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记书坊和其创始人程伟元

程记书坊和其创始人程伟元

字号: 大 中 小  2011-5-25 9:00:00  来源:时代商报  点击: 39 次

    清代中期,盛京城出现了印刷作坊,经营图书的书店由此而产生。嘉庆年间,程伟元在盛京将军晋昌的支持下,在天佑门(小南门)里创办了程记书坊,这是沈阳最早的书店。

  程记书坊为前店后厂,出版、印刷、批发、零售兼营。程记书坊创立不久,便刊刻销售了关东人最喜爱的“子弟书”。直到光绪末年,程记书坊刻印的子弟书还在广为销售,并发行东北三省及北京等地。“子弟书”,又称“清音子弟书”,是清代八旗子弟创作的类似后来鼓词的一种曲艺作品。雍正年间产生于北京,乾隆年间广为流行。嘉庆年间传入盛京。子弟书多取材于明清小说与戏曲,也有些反映清代现实生活的作品。其词句典雅工整、合辙押韵、没有说白,曲调优美动听。演唱子弟书的人手持八角鼓,另有人操三弦来伴奏。子弟书分东韵、西韵两调,在盛京演唱的为东韵子弟书。嘉庆年间,盛京的子弟书作家,主要有缪公恩、裕瑞、程伟元等人,但程伟元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程记书坊刻印出售的子弟书《青楼遗恨》五回本中,二凌居士(邸文裕,字艺圃)写的序言如下:“心思费尽,描写杜十娘一片痴心,李生一片负心,孙富一片淫心,柳遇春一点良心。作者一点会(慧)心读者一股赏心。余本无心,故而专心,以公同心庶几快心愉心。问我居心,心不在焉,为此留心,以得知心。”全文用了16个心字,评价甚高。

  程记书坊的创始人程伟元(?——1818年),字小泉,江苏苏州人。早年科场失意,一生未仕。乾隆末年,寓居北京。在北京时,与《红楼梦》作者之一高鹗相识。曾以数年时间,广泛收集曹雪芹《石头记》原著前八十回抄本,并陆续购得后四十回续稿的残抄本,与高鹗共同修补,成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全书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萃文书屋以活字版印存,后称“程甲本”。翌年,又大量改动前八十回的文字情节,对后四十回续稿也有颇多修改,仍由萃文书屋发行,后称“程乙本”。从此,《红楼梦》小说以刊本形式流行,影响甚为广大。

  嘉庆五年(1800年),作为盛京将军晋昌的幕僚(即师爷)的程伟元,随晋昌来盛京,佐理奏牍,时相唱和,并替晋昌编辑《且住草堂诗稿》出版。程伟元学识渊博,工诗善画,长于书法,多才多艺,在给晋昌做幕僚时,还在盛京的最高学府萃升书院兼行教学。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和支持盛京名士、时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的缪公恩和曾任辅国公的裕瑞(著有《恩和堂诗集》)等人发起和组织的“芝兰诗社”的活动。当时,芝兰诗社的建立,曾得到时任盛京将军晋昌的赞许。文人们时常集会,以文会友,吟诗唱和,挥毫作书画,创作了许多吟咏盛京风光的优秀诗篇,从而盛京的文风为之大振,这对一向重武轻文的陪都盛京来说,是很少见的“唱大风”了。

  程伟元后来就定居在盛京,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去世。程伟元去世后,程记书坊由他的后人承办,一直经营到清末。

  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刘振超/文


陈乃干在《与胡朴安书》中写道:

    尝谓古书多一次翻刻,必多一误。出于无心者,鲁变为鱼,亥变为豕,其误尚可寻绎。若出于通人臆改,则原本尽失。宋、元、明初诸刻,不能无误字。然藏书家争购之,非爱古董也;以其误字皆出于无心,或可寻绎而辨之,且后世所刻之祖本也。校勘古书,当先求其真,不可专以通顺为贵。古人真本,我不得见之也;而求其近于真者,则旧刻尚矣。(载《国学汇编》第一集,转引自郑庆山《脂本汇校石头记·前言》第11页,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