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了怎么办?

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里非常著名的理论。

意思是说:我们的态度、观念一般会和自己的行为一致,如果不一致,会感到不舒服;为了使自己舒服,我们要么改变自己的行动,要么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

我们一天当中会遇到非常多次的“认知失调”。

比如早上你明明计划6点起床,可是6点到了还想睡,就这样一直拖延到了7点才起。这时候你行为就和自己的观念相违背,你会有短时间的自我谴责和懊悔。

那就对了,很正常,你在经历一天当中第一次“认知失调”。

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有的人反思自己,决心改变自己的行动,第二天6点准时起床,观点和行动一致以后,整个人就舒服多了;

还有人呢?选择改变观点和思维,放弃早起的想法:“保持充足的睡眠最重要,反正马上就放假了!”这时候,行为和观点也一致了,整个人也舒服多了。

“认知失调”是个有趣的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心理活动,是我们适应社会、参与生活、心理调节非常重要的方式。

它就像一场场心理较量,检测你的“信念”是否坚定,如果坚定一个好的价值观和理念,你会逐渐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克服许多错误行为;

有时,它也让我们放下执着,放弃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使自己好过一点;

还有时,它提醒我们改变和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多多学习和精进,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知道了“认知失调”就更能理解很多时候矛盾和痛苦的自己,就能更好地反思和决策到底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还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把自己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这么好用的理论,还不赶快用起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