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深厚的人有3個特徵,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白馬寺後殿門上有這麼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這副對聯的意思是雨雖然能滋潤萬物,但卻滋潤不了無根的草,佛門隨便廣結善緣,但是也度不了無緣之人。

因爲無緣的人就如同這無根之草,想要滋潤也不能爲力。無佛緣之人與佛之間沒有絲毫的緣分,佛法再精深,他們也悟不到;而佛緣深厚的人如同得到佛的助力,生活處處見禪,修行起來毫不費力。

那怎麼樣纔算是佛緣深厚呢,佛緣深厚的人有這3個特徵,他們不用燒香拜佛,卻深得佛心。

01

心中有佛

佛說:“心中有佛佛自生, 心中無佛妄修佛。”這句話的意思是心中虔誠的話不需要做什麼都能覺悟,心若是不誠,花費再多的力氣修佛都是徒勞。

很多人修佛不是真正認同佛法,而是爲了佛能保佑自己,滿足自己的心願,所以禮佛敬佛。他們整天給佛燒香,希望佛能夠因爲自己的付出而回報自己,讓自己心想事成。

這樣的人就是心中無佛之人,佛是覺悟的人,並不是萬能的神,他教導衆生超脫,而不是直接讓衆生超脫,因此不按照佛法修行的話怎麼求都沒用。

因此《華嚴經》說“信爲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句話告訴我們“信”是道德的母親,可以孕育一切的善根。

因此心中有佛之人深信因果,明白命由己造,每個人的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裏。他們會用因果來約束自己的行爲,從而培養出自己的善根,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廣結善緣從而積累自己的功德,通過行善來使自己的修爲不斷加深。

若是做了虧心事或者爲了得到利益纔來拜佛,希望佛完成自己的心願的話,再努力的燒香佛也不會理的。

若是心中有佛,根據佛的教導來行善積德,那麼自然是佛緣深厚,無須燒香拜佛,自然能修爲不斷精進,最後獲得覺悟自在。

02

寵辱不驚

修佛修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心,心定,做到寵辱不驚才能不受外物影響,專心按照佛的指引去修行,得到自己的善果。

對任何事情都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否則心靈容易受到外物的誘惑和影響。一點小事就能讓自己慌亂,遇謗則怒,遇贊則喜,情緒反反覆覆,心中雜念無窮。

這樣的人心根本靜不下來,想要修行,經書也看不進去,坐禪也坐不住,沒一會就唸頓生,思維飄散。想要修爲精進真的是難上加難,修行個幾十年,還跟剛來的時候一樣。

這種人就是沒有佛緣,所以難以修行。而有佛緣的人內心清淨淡然,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冷靜面對。

人生起起落落總會遇到糟糕的事情,既然逃避不了,不如接受它,一切順其自然,只要努力了,結果隨緣就好。

如此面對人生,心中就不會被“貪嗔癡”三毒所影響,佛教認爲此三毒殘害人的身心,讓人心中起執念,受種種慾望誘惑,從而沉淪於苦海中。這三毒是一切惡的根源,一個人想要得道,必須去除。

心靈定不住,自然容易受誘惑,受到“貪嗔癡”三毒影響。而寵辱不驚的人心如止水,能夠時時照見真我,淡泊名利,一切誘惑對他們來說都是浮雲。

心不動,佛緣就深厚,不需要燒香拜佛。因爲他們能夠不受外物所幹擾,潛心修行,用清淨淡泊的心去驗證佛法,最終遠離煩惱苦厄,到達彼岸。

03

心懷慈悲

人們常說:“佛以慈悲爲懷。”對於修行的人來說慈悲就是根本,因此心懷慈悲的人才是佛,心懷慈悲的人才能夠成佛。

心不懷慈悲之人,他們施捨別人財物,幫助別人不過是爲了從中得利,希望能夠得到好的名聲,或者能夠因此積累功德而讓自己作惡不受懲罰。

對於衆生並沒有真正的愛護憐憫之心,他們行善是爲了有更多作惡的能力,這樣行善不止沒有功德,還會讓自己自我催眠,犯下更多的罪業,讓自己遭受惡報。

佛說:“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這句話告訴我們真正的慈悲應該是因爲衆生的快樂而隨喜感到快樂,因爲衆生的苦厄而感受悲痛。

這樣的人對世間一切生命都懷有憐憫和尊重,看到別人快樂他能夠真心祝福別人,看到別人不幸他自己也會感到痛苦,從而不遺餘力的幫助不幸的人,希望他們能夠獲得快樂。

慈悲的人幫助別人就是在幫自己,因爲他們的所有善言善心都是發自真心。這樣的人佛緣非常深厚,與人心心相印,如同佛祖拈花一笑,一言一行都令人如沐春風。

因此他們無須燒香拜佛,自身就已領悟到佛法的精髓。佛緣深厚之人修行事倍功半,如有佛助。

有佛緣的人都是心中有佛,寵辱不驚,慈悲爲懷之人。這樣的人深信因果,身懷善根,內心清淨淡泊,慈悲衆生,不用燒香拜佛就能深悟佛法,渡過苦海到達彼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