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真相:勤勞能創造財富,但勤勞者,未必能分到財富!

我們經常說,勤勞致富。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勤勞就真的能致富嗎?

不一定。

勤勞,能夠創造財富。

但是,勤勞者,未必能夠分到財富。

爲什麼?


 1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財富的本質。

財富到底從哪裏來?

很多人說,從勞動中來。

沒錯,勞動可以創造財富。

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把產品創造出來,換取財富。

假如你每天勞動8個小時,一年能種200斤大米,那麼你的財富就是200斤大米可以換來的東西。

你勤奮一點,每天勞動12個小時,一年能種300斤大米,你的財富就是300斤大米可以換來的東西。

這個時候,財富 = 勞動。

那麼,是不是財富就完全等於勞動呢?

不一定。

財富跟勞動非常相關,但並不完全等於勞動。

比如,你買了播種機自動播種,買了農藥機自動噴灑農藥,買了收割機自動收割。

你的生產率大大提高,你每天只需要勞動2個小時,就能種500斤大米。

那麼你的財富就是500斤大米可以換來的東西。

你的勞動變少了,但是財富卻增加了。

這個時候,財富 = 勞動 * 生產率。

生產率取決於很多因素。

比如知識、科技,比如工具、機器,比如流程、方法……

這些東西,共同決定了你創造財富的生產率。

那麼,是不是財富就完全等於勞動*生產率呢?

不一定。

你今天在中國生產大米,賣得很好,因爲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喫大米。

但假如你在美國生產大米,賣得可能就不如在中國好,因爲美國人並不是每家每戶都喫大米。

大米在美國的價值,比在中國要小一點。

所以生產同樣多的大米,你在美國獲得的財富,就要比在中國少一點。

同樣的商品,因爲不同客戶羣體對它的需求不同,它所產生的效用就不同。

所以,除了勞動和生產率,財富還取決於效用。

財富 = 勞動 * 生產率 * 效用。

這就是財富的本質。

如果把三個因素對應到這個時代的基本資源,那麼勞動就代表人口資源,生產率就代表科技資源,效用就代表商業價值。

理解了這個邏輯,你也就理解了:

我們國家前期經濟飛漲,得益於我們擁有人口優勢。

美國能夠一直穩坐國際老大,得益於他們科技發達。

而對於個人來說,勞動代表着你能投入的時間。

生產率代表着你的槓桿,比如知識、工具、團隊、資金等等。

效用代表着你的勞動能創造的單位價值。

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了你能創造的財富。

 2 

財富 = 勞動 * 生產率 * 效用。

雖說勞動、生產率和效用,共同決定了財富的多少。

但是財富最基本的來源,還是勞動。

勞動是1,生產率和效用是後面的很多個0。

沒有勞動,就沒有財富。

勞動,創造了財富。

但是,用勞動來創造財富,有兩個非常大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勞動創造財富的天花板很明顯。

你看上面這張圖。

在早期的時候,你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勞動時間,所創造財富的總量會上升得非常快。

但是慢慢地,創造財富的增速開始放緩了。

再往後,就算你再增加勞動時間,所創造的財富總量幾乎就不增長了。

這就到達了一個天花板。

以我自己爲例。我不管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做到一年講課367天。

這是我自己勞動創造財富的天花板。

再以公司爲例。

做任何一件事,一開始你投入2個人,能做3個人的事。

慢慢地,投入10個人,能做10個人的事。

再往後,投入100個人,可能也只能做50個人的事。

你投入人力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

就像有一塊農田,你讓一個農民來種,他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發現並不能充分利用這塊農田。他所創造的財富受自己的體力所限。

好,那就讓10個人來種。

你發現所創造的財富幾乎增長了10倍。

那讓100個人來種呢?會有100倍的增長嗎?

不會。你發現只有50倍的增長。

因爲農田已經達到飽和。

這個時候,你投入再多的人,也不可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這就是勞動創造財富的天花板。

用勞動來創造財富,天花板是非常明顯的。

這是勞動創造財富的第一個問題。

 3 

勞動創造財富的第二個問題更爲關鍵,叫做:

勞動能夠創造財富,但是勞動本身並不分配財富。

什麼意思?

創造財富就等於賺錢嗎?

並不是。

創造財富不叫賺錢。

分配財富,才叫賺錢。

爲什麼很多人一年工作365天,勤懇勞動創造財富,最終卻沒有獲得很多財富?

就是因爲他並不擁有財富的分配權。

我舉個例子。

假如創造一件商品,需要7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分別由一個人完成。

(1、2、3、4、5、6、7,我們用數字來代表完成每個步驟的人。)

最終,這個商品賣了70塊。

如圖:

那麼問題來了。

7個人,創造了70塊錢的財富,這70塊應該怎麼分?

按每個人創造的價值來分嗎?

可是,每個人到底創造了多少價值?

你很難衡量。

那按照最簡單的辦法,平均分配吧?

7個人,每個人分10塊錢。

這個時候,就有人不答應了。

2(第2個步驟的人)跳出來說:我的工藝非常複雜,我每天干18個小時,特別辛苦, 應該給我分15塊!

那應不應該給他分15塊呢?

這就看其他6個人答不答應了。

其他6個人一合計,不行,給他分15,我們分到的就少了!憑什麼?我也很辛苦啊!

那怎麼辦呢?有沒有其他人,也能幹2的這件事?

這6個人跑到市場上,吼了一嗓子:10塊錢!有誰能做這件事?

這時,馬上有個叫2.1的人跳出來說:我願意幹我願意幹!

於是,原來的2就被幹掉了。

每個人還是分到10塊錢。

這個時候,2着急了:還是我來吧,還是我來吧!我不要15了,我也不要10塊了,我只要8塊!

其他6個人說,行啊,那你回來吧。

2回來之後,分8塊錢,而其他6個人,每個人分10.33塊。

所以你看,2這個人,雖然很勤勞很辛苦,他具備創造財富的能力。

但是,他不具備分配財富的能力。

那誰才具備分配財富的能力?

那就看整個鏈條上,有誰真的不可替代。

假如,1、2、3、4、5、6、7中,1、2、3、5、6、7都有可以替代他們的人。

只有4不可替代。

這個時候,4跳出來說,10塊錢太少了,我要20塊!

其他6個人很生氣。2要15塊我們都沒同意,憑什麼給你20!我們找個人把你幹掉!

於是,這6個人跑到市場上,吼了一嗓子:10塊錢!有誰能做這件事?

……

沒人理。

這6個人有點懵,他們咬咬牙,又吼了一嗓子:15塊錢!有誰能做這件事?

……

還是沒人理。

這6個人驚呆了,內心在滴血,心一橫,又吼了一嗓子:20塊錢!有誰能做這件事?

……

吼破嗓子,依然沒人理。

最後,他們悻悻而歸。

算了,就給他20吧。

給他20,我們6個人每人能分8.33,總比沒有強。

4拿到了20塊,很高興。心想,原來還能這麼幹啊!那我再多要點,我要40行不行?

其他6個人昏過去。給他40,我們每個人只能分5塊了。

可是,市場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

算了,5塊就5塊吧,反正在其他地方幹活也是5塊。

6個人雖然咬牙切齒,但最終還是接受了。

4嚐到了甜頭,馬上再次要價:那我要50行不行?

其他6個人一聽,馬上跳起來一拍桌子,散夥!

爲什麼?

給4分50塊,其他6個人每人就只能拿3.33塊,那他們還不如去別的地方幹活呢,還能拿5塊。

所以你看,在這個鏈條中,4擁有着從10塊到40塊之間的財富分配權。

10塊到40塊之間,4要多少都行。

而其他人沒有分配財富的權力,就只能被動接受。

擁有還是不擁有財富分配權,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沒有財富分配權,你想拿20,就是貪心。

而4擁有財富分配權,他想拿20,就是舍滿取半。

但是,4擁有分配財富的權力,就一定意味着他創造的財富更多嗎?

不一定。

這隻意味着,4更稀缺。

就像我們很難衡量一個體力勞動者,和一個腦力勞動者誰創造的財富更多。

我們只能說,腦力勞動者分配財富的權力更大。

因爲他們更稀缺。

所以,勤勞未必能致富。

致富的本質,並不是創造財富,而是分配財富。

創造財富靠能力。

而分配財富,靠稀缺。

你想要擁有更多的財富,你就要在整個交易鏈條裏,變得更加稀缺。


 4 

同樣的道理。

連鎖餐廳的同樣一碗麪,在家門口喫只要20塊,而在機場喫卻要99塊。

爲什麼?憑什麼在機場就這麼貴?

你很生氣,跑去問機場的連鎖餐廳:你憑什麼收我這麼多錢,你也太黑心了吧!

餐廳馬上解釋說,不是不是。我收這麼多錢,是因爲房租太貴,其實我並沒有賺很多錢。

大多數錢,其實都被機場的店鋪出租商賺走了。

機場的店鋪出租商爲什麼能收這麼貴的租金?

因爲他掌握着稀缺資源,所以擁有分配財富的權利。

什麼稀缺資源?

大一點的機場,每天的人流量能達到幾十萬。而且選擇坐飛機的人羣,相對高端。

所以,機場可以規模化觸達高端人羣。

這個資源可太稀缺了。品牌商願意爲此付很多錢。

很多大牌,比如愛馬仕,LV,卡地亞等等,都願意付很高昂的租金,在機場開店。

今天你嫌租金太貴,沒關係。後面還排着一大堆品牌商,想要入場。

掌握稀缺資源,就擁有財富分配權。

所以,你在機場喫一碗麪99元,這個價格由誰決定?

不由你決定。

也不由餐廳決定。

而是由機場的店鋪出租商決定。

因爲他擁有財富分配權。

最後的話

勞動可以創造財富,創造財富很重要。

但是最終財富怎麼分配,誰應該比誰更有錢這件事,並不是由創造財富的人決定。

而是由掌握稀缺資源的人決定。

誰掌握稀缺資源,誰就擁有財富分配權。

所以,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多財富,就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比如,對於個人來說,你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

我是否擁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門?

我是否在部門最稀缺的崗位?

我是否擁有最稀缺的資源?

我現在擁有的稀缺性,未來還能繼續稀缺嗎?

爲什麼一些崗位的員工,年輕的時候能賺很多錢,35歲以後就容易被裁員?

因爲這些員工,體力和學習能力都沒有年輕人強,要價還比年輕人高,他們已經變得不稀缺了。

慢慢地,就容易被淘汰。

所以爲了避免被淘汰,你就要提前去思考,怎麼提高自己未來的稀缺性。

而對於公司來說,你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

我是否擁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擁有最稀缺的資源?

我是否處於最稀缺的行業?

我是否在行業中處於最稀缺的節點?

我現在擁有的稀缺性,未來還會繼續稀缺嗎?

只有不斷讓自己變得稀缺,你才能擁有財富分配權,獲得更多財富。

祝 :稀缺。

智慧研習院-直播電商-抖音-快手-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主播-直播-帶貨-達人-流量-變現-貧窮-經濟學-富有-富有-脫貧

關注智慧研習院,用智慧點亮人生,與智慧的人一同前行!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與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同時也希望您能隨手將文章分享給摯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感恩有你的陪伴與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