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双翼—天赋与努力

文/简宸x

最近,朋友们都在讨论,天赋与努力哪一项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大家都听说过,比99%的努力更重要的是1%的天赋,然而也有不少人回顾自己的经验,认为自己拥有的实力来自于努力,在我看来,天赋与努力并不是彼此割裂的,相信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赋是持续在这件事上投入时间精力的内心动力,而努力的作用是证明自己认定的天赋。

不可否认,当一个人到了青年时期,基本上能确定自己擅长一些事,而对一些事感到头痛。发展心理学者霍兰德提出了八大多元智能的学说,即人的聪明才智可能在八大不同领域表现,其中包括音乐、语言、身体运动、数学逻辑、人际关系、空间视觉、内省和自然观察智能。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这个人在八个维度上的得分可能相差悬殊,擅长数学的人可能不擅长运动,而擅长运动的人可能不擅长观察。每个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和个性发展轨迹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区别,只要稍加留心即可判断自己的优势点在哪些方面,从而扬长避短。

石破天惊的才华与完全的愚拙都是罕见的,在同一个维度上,大家都处于或高或低的中间值。因此。有天赋和没有天赋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不过,个人造诣成就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于天资,内心热爱与否以及专业训练也会有很大影响,尤其在这个知识专业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世界。在通常情形,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表现有着巨大的鸿沟。



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天生擅长可以看作是一种自证预言。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有天分的人可以在所在领域取得更好表现,哪怕这种相信是没有具体理由的——被教师随机选中予以厚望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业中有着更出彩的表现,大家都称预言这些孩子将来实力不俗的教师有知人之明,然而真相却是选择这些孩子本身就是毫无理由的,而相信这些预测的孩子却用行动一步步证明了自己能够达到老师的期待。

认为自己的成就来源于天赋还是努力总体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习惯将自己取得的成就归结于自己天生的特质,这种归因模式适合顺境,却不适合挫折。如果暂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是不是说明自己本身不适合在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侧重从动态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到自己和从前相比,是否有一些进步,是否修正了往日的错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特质之一是对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容忍度,能够允许自己暂时失意,并且在未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对于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目标本身就是弹性的,如果这次不幸没有得偿所愿,那就下一次东山再起。过去的我自己倾向于固定型思维,而现在更向往成长型模式。

不光是外显的才华,能够持续努力本身也是一种才华。书中的两个女主角,莉拉从小被认为是天才,莱农一直羡慕不已。莱农一路带着挥之不去的自卑感,而长大后的她却以大学专业第一毕业,实现童年的作家梦。持续的努力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自我激励和强大的意志力,这些特质本来就稀缺且珍贵,即使暂时没有带来什么显性的回报,时间量变到质变的强大力量也足够给原本认为自己普通的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

我常常想天赋是否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刚刚出生的婴儿独自生存下去都难,更不用说具有被认可的天赋。即使是众人惊异的神童也和自己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莫扎特全家都是专业的音乐人,科举考诗赋的时代文豪辈出。天赋并非来自天上,而是更多来自于耳濡目染。

天赋与努力实则两翼,不该厚此薄彼,而在无法决定自己天赋高低的前提下,我们手中的砝码是选择和努力。

源自岁月拾遗优选推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