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展示真實的自己?謹記距離感

寫下這個標題,自己都在懟自己:討論該不該有用嗎?性格大方向是天生的,讓一個直腸子藏着掖着,讓一個生性謹慎的人逮着誰都抖摟老底兒,能做得到嗎?

好吧,先承認現實的殘酷,咱只從理論上聊聊。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兒,道理上明不明瞭是另一回事兒。懂道理,儘管沒做到,但過後至少會自我反省,下一次就有自我糾偏的可能性,纔可能有所成長。

是否該展示真實的自己?這問題不光存在於兩性關係,基本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該想想。道理是通的。

作爲直腸子的典型代表,我一直是親人眼裏的“大傻子”,外加瘦不拉嘰的樣兒,標準的缺鈣缺鋅缺心眼兒。這種性格自然讓家人覺得不太省心,擔心我在外頭指不定又輕信了啥壞人、說了啥不該說的話、掏了不該交的心。

還好老天保佑,長這麼大,除了偶爾被假乞丐騙走點兒小錢,倒沒因爲太直率而喫過啥大虧。

沒喫過大虧,還曾把直腸子當美德,所以我向來反對僞裝,裝着裝着就連整個人生都過成了假的,過着真實的自己並不喜歡的生活卻不自知。

特別是在愛情和友情中,不展示真實的自己,有人能從始至終做到嗎?談戀愛交朋友不就是爲了快樂嗎?一個假的自己,表面的快樂不也是假的嗎?人家喜愛的不是真正的我們自己,有意思嗎?

但是,活過了半輩子,看事情就不能再那麼絕對了。現在我要說:性格耿直不是錯,但還是應該適當收斂一下那個過於真實的自己。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友情上,好理解。但面對自己最親密的愛人,許多人就忽略了這一點。那可是零距離甚至是負距離親近的人啊,做得了假嘛?!

誤會了,我說的稍微收斂真實的自己,不是叫你做假和虛僞,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你回顧一下自己的經歷,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甚至親情,有沒有過這樣的情形:

兩人走得太近,因而忽視了基本的界限,又因爲過於瞭解彼此的弱點和痛點,說大實話的時候,很容易碰雷。由於太把對方當自己人,傷人的一方往往不能立即覺察自己哪裏傷了人。而感覺受傷的人,又拿他沒轍,畢竟人家說的都是事實,只能在心裏默默地不爽。

或者性格爽直的你沒把別人當外人,自己的弱點、憂慮甚至不幸都說了,卻發現人家把自己捂得嚴實,從不讓你知道他們的脆弱。可你知道自己的不爽並不佔理,畢竟沒人逼你什麼都說啊,更不能因爲自己愛說,就要求別人也必須跟你說嘛。

最糟糕的是,你的直腸直肚很容易讓人誤解。當你滔滔不絕着自己的高興事兒時,性格內斂的人聽着,可能會誤解你在膚淺地炫耀,因爲在他們的性格看來,高興事兒不是應該低調嗎?當你一臉愁容地大談自己的憂慮時,別人可能會誤以爲你真的好苦惱好慘啊,不然怎麼會逮人就說呢?其實,同樣的直腸子就能明白,事實是,你只不過喜歡分享當下的情緒和感受。你看似激動地言語,大多是想到什麼就說了什麼,順帶加了點兒誇張,這點兒誇張也是爲了渲染當下的心情,本意絕非炫耀或叫慘。

誠然,你不會因爲害怕被誤解而改變自己說話做事的方式,因爲你覺得能誤解你的人,根本就不瞭解你,更談不上理解,因此失去了不見得是壞事。你可以很快淡忘因此帶來的那些不爽,但你不應該肆意任由誤解帶給他人傷害。

既然天生的性格改不了,你能做的,便是調整自己,調整與他人的距離。你可以一如既往地直腸子,否則那就不是你了啊,只是,要注意保持距離,減少自己任性亂說傻話的機會。

老子曰:“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感情越來越濃,就離逝不遠了,而逝了遠了,又可能會開始回溫。這就是宇宙的規律。既然是宇宙的規律,當然適用於宇宙中一切人事物。

許多很有聲望的大德高僧,能夠度化無數陌生人,卻不一定能讓他身邊的親人篤信。因爲他們眼中看到的,更多是高僧大德生活中的喫喝拉撒。距離太近,感情太好,恭敬心就淡了,自然難以看到他們的功德和大善。

同樣,哪怕普通俗人之間,走得太近,也容易失了尊重之心,一旦看到太多人家不設防之下暴露給你的一些小私心小黑暗,你就遺忘了人家的好處。其實,誰沒有小私心小黑暗呢?只不過你沒傻到輕易暴露罷了,別以爲自己藏得好就站在道德高點了。而且,若把別人的信任變成貶低別人的武器,並不高尚。

包括愛情在內,美好的關係一定是有彈性的。有彈性,就允許對方在一定限度內做調整,而不是你認爲的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

有彈性的關係纔會讓雙方都感覺輕鬆愉快,纔可能維持長久。保持適度的距離,是保持彈性的必要條件。

我相信,我們此生投胎爲人,都帶着使命和課題。有些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兒,你也很願意去做,那就是你的靈魂在此生的使命。有些看似老天的不公,讓你遭受別人沒有的磨難,那就是你此生的需要跨越的課題。

同樣,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和相處,也是課題和任務。想開點兒,看淡些,哪有什麼過不去的恩怨情仇?

此生的課題,就好好在此生完成,有債的還債,有恩的報恩。下一世,這些緣分還會好好繼續,或者債還完了、恩報完了,兩不相欠,了緣。

我們時常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是我們有多麼離不開哪一段關係,更不是害怕失去誰,而是我們必須不斷地成長,那是真正屬於我們靈魂的財富。

而這財富,可以生時帶來、死時帶走,永遠屬於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