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心態

後半輩子,經常聽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甲嘻嘻哈哈,開玩笑般這樣說着:我才五十歲;我才六十歲!我才七十歲……

利手利腳的他,退休後還經常問孩子們,有沒有哪個單位或廠子缺人,他要去給人家打更、看大門……發揮餘熱。

兒女們哪裏捨得他繼續辛苦,他便每天溜達散心鍛鍊鍛鍊身體,看啥啥好,喫點啥好的都知足。想什麼都美,聽到新鮮事就樂呵。

“樂呵一天是一天,想那麼多也沒用”。於是,他天天活得簡單純粹,能幫孩子們就幫着做點啥,啥也不幹的話,那就儘量不添亂……

人嘛,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任務,隨遇而安,順其自然。老是必然,看淡常態。

從四十多歲,乙就恐懼衰老,害怕死亡,眼角的皺紋腮邊的笑紋,白頭髮、老年斑、擡頭紋——都是其“痛苦的源泉”(誘因)。

掛在嘴邊的,都是聲聲哀嘆,自憐自艾。下雨愁忘記帶傘,天晴害怕曬禿嚕皮。

他經常說的是:我都五十歲了!TMD,一晃就老了,我都六十多歲啦!

心不甘情不願,早早報老,卻又不服老,啥都想幹,心強命不遂。沒事怕死,上當受騙花冤枉錢買保健品……

就怕照鏡子,越看自己越沒“人樣”。人老心先老,每天早早想的都是生死那點事,忙的就一件事:“愁”!活得無趣,越發眼裏無神。

活着,無非就是個心態。賴賴巴巴,乙勉勉強強活過了七十多歲。

某天,媳婦突發急症過世,屋裏屋外,日子還是那個日子,只是缺了個身邊的人,還是一個需要他照顧的病簍子(照顧對方時,經常抱屈這樣稱媳婦“病秧子”)。

可是,他卻越發崩潰了。失去了精神支柱,沒過仨月,他也追隨老婆西行了……

大家議論時不免也面面相覷地感嘆:人倆感情,確實好,這走了一個,受不了,還是跟去了。

甲還在兒孫面前,隔三差五打“哈哈”逗趣呢:這纔多大啊,使使勁,估計我能活過百……

說完,一臉孩童般羞澀的笑紋於臉上,像層層綻開漂亮的花瓣……

每每這個時候,老伴兒則忍不住用眼睛剜瞪他一眼,嗔怪一句:看你那損sǎi(宋小寶語調)!

然後,已經頭髮花白的兒子和媳婦,被這倆老頑童逗得,陪着倆老壽星哈哈大笑。

大夥服了,不服不行——除了歲數大點,有點常見的老年毛病。老兩口一個性格綿軟,一個活潑開朗,其它那些“正經毛病”,人家倆人啥都沒有。

看來,就缺煩惱?這不,又一臉豪邁“嘚瑟”上了:算個啥事啊,啥沒見過。我還年輕,才九十歲過點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