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背后

昨天给我爸分享了周杰的访谈视频,我觉得他的表述反应出他的三观很正的,虽然没有深入剖析,但大体上我还是同意他说的内容。自然地,等我爸把视频看完了我们会就视频本身,或周杰说的话,或他在视频中的表现探讨一二。但,世事总有意外。我爸在看完之后,居然回复我的是,我不复制粘贴了,大意是在说人只要不违法ta的选择都是合情合理的;文化和文明都是多元的,应该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看完他的回答我颇为惊呆和错愕。两个人看完了同一条视频之后通常会自然地就视频本身加以探讨,或赞同或反对,也可以说说自己对于其中某问题的感想。但他的回答看似没问题,实则是一条万能答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的是周杰伦的访谈视频,他依然可以把这段话写出来作为感想,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周杰的这段访谈,看周杰伦的也一样。

我当然明白这不能怪一个人。一套语言或表达方式的背后深藏着难以说清说尽的某种支配力量。我想到熊培云在公开讲座中提醒大家,我们要提高就事论事的能力,在此看得出来其必要性。一段看似伟光正的描述的呈现,无论是口述还是文字,看似漂亮,若深究起来却发现毫无内容,俗称一段非常正确的废话。而所有人都知道语言(文字)是传达信息的,那么我们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会说这样或漂亮或正确的废话呢?这是我感兴趣的问题,比周杰的视频还有兴趣。如果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下说什么虚伪的话或做了什么做作的行为我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利益为了生活我们说或做一些违心的,常见而正常(实际上也不正常、不应该,但就不此展开了)。可如果在私下的交流中依然出现和场面中类似表达的话,那么一个人的自主性何在、自主的逻辑思考何在呢。尽管我们可以把责任都推给时代或社会,大可以说“我们一代人都是受如何如何的教育背景长大”等等,但终究还是有如王小波、哈耶克一样的人。我们不应该拿着不是当理说。这是我的基本观点之一。既然随大流了就应该承认,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锻炼自主意识等等,而不是推说大家都是那个样子或其他。

我脑子里始终有一段记忆,在简书里以前也写过,但却总不能忘怀。我曾和一个人聊天时提到了张爱玲的小说,然后他直接把话题转向了胡兰成,我以为他要是聊胡兰成,我就自然落在了《今生今世》上,但他却说胡在政治上有问题……再应付个一两句话我就走了。我总在回想这件事,分析这个人的想法,他有可能是没读过张爱玲或胡兰成,有可能他心底里瞧不起我觉得我不配和他聊张、胡,也可能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可能他心底里有着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我非常想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背后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在支配着ta,会使ta的表述变得奇怪,甚至畸形。我非常奇怪、非常好奇,即便我就这个问题写了这么多字,也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我也什么都没写出来,只是做了描述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