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廬書齋|相關回復:深夜,又看了一遍《戰國》

深夜忙完所有手頭的工作來寫一篇隨筆,人能認識萬物,以爲也能認識自己。但是,正如尼采所說,人離自己最遠。因爲人對自己隱藏得更深。

1992年,意大利帕爾馬大學裏佐拉蒂教授在做一次研究猴子腦細胞的實驗時發現,猴子在做動作時,大腦中某個特定位置的神經元就立即處於激活狀態;更令人驚訝的發現是, 猴子在觀察到別的猴子,甚至是人,在做同樣的動作時,大腦中的那個特定位置的神經元同樣被激活。猴子的大腦似乎分辨不出“是自己實際在做”和“看到別人在做”之間的區別。這些神經元就像一面鏡子,能直接在觀察者的大腦中映射出別人的動作,因此被稱爲是“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後來發現,在人類的大腦中,也普遍存在着這種鏡像神經元,它們廣泛分佈在兩個大腦半球的重要區域,鏡像神經系統不但能對行爲產生鏡像反應,而且對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緒也會產生鏡像反應。這可能就是“情緒會感染”的真實原因。

所以我一直選擇理性思維處理問題,當然人有七情六慾,所以也不自覺的對某些不公有過情緒,和黃老談了很久,漸悟。

記得幾年前對校友吳曉波很青睞,進而對自己也加大了要求,我這幾年的生活每天幾乎都是工作,寫作,兼職接受一些患者的心理諮詢,沒有娛樂生活,所以我常常被好友們稱爲老年人。



有本書叫《戰國》,它裏面寫道,“大爭之世,凡有血性,必有真心”。

這種描寫也間接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互聯網出現後,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在面對競爭、發展、挑戰等各種各樣的事情的時候,容錯率低,所以需要跨界去尋找“智慧”,也需要謹守底線。


那麼什麼纔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

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爲的,也是這樣實踐的,所以我以曾文正爲我的偶像,唯以勤補拙。

曾公語錄:凡人涼薄之德,約有三端最易觸犯。聞有惡德敗行,聽之娓娓不倦,妒功忌名,幸災樂禍,此涼德之一端也。人受命於天,如臣受命於君,子受命於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思尊,日夜自謀,置其身於高明之地,譬諸金躍冶而以鏌鋣干將自命。此涼德之二端也。胸苞清濁,口不臧否者,聖哲之用心也。強分黑白,遇事激揚者,文士輕薄之習,優伶風切之態也。而吾輩不察而效之,動輒區別善惡,品第高下,使優者未必加勸,而劣者幾無以自處。此涼德之三端也。餘今老矣,此着尚加戒之。

沒有一個女性是不愛美的,但在工作中我沒有性別意識,我覺得做必須要做到最好,盡全力;對友人,盡真誠;對恩師,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對家人,盡己之全力照顧。

三人行則必有吾師,謙遜,嚴謹,認真,執着,腳踏實地的把腳下的每一步路走好走穩。

我從事的金融工作是涉外的,由於工作原因所養成的習慣,我的處事一貫力求公平公正公開,對境外公民與境內公民一視同仁。



所以,對於該馬來西亞公民所提及的以下不實指控以及其他可能涉及的違法行爲均保留追訴的權利,我的公司也會有相應的跟進,以便於涉外維權。


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要麼特別在意別人的眼目,要麼活在別人的口舌之中。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面對不公只會一笑置之


當空虛的個體在某時某地終於找到一個羣體一起做同樣的事,個體將傾向於確認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義的,自己便被賦予了存在感,甚至使命感。(理論依據詳見居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衆》。)

“所以說這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多樣化的,每個人自成系統。系統又是有差異、分級別的,哪怕你的系統就是比他的文明、高級,比他的更科學、更高效、更接近真理,但當那個人有機會把他的系統用到你身上造成惡果的時候,你肯定覺得怒不可遏,他一貫覺得理所當然,尤其是道德沒有用,法律也管不着的時候。”
“那怎麼辦?”
“那就別給他機會啊!”
“那我一開始怎麼能知道?那不等於我以後還是要提防別人嗎?”小朋友拋出她最初的問題。
是啊,小朋友又問到了我的教訓。可是,就是因爲一開始不知道,所以一次次給了對方機會,又一次次嚐到惡果,我才獲得了辨認的本領。———《三觀易碎》
什麼樣的人性對應什麼樣的果,不需要我復仇,大家或早或晚,自己埋單。再說,要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系統多麼重要,翻篇兒之後趕快上路還來不及;還有,那些傷害,在一時一事上,的確構成傷害,但每一個傷口都會癒合,只要反省總結,受過傷的地方就會金剛不壞。”        ———《三觀易碎》

所以,人原本持什麼樣的品性、價值觀和使命,最終就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當你遇到不公時,坦然處之,不要怕,人生這麼長,越受傷越強壯。

但你還是必須找到併爲之踐行:因爲人生的意義,從來不在於爲自己添金,只在於活出使命...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禁止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首發於2020年10月19日,更新於2021年5月14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