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你和孩子的“作业之战”都怎么样啦?

今天除夕,进入寒假也已多日。

记得我们小时候,一到放假,就分成三拨人:

第一拨:赶紧做寒假作业。放假前一周就全部完成。

后来发现,那都是聪明的宝宝,知道要完成作业不说,还把重要的事情快速给办了。

当然,这也是需要实力的,不会做的宝宝打死也完成不了。

第二拨:规规矩矩,一天做一点。

但更多的练习也恐怕不会碰。

第三拨:拖拖拖,到最后两天,拼命赶作业,硬要把自己逼成“战神”。

这样的作业,质量往往很低。说不定,一个发挥不好,还完成不了。


这里面有个问题,涉及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前一拨人,无论方法是否科学,但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把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提前解决了,剩下大把的时间,睡觉也好、通宵达旦地玩也好,全部都能“自作主张”,他们的耳边一定少了很多父母的催促和唠叨。

这会使他们的大脑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使人快乐。这些美好的记忆,能使这拨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因为他们想获得更多多巴胺的奖励。

第二拨孩子呢?

规规矩矩,不忤逆,但也不主动。

每天例行公事地学习。但又不肯付出更多。

如果这些孩子,能有一套完整的计划,每天多给自己布置一点任务并完成,说不定能感到主动带来的快感。

但往往他们不会有这样的主动性。他们只会得过且过。

只要完成就好。

懒惰,无进展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必定迎来家长们的催促和紧逼。

哦,他们更显无力了。

第三拨人,就是所谓的“学渣”。对于有良知的学渣会自己努力匆匆完成;没良知的呢?就会向第一、二拨的孩子借作业抄袭。

你猜谁会借他们?

第二拨。因为第二拨的作业过程,并没有付出过多,他们不心疼,抄吧,抄的也不一定对。

并且,这也极大满足了第二拨小孩子们的虚荣心。

而第一拨不会愿意。你要抄么?狡猾的第一拨孩子,会想要对方给点报酬——因为他们自信自己的作业质量高呀!

我不会白白给你抄的!

这就好像一个浓缩版的社会阶层:社会人士最顶端,中间层和底层。

你的孩子是哪一层呢?

我倒觉得哪一层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作为家长的你,催不催、管不管?

你当然会催,会竭尽自己所能去管:念经、打、骂都可以,必须完成各种作业才好!

可心理学家却觉着不要管!

他们觉得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过程。

怎么说呢?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胜任力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意识无能。

就是说,他不知道自己做不到,不知道自己不会。于是傻傻的按自己的方式操作。

就像第三拨孩子,他对学习是无意识状态,他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结果怎样。

第二阶段:有意识无能。

就是说,他知道自己不会,他想要去改变和改善。

第三阶段:有意识胜任。

就是说,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要花心思学习了。

第四阶段:不自觉胜任。

就是说,所有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已经内化到了心里,学习可以完全自主。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能到达胜任力的第三阶段。

可是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一直要长到30岁才逐渐长成,而孩子更需要踏踏实实的去经历第一、第二阶段才能顺利踏入第三阶段的门槛。

诚然,不同的孩子会受前天遗传和后天氛围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发展出智力程度和经验能力不同的孩子,但是从普遍和整体的发展规律来看,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些阶段,才能逐渐成为一个智慧成熟的社会人。

所以催没有用,你终不能使他心悦诚服。

而唠叨和争吵,不但伤害了你们的亲子关系,更破坏了孩子们的自然生长力。

他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摆脱和抵抗你的控制。

而这些时间和精力本应该提供给他们用来反思和觉醒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花了那么多的资源和心血养大的孩子,当真我们连一点点控制权都没有?

不。我们要做的其实有很多。

比如首当其冲的是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全家应该都积极地投身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有效应用电子设备;

每天能有大脑放空休息的时间用来反思自己所过的事情;

不必去追问孩子的作业完成没有,只是提醒他:你有做作业的计划么?你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了?

告诉孩子你担心他的心情,你会提供一切帮助来支持他完成作业和解决关于学习方面的困难;

但是,绝不为他承担做作业的责任。

是的,你该强调做作业的责任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家人的。

至于负不负这个责任,孩子自己说了算!

只要我们放手对孩子的控制权,胜任力才有可能真的回到他们自己手中。

永远记住:我们的责任决不是要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是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