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稷研究】萬物皆可“南極人”之財務造假

澤稷-Wendy Zhou


後浪們恐怕沒有看過“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但這一品牌對於前浪們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在這個21世紀最冷的冬天,本應該有個好盈利的做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電商,在2021年的一開始並不順利。因被質疑財務造假,遭遇多個跌停,累計跌幅超32%,與巔峯時期相比攔腰斬斷。而這隻股票曾在去年短短五個月,有高達132%的漲幅。遠超過同時期60%漲幅的貴州茅臺,股東持倉中更是機構抱團重倉,深得大資金的喜愛。


股價上漲疑點重重

其實南極電商財務造假的嫌疑,在過往的財報中就初見端倪。2017年至2019年,南極電商的利潤總額逐年增長,但對應的公司所得稅費用卻逐年降低,就算證監會不找上門來,稅務局也不會坐視不管。


2019年興業證券的一份研報質疑“南極電商利用資金體外循環進行財務舞弊”。2020年6月第一財經報道,南極人店鋪經營者,註冊地址和名稱不斷變更;公司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之間有難以解釋的資金往來,以及明顯的認識關聯等。對此南極電商並未做正面迴應。


貼牌生意一本萬利

這一切的爭議都來源於南極電商的商業模式。南極電商雖然前身是南極人,但在十多年前早已停產,轉而做起了輕資產躺着賺錢的生意——品牌授權,也就是賣商標,俗稱貼牌。和俞兆林,北極絨,恆源祥並稱貼牌屆的“四大天王”。這項業務有多賺錢呢,從財報上來看,2017年至2019年,南極電商最大利潤來源就是品牌授權業務。由於費用率低,毛利率三年來都維持在90%以上,堪比茅臺。


真正讓南極人起飛的是全面轉型電商,喫上了電商的流量紅利。並且在2013年,天貓店鋪開啓邀請制,增加了中小商家入駐天貓的門檻。南極電商不僅賣南極人的標,還賣店,唯獨不賣貨,僅僅是做中間商的對接和服務。這種把控BC兩端的平臺模式,類似於滴滴和美團。如今淘寶上輸入南極人,就會發現除了內衣,鞋服帽之外還有小家電,捲髮棒,按摩儀等,因而被戲稱“萬物皆可南極人”。


競爭激烈難以爲繼

南極電商缺乏核心競爭力,貼牌收入也難以爲繼。高毛利也意味着會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進場。在這樣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上,這門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了。除此之外,這種類似於外包的經營模式中,對產品的質量管理幾乎無法把控,想要控制上千家供應商,經銷商簡直是天方夜譚。買家秀中的花式差評,更是讓南極人難上加難。月月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消費者協會的黑名單。


萬物皆可“南極人”的貼牌之路,讓南極人的生意已經變成了一場資本遊戲。那麼問題來了,你上次購買南極人的東西是什麼時候?知道他是全線貼牌之後,下次還會買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