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遊記

石林遊記

□  湖  山

昆明周邊名勝衆多,最負盛名的就是石林。石林號稱天下第一景觀,凡是到昆明旅遊的人,都要到石林去看看。石林距昆明80公里,那兒是彝族聚集區,不僅有絕世的溶岩風貌,還有撒尼特色的文化習俗。4月9日上午九點,我們採風團一行26人,從昆明火車站乘一日遊的大巴,前往令人神往的石林。

汽車駛離昆明市區後,沿着昆石公路一路向東,過了橫跨三縣的陽宗海,進入宜良壩子時,公路與滇越鐵路交匯。這條鐵路建於1910年,從雲南昆明至越南海防,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因軌距只有1米,被稱爲米軌鐵路。鐵路從山腰的隧道穿過,靜悄悄的毫無聲息,原以爲這條鐵路已經廢棄,忽然聽到汽笛鳴響,一列火車從我們的頭頂上駛過。

進入路南縣境不久,從車窗向外看,漸漸地出現了一些青灰色的零星石頭。汽車經過撒尼人的寨子,迎面一排排土掌房,外牆全用土坯砌成,房子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具有鮮明的彝族建築風格。到達石林景區時,已經是十一點半鐘。導遊帶我們先去喫飯,午飯包含在車票中,小飯店生意興隆,八個人一桌,每桌四菜一湯,飯菜並不可口,權當吃了一個快餐。

石林在路南縣北部,“路南”二字是彝語“魯乃”的諧音,“魯”即石頭,“乃”即黑色,路南意爲長滿石頭的地方。2億7千萬年前,路南一帶還是一片大海,由於地殼的運動,石灰岩逐漸擡升,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溶岩地貌。景區的入口處,有一個石林湖,湖水晶瑩透亮,湖邊石峯壁立,樹木蔥蘢,一派水中石林的風光。進入景區後,我們坐上馬車,瀏覽石林的概貌,8平方公里的景區內,到處石頭拔地而起,高高低低,大小不一,有的連成一片,有的獨立成景,千狀百態的大石頭,構成了萬石成林的絕世奇觀。莽莽的大石林中,翠竹青青,草本繁茂,山花盛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馬車跑的很快,突然有一位同學,從馬車上滑落下來,趕車的大叔毫無察覺。我們大聲呼喊,馬車才緩緩停下,好在人安然無恙。




下了馬車,我們來到石林勝境,石門右側的石峯上,刻着隸書的“石林”二字,這是1931年,龍雲將軍到此視察時所題。石峯下還有一些摩崖石刻,雖然年代不遠,卻能增添一些人文氣息。這裏是一處標誌性景觀,每個來石林旅遊的人,都會在此拍照留念。導遊給了10分鐘拍照,川流不息的遊客,在眼前晃來晃去,很是耽誤拍攝,還有一半人沒有照相,導遊就扯着嗓子催促了,我們也不理她,堅持讓每個同學把照完相。

跟着人潮往裏走,就是大石林的核心景區。高大的石峯,擎天聳立,密密匝匝,一條小路彎彎繞繞,擠擠挨挨,舉步維艱。好不容易挪到稍寬處,擡頭往上一看,兩座十幾米高的石峯,筆直地伸向天際,中間夾着一塊千斤巨石,巨石懸在半空,看上去搖搖欲墜,這種“千均一發”的險狀,令人望而生畏。走前面的人畏畏縮縮,不敢冒進,生怕巨石會隨時掉下來。導遊帶着我們,輕手輕腳,屏住呼吸,從下面悄悄走過後,纔算鬆了一口氣。看到我們這幅慫樣,導遊嫣然一笑,她說這塊巨石已經在這裏懸了三百萬年,經歷過無數次的地震,看似非常危險,其實穩穩當當,完全不必擔心。

蓮花峯下,層層石峯中,淺隱着一個劍峯池。池的面積不大,池水來自地下暗河,旱季不涸,雨季不漲,清清亮亮如明鏡,天光雲影,羣峯倒影,在水中若隱若現。池畔有一座石峯,形似一把寶劍,劍柄插入水中,劍身露出水面,上面刻有“劍峯”二字。這種石中有水,水中有石的景緻,形成了與衆不同的特色,使人有一種漸入佳境的感覺。

神祕的石林桃花源,有許多奇特的象生石。人們憑着“三分長相,七分想象”,賦予給這些石頭靈性和生命。前面的石峯上,有一塊巨石,形似一隻碩大的鳳凰,它正在回頭梳理翅膀上的羽毛,被稱爲“鳳凰梳翅”。另一座石峯上,站着一頭小象,樣子惟妙惟肖,小象遙望遠方,似乎在等待遠離故土的象羣歸來,這便是“象踞石臺”。最有人情味的想象,要數“雙鳥渡食”,兩塊酷似小鳥的怪石,一大一小,嘴對着嘴,好像是母鳥給小鳥餵食,充滿了濃濃的母愛。你也可以逆向思維,把它想象爲小鳥反哺母鳥,體現的是一種跪乳之恩的美德。還有不少青年男女,將它添加浪漫的愛情色彩,稱之爲“戀鴿雙吻”,認爲它更像是一對相親相愛的鴿子,正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中。

所以導遊說,參觀石林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如果沒有想象,它就是一大堆石頭,如果你認真觀察,自由想象,你就能從中發現藝術的美感,看它像什麼它就是什麼,枯燥的石頭由此變得妙趣橫生。








走進小石林,這裏地勢平坦,綠草如茵,景色清新俊雅。玉鳥池邊,一座石峯高高挺立,這就是阿詩瑪化身石。石峯的上端,酷似一位頭戴花帽的撒尼少女,側面輪廓形象生動,長長的秀髮披肩垂身,身後揹着一隻小竹簍,擡頭遠望的神態,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思。每一位帶團到此的導遊,都會向遊客講述一遍阿詩瑪的故事:從前石林有一個美麗的姑娘,與英俊的青年阿黑相愛。有一天阿黑打獵回來,見不到阿詩瑪,原來她被財主抓走了。阿黑經過千辛萬苦,找到了阿詩瑪,可是突然山洪暴發,他們被衝到了水中,阿黑好不容易爬上岸,卻怎麼也找不到阿詩瑪,他急得大聲呼喊:“阿詩瑪——你在那裏!”回聲在山谷中迴盪。過了很久,他終於聽到了阿詩瑪的喊聲:“阿黑哥——”,他循着聲音來到小石林,原來阿詩瑪已經變成了一座石峯。故事的情節,悽美動人,催人淚下,堪稱爲撒尼版的梁祝。

這是導遊演繹的版本,故事源自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故事的發生地就在石林,這裏是阿詩瑪的故鄉。1964年《阿詩瑪》被改編成電影,許多人都是通過電影,才知道阿詩瑪的。在彝語中,阿詩瑪是金子般的姑娘,她是撒尼人心中的女神,也是撒尼人追求真善美的象徵。人們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文學作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使阿詩瑪的美,變成了石林的經典景觀。石林因阿詩瑪而多情,阿詩瑪因石林而更有魅力。

玉鳥池畔,有一些撒尼族少女,也被人們稱作阿詩瑪。她們模樣標緻,服飾豔麗,十分引人注目。我們來此照相時,邀請她們合影,這些姑娘並不怯生,有求必應,表現的熱情大方,這都是在旅遊服務中鍛煉出來的。學生們去跟她們聊天,問她們是否已經結婚?撒尼姑娘笑而不答。導遊告訴我們:這個問題不用問,看看服飾便一目瞭然。頭上戴着五彩花帽,花帽上掛着珠串的,就是未婚女子。結了婚的婦女,服飾相對簡樸,包頭上沒有五彩花邊,也不會戴長長的珠串,很容易區分出來。按照這種說法,這幾個撒尼女子尚待字閨中。

告別撒尼姑娘,來到一處服務點,這裏有撒尼服裝出租。幾個愛美的女生,換上撒尼族服裝,背上小竹簍後,開心地問攤主,像不像阿詩瑪?攤主是個老實人,她瞧了瞧女生們說:“這三個都不太像,只有那位皮膚白淨的最像。”那三個女生不服氣了,爲什麼說我們不像?攤主說,因爲她長得像楊麗坤,原來撒尼人心中的阿詩瑪,就是電影中的形象。看見女生們照相,男生也來湊熱鬧,並把我也拉了進來,讓我穿上彝族的男裝,照了一張珍貴的紀念照。






從小石林出來,見景區的出口附近,有一個露天市場,市場內賣紀念品的攤位,一個挨着一個,貨品琳琅滿目,大同小異,一樣的東西一樣的價格,就跟商量好了似的。雲南蠟染、繡花掛包、路南挑花,做工精細,花飾漂亮,體現了撒尼婦女的心靈手巧,也是女生們喜愛的工藝品。她們一邊挑選,一邊與攤主討價還價,攤主也很精明,說要買的多才給優惠。於是女生們動員了更多的人來購物,一下就把價格降了下去,美其名曰“團購價”。攤主忙的不亦樂乎,不停的數錢找錢。爲了加入團購,我先買了一件撒尼童裝,後來又發現了雲子,棋子色澤柔和,手感舒適,品相非常好,雖然價格優惠不多,但覺得還是物有所值。

回到昆明,大家聚集在旅館裏,商議下一站的行程。不少人提議去大理,說那裏有蒼山洱海,是五朵金花的故鄉。於是就派人去附近諮詢。諮詢的情況通報如下:昆明到大理350公里,目前還不通火車,公路也不太好走,坐汽車至少要兩天才能到,這樣一來一回,將近化費一週時間。經過商議之後,大家決定捨棄大理,下一站去四川峨眉。

就在這時,有學生跑來告訴我,有一位女生準備回南昌,正在去火車站買車票。我們立即趕到火車站,找到了那位女生。我問她爲什麼要擅自離隊?是不是身體不適,或者家裏有事?她說都不是,只是覺得太累。我告訴她,出來一趟很不容易,雖然有點累,但是都很開心,過了四川我們就往回走了,希望她堅持到底,不要中途離隊,以免給自己留下遺憾。聽從了我的勸告,她纔打消了回去的念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