔驴姿势,不用做DNA了,这妥妥的就是亲爷俩,一点没错!


那几天,陪作业的孙同志是用尽了各种的残酷手段,威逼利诱无所不及……


几天下去,爷俩的亲子关系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只要儿子一看到老子的那张脸,就“哼”的一声,躲他老远。吃饭的时候,老子一落座,儿子就嗖地一下,拖着凳子气哼哼上一边。


此时,笑得是比哭还难看,面部表情是无比的温柔:“你要是听话,好生学习,爸爸还舍得打你吗?”


那个时候,孙同志是威风扫地,不但孩子视他如敌,就连薄同志也是经常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埋怨的话说了几箩筐。


总之,两个老同志在孩子的教育上,觉得是压力山大。


晚上,两个老同志忙完了一切家务,又给孩子一张张把作业拍照,各门功课分别打卡完毕,再伺候老的小的都进入梦乡,才一起上床。


在温暖的被窝里,两个老同志以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的严肃态度,针对目前的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分析。


先是由薄同志对孙同志的粗暴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评。然后,孙同志辩解说,他打孩子心里更疼得慌,可是这小子你不给他点怕头,再长长还不翻了天?


薄同志问,你感觉他怕你了吗?


然后,薄同志完全无视孙同志的尴尬表情,在手机上找出了有关教育的鸡汤——《家长必读父母规》,想以此抚慰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


内容如下——


1、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拳头和语言去劝说孩子。


2、从此刻起,我要多赞美孩子,鼓励孩子,而不是批评、打击他。对于孩子来说,世间最美好的词莫过于“我相信你”。


3、从此刻起,我要控制我的坏情绪,只把最温柔的一面留给孩子。


4、从此刻起,跟家人处好关系,给孩子温馨的家庭环境。


5、我要让孩子活成他自己期望的样子,而不是我期望的样子。


6、从此刻起,我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见,不强迫他接受我的安排。


7、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


8、我要用心陪伴孩子,而不是“假陪伴”每天早早地关机,陪他看书,陪他玩游戏。


“来来来”,薄同志说,“咱们在被窝里先一起大声读三遍。”


孙同志是极不配合:“还是你自己读吧。”奸笑两声,一翻身,鼾声便起。


深深的夜里,薄同志捧着手机,独自品尝鸡汤文,用来增添活下去的力量。

从此,孙同志把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与儿子进行感情的培养方面,父子关系又恢复了和谐状态。

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工作重担,基本上又落在了薄同志那圆滚滚的双肩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