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石橋

我的家鄉在大巴山脈裏,那裏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

家鄉的山連綿起伏,一條條小溪從山澗流淌。到了山下,匯聚成一條條小河。

天氣晴朗的日子,小河裏潺潺流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都自由地在水中嘻戲。一塊塊大石頭凸出在小河裏的水面上。生活在這裏的祖輩們,出行通常都得從這些小河上穿過。

不下雨的日子,人們都會踩着凸起的石頭過河。可一但下了大雨,山上的水都流到山下,匯聚到這些小河裏。小河裏就會水位上漲,水流也變得兇猛而湍急。這時就會給出行的人帶來極大的不便。而且,這種情況時常發生,因爲在我的家鄉,一年四季,至少有1/3的時間會下雨。

生活在這裏的祖輩們,爲了出行方便,於是就在這些小河上面,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修建了一座座拱形的石橋。這樣的石橋隨處可見。

普通的石橋,都是從河底的兩邊,用一塊一塊,經過打磨的條石磊砌起來的。那些條石每一塊估計都得二三百斤重。可以想象,在當初沒有任何現代化機械的條件下,建造者們得遇到多少困難,付出多少艱辛。

石橋合攏後,再在上面鋪上土,平整碾壓磁實。一座石橋就誕生了。就這樣一座看似平平無奇的小石橋,它卻經受住了時間的磨礪。橫跨在這小河之上,爲一輩又一輩的人們安全出行,經歷了百年有餘,至今還在做着貢獻。

這些小石橋,從表面上看,毫無出奇之處。但它遠比現今的鋼筋水泥建築堅固耐用。歷經了百年之餘,經歷多少次的洪水沖刷,它都巍然不動,橋身橋體至今完好無損。

在衆多的小石橋中,有一座石橋尤爲特殊。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爲這座橋和別的橋有所不同。別的橋只是橋下是拱形,橋上都是平坦的路面。而這座橋,橋下橋上都是拱形。由此,當地人把這座橋的地方,叫作拱橋河,又叫三叉河。因爲這是三條小河的一個交匯處。

這座橋的直線距離有三十多米長,寬度約有六米左右。橋身整體成拱形。橋的兩頭都是用大青石鋪成的臺階,斜坡向上,兩頭各有二十多步,到了頂部,則是一段約有十米左右的平臺。平臺兩側都是用石柱和石板做成的護欄。護欄的石柱和石板上都有雕刻的龍鳳花紋。經歷了百年之餘的風化,至今還依稀可見。

橋兩頭的臺階始處,兩邊分別有一樽石獅子。石獅子高約一米二三,體型算不上有多龐大,但重量至少有千頭八百斤。工藝雖說粗糙,可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可惜的是這四樽石獅子,如今只有一樽是完好無損的,依然原位蹲坐着。其中一樽倒在地上,獅頭磕得面目全非,前右腿也不知去向。另外兩樽被推到河底,摔得粉身碎骨。這都是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些好鬥份子們所賜。

那些石階,開始都是有紋路的,在經過了多年的踩踏之後,早已變得光滑無比,有的地方甚至凹凸不平。但整體是完好的。

橋欄正中的石板外側,刻有三個大字。據老人們說,以前老遠就能看清這幾個字。多年的風化,早也變得斑駁不清。但走到近前,仍然能辨認出(永安橋)幾個字。

石橋的旁邊,有三塊碑文,都是篆刻的小楷。上面的字跡也都斑駁不清了,但整體下來,還是能看清碑文的大意。

上面記載了這座橋的來歷。此橋始建於民國五年。當時因老有水患,影響到這一帶人們的出行,這條路也是通往其他鄉鎮的必經之路。

後來通過當地政府官員的挑頭,組織鄉鄰衆籌款項,歷經了十個月時間,修建了這座石橋。石橋竣工後,縣長親臨現場,爲這座橋命名並親筆書寫(永安橋)三個大字。後由手藝非凡的工匠精心鑿刻而成。

之所以叫永安橋,顧名思義,就是這條河從此不再會給路人帶來危險,永遠平安,安全!

爲了紀念這座石橋的誕生來歷,後由鄉里文人寫下了此橋建造的過程,及資金來源。再由工匠鑿刻而成。後立於石橋旁邊。

此後,凡經過此橋的路人,都會在石碑前駐足,觀看碑文。這永安橋的來歷便一目瞭然。路人均會感嘆此橋的工程之宏偉,讚歎羣衆力量之巨大。

這座石橋一直承載着路人安全渡河的重任,足足有將近百年之久。直到前幾年,國家政策好,爲山區人民謀福利。爲方便老百姓出行,在山區修了公路。水泥公路如長龍般,在山裏蜿蜒曲折,伸向遠方……

從此,這座石橋才功成身退。巍然屹立在公路之旁,小河之上。

如今,這座永安橋將會永遠安靜地矗立在這大山深處。爲路過的人們憑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看上去雖略顯荒涼,但它卻是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見證。

小小的一座石橋,它雖比不上趙州橋的久遠,也比不上盧溝橋的壯觀。但它在我家鄉的山溝裏,爲我家鄉人民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和我家鄉的所有人民,都會把這座小石橋銘記於心。不管我們走多遠,它都會像我們的親人一樣,讓我們永遠惦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