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和“差得多”


  同事老莊,見我每天早上一到辦公室,就翻開筆記本寫着東西。
  
  這筆記本通常是開大會時作筆記、裝樣子用的,漂漂亮亮的一本厚本子,我覺得可惜,就拿來作每天的工作計劃。
  
  老莊覺得挺好奇,這一大早的,既不開會,又不需要裝樣子,每天滿滿當當寫着寫着,雷打不動,有時還見我挺開心的樣子。他半開玩笑地說:你們共產黨員就是不一樣。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這跟是不是共產黨員沒有關係。因爲怕記不住事,我總喜歡每天一早把一天要做的事寫下來,事無鉅細,一條一條的列出來。這樣做的時間久了,寫着寫着,有時候也寫得越來越囉嗦,自己看看都覺得好笑。
  
  我告訴老莊,他呵呵地笑了笑說,每天的事不都是一樣,上課,改作業,改作業,上課,老師啊,就這麼回事,再變也變不出戲法來。
  
  我也呵呵地笑笑,繼續列我的“一日計劃”。
  
  確實,老師每天的工作都差不多,但這個“差不多”當中,若是細想,會有很多“差得多”,尤其是班主任,每天的事雖然差不多,但真的是“多又多”,如果不加認真對待,很多事情,可能就只是走個場,起不到讓學生“體驗”、“薰陶”、“教育”等作用。比如關注調皮學生的變化,你若粗線條的去做事,很難發現他們真正的進步,你看到的,都會是讓你頭痛、氣憤的事,你想做的,也許就是雷霆般的痛批他們一頓。但這樣做,沒有一點效果。
  
  教育要靜、要等、要期待,要時時關注學生的細節,要能從細微處發現學生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每天一成不變的工作中去尋找變化,從每天的“差不多”中去尋找“差得多”。我這個每天一早寫寫“計劃”,就是希望在一早內心最寧靜的時刻,制定出計劃,告訴自己我這一天要怎麼去做,提醒自己要切實做好哪些事情,關注哪些孩子,注意他們有怎麼樣的變化,想想用什麼方法去鼓勵他們、影響他們、引導他們。
  
  當然,這些都是“大話”。全國都在“精準扶貧”,我來上班了,面對學生,面對那“多得多”的繁雜工作,我列個計劃,讓自己能“精準工作”,不至於搞得手忙腳亂或者老是形式主義一下,這應該是一件有的放矢的好事,對自己,對學生,對學校應該是“大放光彩”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