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與酒

酒,幾乎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見證物,從華夏文明開始之初,就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之中,融入了我們的歷史之中。

據考古資料顯示,在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罐中,有許多形狀和甲骨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圖案。在我國民間也有許多關於酒起源的傳說。在大禹時期就有儀狄造酒的傳說,據《戰國策·魏二》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初學記·二六》引《世本》:“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瓠葉》

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一首先秦的詩歌《瓠葉》,讓我們聯想到了君子之禮與醇香的美酒。而酒,古已有之,是多種成份物質發酵後的結晶。


縱觀中國文學史,有酒必有詩,無詩酒不雅,無酒詩不神,因此詩與酒常常相提並論。

中國的古典詩詞離不開酒。比如曹操“對酒當歌”的慷慨,李白“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的豪氣,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的狂喜,白居易“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的風雅,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情深,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的銷魂,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斷腸,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的悲壯……種種寓意,造就了中國獨特的酒文化。


在古人心目中,不論文人墨客,還是英雄豪傑;不論廟堂之上,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山村野老,都喜歡喝酒,“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酒中,他們書寫着滄桑,激揚文字,揮灑豪情。

三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其《短歌行》開頭便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唐代史稱“盛世之治”,是中國古典詩的黃金時期,也是中國酒文化的全盛時期。其中李白與杜甫,既是中國詩壇盛極一時的“雙子星”,也是酒文化上並峙的雙峯。據統計,李白與酒有關的詩就有170首,杜甫更高達約300首。特別是李白,因杜甫描寫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而獲得“酒仙”的桂冠。被人稱作酒中仙的李白,更是個無酒不歡與酒爲伴的大文人,他的名詩《將進酒》中已將酒者心境描畫的淋漓盡致——

高興得意時的獨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若有朋到訪的喜悅“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激憤塵世時的麻醉:“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寂寞無言時的對話:“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窮窘之境地的宣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若不是常年與酒相伴,克己復禮的大修爲之人,恐怕很難有此不失禮數卻又豪邁的張揚的金句了。


中國古人飲酒,都會倡導“溫克”之禮,即是說雖然多飲,也要能自持,要保證不失言、不失態。教人不做“三爵不識”,狂飲不止的人。所謂“三爵不識”,指不懂以三爵爲限的禮儀。《禮記·玉藻》提及三爵之禮雲:“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就是說,所謂君子飲酒,指的是適量,量足爲止,這也就是《論語·鄉黨》所說的“惟酒無量不及亂”的意思。

明代的《增廣賢文》中記到:“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而清人張晉壽《酒德》中也有這樣的句子:“量小隨意,客各盡歡,寬嚴並濟。各適其意,勿強所難。”大概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就莫強求”的意思吧。

這樣看來,古人就算飲酒也唯君子之德而誡勉,那何爲“君子”呢?“君子”一詞始於戰國時期的《荀子》:“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辨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謂至文。”意思就是,君子寬宏大量,但不懈怠馬虎;方正守節,但不尖刻傷人;能言善辯,但不去爭吵;洞察一切,但不過於激切;卓爾不羣,但不盛氣凌人;堅定剛強,但不粗魯兇暴;寬柔和順,但不隨波逐流;恭敬謹慎,但待人寬容。


近代,魯迅先生作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翹楚,除去小說、詩歌中還時常流露出對酒的喜愛,先生還專門另著一篇散文談到對酒的獨到見解,《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係》便是如此。先生於其中鮮明地指出造成魏晉風度最大的原因便是藥與酒,藥是五石散,酒是杜康酒。歷史上,魏晉文學先是經過血水浸泡,而後由文人的酒水催成。所以,這也就不難聯想到先生爲何要去追求隱士的瀟灑倜儻,他不是在逃避,也不是在造作,只是在追求只屬於魏晉風度的清俊、通脫。

魯迅先生愛酒但不嗜酒,酒在筆下,更多的是融入於字裏行間的情與恨,魯迅先生用酒是在筆尖找到了歸宿,酒濃於每一個字眼,入木三分刻進去的是字字聲聲對封建禮教的痛斥責罵,對奴性的驅趕,對人性迴歸的呼喚,在人生中找到了自我的真諦,以酒會友走遍天下,以酒當歌直麪人生,不爲權勢而動,不爲世俗所套,這樣的酒倒之可悲,漏之可惜,不如推杯換盞,不醉不歸,此方爲君子與酒的真姿態~…


【文中典故均有標註,詳參《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詩經校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世說新語箋疏》,《李太白全集》,《魯迅軼事》,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