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叔靠省錢存一個億養老:“我見過最聰明的人,都很摳門”

01

普通人到底要怎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日本一位大叔現身說法。

57歲的坂口一真,曾是日本的一個普通上班族,可6年前,坂口卻辭職回家,因爲他存夠了1億日元(約人民幣610萬)。

此外,他還在神奈川有一套已經還完貸款的大房子。

有住房,還有鉅額存款的坂口,就這樣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50歲出頭,就實現財務自由,這讓人不禁好奇他的收入。

可事實上,工作時坂口的年收入約450萬日元,即不到30萬人民幣。

有調查顯示,日本人的平均收入約436萬日元,其中男性的平均收入是540萬日元。

也就是說,坂口的收入真不算高,甚至在東京還算偏低。

那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坂口,到底是怎麼存下這麼多錢的呢?

身上的T恤,穿了十幾二十年,不是爲了省錢,而是因爲沒破還能穿就繼續穿着;

家裏冰箱空空如也,也不是因爲節儉,而是想避免食物浪費。每次購物,坂口只買必要的,然後全部用完;

用的手機是07年發售的諾基亞,不換是因爲覺得沒必要。

可以發現,坂口存錢不是爲了省而省,而是本身的物質慾望很低,外人認爲的摳門,他卻樂在其中。

在這樣的生活方式下,坂口每月生活費都控制在10萬日元(人民幣6千多)以內;一年也就是120萬日元(人民幣7萬多)。

年入450萬,減去支出120萬,他每年能存款330萬日元,連續攢錢30多年,最後就有了1億存款。

退休後的坂口,大部分時間都在當志願者,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閒暇時,帶着自己喜歡的七輪碳爐,一個人去公園烤東西喫。

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有錢又有閒,一個人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坂口的生活是多少人的夢寐以求。

02

如今,有一種越來越火的生活理念,叫“FIRE運動”。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即“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在“一條”上看到一對北京夫妻,是該運動的踐行者。

35歲的Moor,回想自己工作的前8年,幾乎就是被消費主義吞沒的8年。

賺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要賺得更多”。

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下,他們形容自己就像上了跑輪的倉鼠一樣,只能使勁跑,因爲停下來心裏就怕怕的。

疲憊不堪的夫婦,在2017年決定開始極簡生活。

30天內沒有用到的東西都扔出去;卸載了淘寶;進一出一,也就是買一樣就必須扔一樣。

極簡生活,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家裏的東西越來越少,存款卻越來越多,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就這樣堅持2年後,moor夫婦就提前“退休”了。他們搬到一個“鳥不拉屎”的中國小鎮,過上了“水都是甜的”的小日子。

FIRE運動興起於國外,實現的關鍵在於,提前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之後再通過理財取得至少4%的年化利率。

打個比方,你每個月生活費1萬元,一年總生活費是12萬。賺夠25倍,就是300萬元退休金。

如果理財投資利率達到4%,每年收益就是12萬,剛好覆蓋生活費。

也就是說,假設你每月支出是1萬,那麼存夠300萬,你就可以退休了。

雖然300萬仍然是一個較高數字,但通過量化評估,我們至少知道,原本遙不可及的財務自由,其實也是有限目標,可以創造條件達成。

03

3條建議,送給想要早日實現財務獨立,提前退休的你。

1、節制慾望,極簡生活

無論是存夠一個億的日本大叔,還是踐行FIRE運動的人,其中有個關鍵變量就是“開支”。

我們都知道,要存錢主要就四個字“開源節流”。

日本大叔年收入只是平均水平,基本沒做“開源”,但他把“節流”做到了極致。

而FIRE運動更是如此,存夠25倍的一年生活費,假設你把年生活費減半到6萬,那隻要賺到150萬就可以退休。

所以,想要早日財務自由,首要着眼點應該是節制慾望,滿足剛需,減少可有可無的消費。

消費就像海綿擠水一樣,生活中有相當比例消費必要性都不高,剔除對生活影響很小。

那怎樣才能避免被消費主義帶偏,做好獨立判斷呢?

《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一書中提到一種判斷方法是,等價換算

如果你一天能賺100美元,當你要去買一雙200美元鞋子時,你要問自己:“這雙鞋值得我兩天生命嗎?”

接下來問題是,你把自己生命看得有多貴。

一旦開支得到控制,我們會發現,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多可能性,而不是隻有被迫延長缺少熱情的工作時長一種可能性。

相反,如果開支失控,我們會發現,自己就像籠子裏倉鼠一樣,原地飛奔,無法停下,因爲有那麼多賬單在追趕。

生命就在這種跑着累、停下怕中不斷消逝。

慾望是人的本性,它的特點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也永遠不可能都滿足。

如果不適當節制,則可能因小失大,甚至淪爲慾望的奴隸,越過越累。

04

2、運用九一法則,強制儲蓄

美國有位家境殷實的年輕人,畢業後到印刷廠學習技術,但父親要求他每晚都住在家裏,不過每月需付給家裏一筆住宿費。

年輕人當時的月收入,正好可以支付這筆住宿費。雖然當時覺得父親的要求近乎苛刻,但還是接受了。

幾年後,年輕人準備自己開設印刷廠,父親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

“孩子,把這筆你每年陸續付給家裏的住宿費,拿去發展你的事業吧。爲了能夠讓你積蓄這筆錢,我纔出此策略。”

年輕人明白了父親的一番苦心,對父親的賢明感激不盡。

最後,那位年輕人成爲了美國一家著名印刷廠的老闆,而他當年的同伴們卻因爲揮霍無度,如今仍然窮苦不堪。

什麼是九一法則?九一法則是一個經驗法則,指的是:

量入爲出,開支最多不超過收入的90%,要強制儲蓄10%以上收入。

根據九一法則,一個人想達到財富自由,必須強制儲蓄。無論何時何地,永遠不破例。哪怕你只收入一塊錢,也要把10%存起來。

只有儲蓄,積少成多,再通過適當的投資,提高利率,才能充分發揮複利效應,讓錢生錢。

05

3、合理配置資產,設置心理賬戶

生活中,很多人即便想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沒法像那位日本大叔一樣,幾乎沒有物慾。

大部分人是一方面,想追求財務自由,希望資源增值;另一方面,又希望合理消費,花得開心,獲取快樂幸福。

基於此,合理配置資產就變得極爲重要。一般來說,管理個人資產,一定要結合風險控制。

股票等高收益資產,風險也高,如果把所有資產都配置在股票上,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股票價格跳水,不僅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還會造成資產縮水。

因此我們要學會需要根據風險、收益等,合理配置資產,具體做法,可以嘗試設定心理賬戶。例如,一個人可以設置以下幾種賬戶:

①生活必需賬戶:生活必需品的開支。

②生活應急賬戶:不可抗力損失計提。

③學習投資賬戶:用以加速資源增值。

④生活享受賬戶:用以提高生活質量。

⑤社交往來賬戶:人情人脈經營開支。

心理賬戶管理的原則是:分類管理,獨立覈算、平衡發展,除特殊情況外,互不挪用。

每得到一筆收入,則根據分配原則(可以定期調整),分配到對應賬戶中。

心理賬戶分類管理,與錢多錢少沒有關係。每類心理賬戶,都有各自的比例,只是收入少的時候,每個賬戶的絕對數值,低一些而已。

例如,生活應急賬戶,一開始每個月可以只存50元,後續再增加,但有存比沒存好。事實上,只要開始做分類管理,我們有條件保障這50元。因爲其它心理賬戶,每月壓縮50元的開支,對於多數人而言,仍然有空間。

總之,越早正向運用心理賬戶,學習資源統籌,越容易形成一個良好的資源結構,從而加速資源增值。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裏對兒子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同理,大多人追求早退休,並不是爲了混喫等死,而是想擁有拒絕權,不用爲了謀生被迫做自己不想做工作。

畢竟,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方纔說得上不枉此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