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的智慧(1)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爲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

本書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至爲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

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裏他儘量從世俗,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

因此,本書尤其適合大衆閱讀。

01 一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直接決定了這個人是否能夠得到內心的幸福

因爲人的內心快樂或內心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

而一個人的精神能量的範圍尤其決定性地限定了他領略高級快樂的能力。

最高級,最豐富多彩以及維持最爲恆久的樂趣是精神思想上的樂趣。

一副健康,良好的體魄和由此帶來的寧靜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躍,清晰,深刻,能夠正確無誤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還有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產生的清白良心——所有這些好處都是財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儘可能充分地利用我們既定的個性。

循着符合我們個性的方向,努力爭取適合個性的發展,選擇與我們個性相配的地位,職業和生活方式。

除了嚴重災禍外,人們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情,不論是好是壞,其重要性遠不及人們對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

也就是說,人們對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質特性和強弱程度才更爲重要。

對於人的幸福起着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的主體的美好素質,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心靈”,我們應該多加註意保持和改善這一類的好處,而不是一門心思只想着佔有那些身外的財產,榮譽。

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是一個愉快的人。

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愛比克泰德說: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

02 一個人具備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會造成他不喜與人交往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

每當我們感到快活,在我們遠離上述一個敵人的時候,我們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

反之亦然。

因爲痛苦與無聊之間的關係是雙重對立關係。

一重是外在的,屬於客體;

另一重是內在的,屬於主體。

外在一重對立關係其實就是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出了痛苦,而豐裕和安定就產生無聊。

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這是由一個人的精神能力大小所決定的。

能夠讓我們免於這種痛苦的手段,莫過於擁有豐富的思想。因爲人的精神思想財富越優越和顯著,那麼留給無聊的空間就越小。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會首先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亦即爭取過上一種安靜,簡普和儘量不受騷擾的生活。


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別的選擇了。

如果一個人內在充足,豐富,不需要從自身以外尋求娛樂,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最幸運的人。

亞里士多德說過:幸福屬於那些能夠自得其樂的人。

一個具有思想天賦的人在過着個人生活之外,還過着另一種思想上的生活。

後者逐漸成爲了他的唯一目標,而前者只是作爲實現自己目標的手段而已。

隨着他們對事物的洞察和認識持續地加深和增長,他們的生活獲得了一種整體的統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穩步提升。

一個內在豐富的人對於外在世界確實別無他求,除了這一否定特性的禮物——閒暇。

他需要閒暇去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的內在財富。

他的要求只是在自己的一生中,每天每時都可以成爲自己。

這樣的生活免除了人生兩個對立的痛苦根源:匱乏和無聊。

他們不再爲生存而憂心忡忡地奔忙,也不會無力忍受閒暇(閒暇也就是自由的生存)。

正如索福克勒斯本人在這一問題上表達過兩種互相矛盾的意見:

頭腦聰明對於一個人的幸福是主要的;

但要過最輕鬆愉快的生活莫過於頭腦簡單。



本篇小結:

叔本華人生智慧書講述了人要獲得幸福最重要的在於自身的素質,從自己身上尋找幸福。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學會和自己相處,在獨處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素養。

身體和心理都健康,不需要再爲物質奔忙勞累,也有閒暇時間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這就是幸福。

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