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12

我和美丽的姥姥家只隔了一户人家和一条大路。隔的那户人家住着的是一位独居的老人,因人比较吝啬、小气,人送外号“老欺头”。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他是我家后院李二狗的爷爷。

“老欺头”敞开的院子中只盖了一座破旧的茅草屋。离茅草屋不远处则是一个大坑,紧靠大路。

一到雨水多的季节坑里就蓄满了水,倒映着岸边的垂柳美丽的身姿。那时候在村上有四个大坑,除掉这个坑,村南头还有一个、村北头有两个,俗称南坑、北坑。这个离家不远的,没有名字的坑,我们就暂且叫它“无名坑”吧!

北方的夏季炎热干燥,几乎见不到雨水。“无名坑”因位于村中,不像南坑北坑一样可以引水源过去,所以在暴晒之下,里面的水很快蒸发无几,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些淤泥和泥浆。可在这看起来脏兮兮的淤泥中,居然藏着味道鲜美的神奇物种。

那是一天下午,哥哥突然拿了几个满身淤泥的瓶子回家,直到他将瓶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地倒入水盆中,我才发现里面居然有几条又粗又长的小蛇在游动。

“啊?蛇……”我惊吓道。

“这是泥鳅,不是蛇。”哥哥解释道。

“它们是哪里来的?”我问道。

“在坑里捉的啊!你要不要去?”

我跟随哥哥来到无名坑旁,果然发现那里围了不少人,大人小孩都有。有一个大人拿着铁锹正在里面翻腾,几个孩子则赤着脚,弯着身子,两只手在淤泥中摸找着泥鳅。偶尔摸到一条,则浑身滑溜溜的,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勉强将它捉住。

我兴趣盎然地围观了起来。直到哥哥叫我一起下坑捉泥鳅,才吓得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因为我总觉得它跟蛇差不多,简直太吓人了!

临到做晚饭的时候,哥哥已经将他捉的那几条泥鳅收拾干净。母亲说可以给我们来个爆炒泥鳅。那晚是我第一次吃泥鳅,没想到看起来那么吓人,蛇一般的东西,吃起来味道居然很是鲜美,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初尝泥鳅的鲜美,从此我对无名坑格外关注。经过观察我发现一连几日都有人蹲守在无名坑捉泥鳅。这对家境贫寒,很少吃到肉的村民来说,简直是改善伙食的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了。但无奈僧多粥少,没有几日无名坑里再也捉不到泥鳅了。

我以为没有泥鳅的无名坑将不再有什么吸引力了,但有一日,突然哥哥带领着他的一群小跟班又高高兴兴地下了坑。原来他们又发现了更新鲜更好玩的东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