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紅@軍是一家公司,當今所有互聯網大廠都要跪!

溫乎曰:

紅軍的管理方法太先進了,

現代公司都應該學學紅軍。

1

前段時間讀者在後臺提問,紅軍的生活很艱苦,爲什麼還有人願意參加紅軍?答應寫篇文章的,一轉眼倆月過去了。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爲紅軍一點都不艱苦。

由於某些影視劇的問題,讓很多人有一種刻板印象,就是紅軍戰士喫不飽穿不暖,此外還有嚴苛的軍紀......敢情紅軍戰士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沒有感情的機器唄。

比如《亮劍》裏的李雲龍把獨立團變成一言堂,說什麼政委管生活團長管軍事、槍炮聲一響全團都得聽我的......這哪裏是共軍的部隊,不明白劇情還以爲是剛換馬甲的國軍。

比如文章演的《雪豹》,裏面有支土匪改編成八路軍,嫌棄共軍不讓逛窯子,沒倆月就拉起部隊跑了,而且團長和政委竟然沒想到追回部隊。

這不是扯淡麼。

在那些編劇和導演的心裏,紅軍、八路軍、解放軍除了艱苦樸素和軍紀良好,再也沒有其他優點了。

他們也不想想,這種軍隊對老百姓有什麼吸引力?人們爲什麼踊躍參軍?這樣的軍隊怎麼打勝仗?

真不明白是低級紅還是高級黑。

事實上,90年前的紅軍非常先進,不論從哪個維度來說,都是對國軍和其他軍閥的降維打擊,也只有在紅軍的隊伍裏,普通老百姓才能找到歸宿感。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

2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生於世萬萬離不開錢,那些不談錢只談理想的都是耍流氓。

90年前的熱門職業是參軍,類似於前些年的碼農,而在中國所有軍隊裏,紅軍的軍餉是最豐厚的

1928年7月3日,劉伯承在《軍事問題補充報告》裏說,廣東二等兵月餉10.5毫洋,四川二等兵月餉6.6元,經常八折下發。

士兵的軍餉本來就不多,還要被長官剋扣,到手之後根本沒多少,所以每次發餉之後就有逃兵。

爲什麼逃呢?

還不是軍隊環境太差、收入太少,收到工資趕緊溜唄,再在軍閥部隊混下去,說不定這點錢都被搜刮走了。

而紅軍的軍餉是20元,屬於行業內平均工資的2-3倍,並且保證不拖欠不克扣,說好20元就給20元,絕對沒有打折的事情。

所以劉伯承建議,以紅軍月餉20元和分配土地爲口號,招收願意參加紅軍的人,迅速壯大紅軍的隊伍。

劉伯承可是轉戰千里的人物,見多識廣,而且這份報告收錄在《劉伯承軍事文選》裏,可信度基本沒什麼問題。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各自行業的平均工資,然後換算成2-3倍的工資水平,摸着良心問問自己,心動不?

劉伯承的報告裏說到“分配土地”,不過沒有詳細闡述,倒是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裏說明白了。

這又是一個大殺器。

毛澤東說了,井岡山根據地有60%的土地在地主手裏,農民只有40%以下的土地,遂川縣的地主甚至佔了80%的土地。

那麼沒收地主土地重新分配,必然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

他的辦法是男女老少一律平分,後來根據中央的辦法,改成以勞動力爲標準,能勞動的比不能勞動的多一倍。

除了農民分田,紅軍戰士也能分田,只不過本地紅軍戰士更方便一些,那些外地紅軍在井岡山分田就挺難。不過隨着紅軍逐漸成長起來,本地戰士越來越多,參加紅軍分田的誘惑更大了。

農民和紅軍分到土地,相當於有了股份,每年的收成就是分紅。

試想一下,現在有幾家公司願意給員工股份?就衝這個也得積極參加紅軍啊。

而且紅軍不是一錘子買賣,對紅軍家屬的優待也非常好。

1928年12月公佈的《井岡山土地法》規定,紅軍及赤衛隊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機關服務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農民所得之數,有蘇維埃政府僱人代替耕種。

也就是說,紅軍戰士和幹部沒時間種田,沒關係,政府可以僱人耕種,總不會讓田荒在那裏,也不用擔心年底沒收成。

到1931年11月的時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明確頒佈了《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其中有這麼幾項內容:

紅軍家屬都能分到土地和房屋

享受國家商店5%的減價優待

本人及家屬免一切捐稅

子女讀書免一切費用

類似於剛參加工作就有股份和房子,所有收入都是稅後收入,單位有免費學校保證子女教育,甚至每個月發購物卡......

不知大家是怎麼想的,反正我只想問一句,這種單位在哪裏,還招人不?

這樣的紅軍隊伍,怎麼可能不願意參加?

3

紅軍除了收入和福利遠超平均水平,內部組織結構也特別公平。

很多人每天上班如上墳,不就是厭惡公司的獎罰不公、勾心鬥角、小團伙之類的惡臭環境嘛。

但是紅軍完全沒有這些毛病。

1927年10月的“三灣改編”,定下一條紅軍的鐵律——官兵平等。

從此以後,不論是扛槍的戰士,還是指揮作戰的總司令、總政委,從本質上來說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紅軍的普通成員。

首長可以在工作中下命令,但絕不能在人格上高人一等

這就太厲害了。

自從有人類以來,官和兵什麼時候平等過?而平等卻是人類心裏最嚮往的追求之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能夠流傳千古,正是把人類對平等的追求給勾起來了。

而人類曾經幻想的烏托邦,真的在紅軍實現了。

1928年底,井岡山出現糧食危機,紅四軍號召全軍去寧岡挑糧,運回井岡山,來回路程近百里。

毛澤東和朱德是軍政首長,在官兵平等的原則下,必須親自參加挑糧運動。

那年朱德已經43歲了,也砍了一根木頭削成扁擔,並且寫上“朱德扁擔”的字樣,和戰士們一起挑糧運回井岡山,幾十年後有篇課文叫《朱德的扁擔》,說的就是這件事。

毛澤東倒沒留下類似的故事,不過“官兵平等”是他提出來的,估計也沒輕鬆多少。

那怎麼保證官兵平等呢,總不能毛澤東號召平等,紅軍就真的平等了吧?

事實上,早在“三灣改編”的時候,紅軍就建立了“士兵委員會”,用來保證紅軍戰士利益,相當於剝奪一部分軍官的權力,交給基層戰士們。

換句話說,軍官有作戰指揮的權力,士兵委員會有平時監督的權力

軍、團、營、連都有士兵委員會,各級按照比例選出人數不等的執委會,再選舉一人爲主席,主要負責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

政治民主就是官兵平等、不能打人罵人、不能恢復舊軍隊中的等級觀念。

如果某個領導幹部不小心犯錯誤,被戰士告到士兵委員會,那麼士兵委員會就會請領導幹部喝茶,圍着他問:

你爲什麼欺負普通戰士?

是不是覺得高人一等?

認識到錯誤沒有,趕緊給戰士道歉!

防止你以後犯錯誤,再過個自我批評吧。

這就是戰士們的權力,可以公開向領導幹部叫板,而不用擔心像國軍兄弟一樣被槍斃,而領導幹部也覺得很正常。

這種上級和下級的權力平衡,造成的結果就是紅軍的平等。

耿飆回憶過一件事。

有次他的隊伍集合點名,有個戰士遲到了,耿飆問他爲什麼遲到,然後打了戰士一拳。

領導幹部居然動手打人,這還得了?

當天晚上,士兵委員會把耿飆叫過去,輪着念紅軍的紀律條文,最後大家一致認定耿飆犯了軍閥主義、官長打士兵的錯誤,被罰了一塊錢......

經濟民主則是統一公開賬目。

井岡山時期的經濟條件不好,每人每天只有5分的油鹽柴菜錢,日子苦的很。但是戰士們管理伙食,每週或者半個月公開一次賬目,杜絕了國軍那種剋扣經費的毛病,徹底做到經濟公開。

於是戰士們省喫儉用,每天5分錢的伙食費中,還能節省一點零錢出來,要麼分給每個戰士手裏,要麼合起來聚餐。

這叫“伙食尾子”,雖然沒幾個錢,但是和喝兵血的國軍相比,不知好到哪裏去了。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啊。

可以說,紅軍和其他軍隊完全是兩個世界,見識過紅軍的平等世界,就再也不願意回到等級森嚴的國軍了

所以毛澤東在文章裏說,什麼人都是一樣苦,從軍長到伙伕,除糧食外一律喫5分錢的伙食。發零用錢,兩角錢即一律兩角錢,四角錢即一律四角錢,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麼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人不是怕喫苦,而是不願意只有自己喫苦,領導卻在喫香喝辣,自己在996做社畜,領導卻和小情人在外邊浪。

如果沒有選擇的話只能忍耐,可要是有了更好的去處,那就要問問,憑什麼伺候您啊。

哪怕讓紅軍穿越到現代,以紅軍內部平等的組織結構,依然能吸引中國的年輕人。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揹着雙肩包打出租車的任正非,西裝革履站在臺上吹牛逼的馬雲,你喜歡哪個?

我自己就挺喜歡接地氣的任正非。

4

如果說經濟和公平是紅軍的底線,那麼紅軍做爲成長型團隊,則滿足了每個人對未來的希望。

這點很重要。

每個人都渴望進步,如果有機會的話,沒人願意做一灘爛泥,畢竟總經理和員工的成就感,可是完全不同的呀。

有些中年人上班的時候能混就混,不願意多做一點事情,主要原因不是他們油膩了,而是職業生涯已經到頭了,反正不可能升職加薪,還不如上班摸魚。

另一些年輕人經常跳槽,也不是年輕人不願意奮鬥,實在是學不到新東西,才換個地方重新起步。

沒有希望,纔是職業生涯最大的壁壘

而紅軍是一個有希望的成長型團隊。

從紅軍戰士入伍的第一天起,就要參加學習掃盲,而且必須學會500個字、能看懂報紙文件纔算過關。

等紅軍戰士掃盲結束,還得繼續學習語文和算術課程,務必讓每個戰鬥都有寫作的能力,以及對世界和社會的基本認識。

要知道在兵荒馬亂的民國,不識字的文盲遍佈中國,稍微能認識幾個字,就算知識分子了,村裏鄉親崇拜的要死。

戰士們只要在紅軍學習一段時間,文化水平便超過絕大部分中國人,與其說中央紅軍是8萬戰士,不如說中央紅軍是8萬能打仗的知識分子。

而他們在參軍前,絕大部分是文盲。

相當於你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公司,平時工作很忙很累,但還得參加公司辦的免費培訓班,幾年以後,你就成長爲業內的專家型人才,哪怕離開公司也能找到相當不錯的工作。

你說值麼?

可太特麼值了。

這還沒完呢。

紅軍戰士有進步之後,便要參加激烈的戰鬥,要是僥倖不死,幾場戰鬥下來就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下次擴紅招兵就能做班長了。

班長是戰士和幹部之間的分水嶺,如果腦子靈光一點、運氣好一點,在戰場上表現不錯,極有可能被選入教導隊、隨營學校之類的地方,來一場改頭換面的軍事教育。

毛澤東講政治歷史、朱德講戰役戰術、劉伯承講蘇聯戰法和正規軍作戰、甚至有人能講航空母艦......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班長會被分配到部隊做排長......這種作戰—學習—提拔的方法,讓每個紅軍戰士進入一種正循環,並且隨時能獲得正向反饋,然後進入下一輪衝鋒。

人在這種環境裏,怎麼可能沒有進步?哪怕是一塊爛泥,只要進入紅軍,就能捏出一種形狀來。

比如尋淮洲是1912年生的貧農子弟,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短短6年後就做到軍團長。

粟裕是南昌起義的班長,上井岡山後參加數十次戰鬥而不死,1934年出任軍團參謀長,再過十幾年成爲華野代司令,指揮百萬大軍。

這種職場升遷的路子,相當於你參加工作幾年就做到部門主管,再過些年成大中華區總裁了。

當然有人會說,戰爭年代嘛,前任犧牲了你就能上,有什麼稀奇的。

可問題是,職位空出來讓你上,你也得有能力做事啊。尋淮洲和粟裕能抓住機會,不正是紅軍培養出來的嘛。

而且紅軍從來不畫大餅,所有的成長路徑,都是光明正大告訴紅軍戰士的,每個紅軍戰士對自己的未來也有預期。

這個東西就叫做希望。

5

有了之前的現實體驗,才能談理想。

畢竟藍圖描繪的再美好,別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有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把許諾的未來一點一點變成現實,參與的人才知道,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他們明白了理想照進現實之後,到底是什麼樣,才能判斷自己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一旦認定有價值,那麼便會無怨無悔的走下去。

這纔是理想信仰的力量。

所以談理想信仰的時候,一定要把想做的事情做起來,空口白牙一張嘴,那是忽悠傻子呢,可出來混的誰又是傻子?

紅軍在創建之初就說了,要給窮苦人打天下,並且推翻舊制度,建立一個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的新中國。

舊制度是什麼樣子,大家已經知道了。

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偶爾來個洪澇災害死幾百萬人屬於正常,老百姓被等級森嚴的社會壓的喘不過氣來,每年收入的大半都要交給地主和資本家。

國外的列強耀武揚威,視中國人爲奴隸,中國在亡國滅種的邊緣徘徊。

這樣的黑暗時代,凡有熱血的中國人都會站起來抗爭。

而紅軍的生活已經告訴戰士們,你現在經歷的生活,就是將來要創造的世界。所以那些紅軍官兵們,恐怕已經有了一種歷史使命感:

如果紅軍失敗,中國就真的完蛋了。

天降大任捨我其誰,這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可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他們在上戰場之前,明知道自己可能會犧牲,但是那又如何:“我的犧牲一定會讓中國變的好一點。”

他們明白,自己在做改天換地的大事業,而且已經看到了模糊的未來

全文完。

智慧研習院-直播電商-抖音-快手-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主播-直播-帶貨-達人-流量-變現-貧窮-經濟學-富有-富有-脫貧-紅軍-互聯網-大廠-鵝廠-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阿里

關注智慧研習院,用智慧點亮人生,與智慧的人一同前行!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與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同時也希望您能隨手將文章分享給摯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資訊,感恩有你的陪伴與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