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誕辰讀東坡新傳

DAY 4 靜坐

晚上7點50分準備就緒,渾身發熱,正要進入狀態,手機一會一個信息,遲遲沒進入狀態。索性放棄。

適逢蘇東坡誕辰(昨天),正好讀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

剛好讀到講蘇東坡書法的。摘錄幾段。

    “ 書法自來分兩派,一派是王羲之,一派是顏真卿。

 王字勁逸,顏字雄渾。

   蘇軾兼通其意,如其自言:“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形成蘇書獨有的特點。

 前人論中國書法,有“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說,意言晉人重自然,襟懷雅達,所以顧盼風流;唐人拘泥古法,刻畫臨摹,雖然典型宛在,而生氣遂失;宋人書風,大都以意爲之,莫顧陳式,率由胸襟,所以能夠充分見出自我,表現出極爲自由的特色。”

......

​   “蘇軾經過初步的學書階段後,他首先揚棄的,就是束手縛腳的石刻碑帖。他不取石刻,不臨碑帖,認爲書經鏤刻,神氣總不完全,他不要那些遺神襲貌的東西,獨重古人真跡,每有所得將它懸壁間,行起坐臥,隨時注目,心摹手追,但求得其大意領悟筆墨間的精神,再不措意於點畫的形似。”

 “書須出自己意,意則包括見識學問,除此之外,還需有極其熟練的技法。蘇軾少年習字,則與常人不同,他以抄經史練字一舉兩得。

    ……

     由此可知,蘇軾抄書,不單爲了便於記通,同時亦即習字而且習以己意爲書,隨時變化,因此,他的書法,時時不同。”

基本功很重要,​抄經練字是個好辦法。

​然後講到蘇東坡的執筆方法。

  “蘇軾執筆近下,且取斜勢,像操刀治印的姿態一樣,固然有頓挫深入、筆筆有力的好處,但非正軌的執法。

    蘇軾寫字,愛用濃墨,墨濃必須有極大指力,才能筆不凝滯。

    蘇軾之所以要以側筆多用中鋒,蓋求力透紙背;要運側筆,使濃墨,則又非緊握筆管的下方不可,都是互相關聯的。”

   “說到運筆的方法,歷來書家,多重懸腕,謂懸筆始能力聚毫端,筆筆中鋒;而陳師道《後山談叢》說:

 蘇黃兩公皆喜書,不能懸手。逸少非好鵝,效其腕頸耳,正謂懸手轉腕;而蘇公論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爲法,此其異也。

    其實,蘇軾這種運筆方法,卻得之於歐陽修的傳授,《東坡題跋》雲(“記歐公論把筆”):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餘:“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柳誠懸之語良是。

使指運而腕不知,正是以手抵案、腕著筆臥的寫法,書多偃筆,當是不能懸腕之故,不能懸腕,當然更不能懸肘,運筆的幅度小,放不開,所以蘇軾自認他寫不好徑尺以上的大字,即是此故。


    蘇軾認爲學書須以端楷爲基礎,他說:“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沒想到蘇東坡和黃庭堅居然不能懸腕​!

現在練習書法都是按死板的課程來,其實條條大道通羅馬。而且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後,讀帖比臨摹更重要,天天臨摹臨到再像也​是別人的字。

當然前提很重要,​先掌握技法。不然都是​瞎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