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十四】《摸着石頭過河》2010年 10月9日 週六 培養做事的能力

今年我校創辦“省級規範化學校”,爲了“省規”(省級規範化學校的簡稱)我們準備了很長時間。明天市裏來驗收,今下午,全校停課打掃衛生。上午快放學時,學校安排各班自帶衛生工具。我到教室裏問了問,誰願意帶抹布、擦窗器時,那幾個平常不愛學習的孩子積極性非常高,都喊着:“我帶,我帶……”,把手舉得很高很高,這令我很喫驚。

下午安排好了值日,孩子們井然有序地幹着。在他們勞動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孩子基本不會幹活(笤帚不會握、玻璃不會擦等)、幹活不麻利。雖然他們不會幹,但是熱情還是有的,只有幾個學生偷懶,大部分學生表現較好。

因爲家長、學校沒有培養孩子的勞動技能。孩子在家裏被家長寵着、慣着,不讓幹任何家務;孩子在學校只是以學習爲主,從不去培養孩子如何去勞動。面對孩子們的勞動現狀,我感慨頗多:

培養做事的能力

馬克思曾說過,勞動創造了人類。這裏的勞動,我們可以理解爲,爲了生存而進行的活動。而現在,已經成爲人類的我們,爲了生存,爲了生活同樣進行着勞動。現如今,可以說,唯有勞動才能使我們人類生存下去,唯有勞動才能改變我們人類,使我們人類不斷髮展。

在教育過程中,勞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孩子知道的很多,但做的很少,更不用說會做了。這就導致了孩子做事的能力差。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種:一、家長不放心;二、教師不敢放。現在的家庭,成爲了以孩子爲中心的家庭。家庭所有成員都圍繞着孩子團團轉。許多事情都由家長包辦:穿衣服家長來,鋪被子家長幹,洗衣服家長洗等。家長包辦的結果,只會導致孩子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喪失,進而,培養出了孩子的依賴能力,幹什麼事都要喊爸,喊媽……學校中,班主任爲了爭取優異成績,從班內挑選一些做事能力強的學生,去做事情。由於這些孩子自身素質高於其他孩子,所以一些事情總能做好,總會爲班級爭得榮譽。那麼這些孩子在做事情過程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相反,其他學生,因爲沒有做事情的機會,自身的潛力無法被髮掘,能力也就無法得到培養。

要培養孩子的能力,唯一的辦法是讓孩子去做事:家長讓孩子做家務,老師讓所有的學生參加活動。因爲做事情的能力只有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才會得到培養。

【第一本用經濟學理念管理班級的書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