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修炼”,编辑少“动刀”——读夏菲尔徳《梦魇小树林》

【九洲芳文】

噗!读罢《梦魇小树林》,使我感怀。深深地被编辑热心、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打动。

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在《梦魇小树林》做了很好地诠释。一篇小树林之稿,牵动了好几位编辑,从字到句,从谋篇布局到校对,都倾注了编辑们的汗水,这种精神,不翘拇指都难。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叫芃芃麦田的编辑。最近她收编了我一篇拙作《那盏煤油灯》,为了便于沟通,加了微信。芃芃仔细教我如何向九洲芳文投稿,如何加后缀。

说实话,我是个文字爱好者,把简书当做写作平台,偶尔写点东西,就放下不管了,也很少投稿,也大而化之,很少回头仔细斟酌修改,瑕疵不少。但芃芃执着认真的精神感动了我。她一字一句推敲我的拙作,捉刀修改,而且速度之快,意见反馈之快,令人咋舌,肃然起敬。

芃芃麦田,何人?我不认识,就知道她是《九洲芳文》的一个编辑。芃芃的芃字我也不认识,紧忙请教度娘:“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指活力,生命力,也有勇敢和积极进取之意。哦呦,这名字也是良苦用心啊,名若其人,一点没错,佩服!

遇到芃芃,我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她就好像是那个叫钟子期的人,她仿佛永远在寻找那个叫做俞伯牙的人……

点赞编辑通力合作改稿动人故事的同时,我更多地想到了我们这些写作爱好者。我们如若发稿前做到字斟句酌打磨作品,不留遗憾,把好第一关,那么编辑必然少费神,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力建设《九洲芳文》。

看到过很多文章推送平台,也看了推送的文章。我的天!洋洋洒洒数千篇,几万甚至几十万篇,眼花缭乱。当然,平台初心也许是好的,多推送,意在鼓励新人写作热情。实话实说,良莠参杂,有些文章不敢恭维,多多少少存在着只顾数量不求质量问题。

而《九洲芳文》二区,从“搭台”起,只收录了400多篇文章,质量都不错。“活蹦乱跳、顶花带刺”作品有之,荡气回肠、直叩心扉作品有之。这些,无不与编辑严格把关,认真修改校对密不可分。

好稿的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万变不离其宗。

首先要有个好主题。而这个主题首先得与时代合拍,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息息相关。

其次是要文字流畅干净,朴实无华,人人能够看得懂,一看就明白。

三是要有故事,有好故事,还得讲好故事。人民日报近几年大力倡导新闻报道也要讲故事。为什么?因为,故事最能牵引读者的眼球,尤其好故事,何况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所写的作品,要是离开故事,那你就难行其道了。

四是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文章不是普通话,为什么那些大名作家,人们都能够记住他们的名字?就是他们的作品有独家语言风格,当然,他们的故事也必定是动人的故事。有的作品,你一看就大概知道这个作者是那里人,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地方了。贾平凹的小说亦或是散文,你先不看作者,读几段文字,脑海就会蹦出贾平凹来。这些,恐怕就是他们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故事所致吧。

五是要接地气。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用事件反映主题,最好别夸夸其谈,一上来就给人上“理论课”,好像众人沉醉你独醒。要知道,读者眼睛亮着咧!

六是要多观察,多留心,多积累,遇事打破沙锅问到底。鸟儿人人见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仔细观察它的“言行”,有个作者,我没有记住名字,但他描写的片段我没有忘记:“小鸟飞翔的姿态是最能教孩子们神往的了——飞得快的时候,像箭一样向前;飞得慢的时候,就像踩在云朵上休息。时上时下,或远或近,有时还互相嬉戏、互相斗架……”你看,是不是把鸟儿写的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还想说的是修改,好文是改出来的,一点不假。这个问题九洲芳文主编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且几位编辑捉刀修改小树林一文做出了榜样。只有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做到字斟句酌,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捉到一只“苍蝇”,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这样以来,你的作品就会一路“绿灯”。

观九洲芳文之文,大多是散文。当今散文深受读者欢迎,为什么呢?短、小、精、悍,怕是原因之一了吧。我们要多下功夫,下苦功夫,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像有位文友说的那样,若想写好散文,先活成一篇好散文!

一篇好的文章皆是一种人生,只要做到用心看世界,用心听自然,用心体会生活,那么你笔下的人生一定是绚烂多姿的。

愿九洲芳文越办越好,编辑部里的好故事常出常新,引领文友们振翅高飞!

《九洲芳文三区》

附芃芃麦田修改截图。再次感谢你,芃芃麦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