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讀後感 一、作者簡介 二、內容概述 三、讀後感悟 四、延伸內容

一、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生於1564年4月23日英國倫敦附近的斯特拉福小鎮,卒於1616年4月23日故鄉家中,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儘管距離當今社會已近五百年,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思想淵源,卻永不褪色,影響至今。

在中國研究《紅樓夢》被稱爲“紅學”,而在歐洲研究莎士比亞則被稱爲“莎學”。因研究觀點、角度不同,“莎學”中逐漸形成了“倒莎派”與“保莎派”兩大流派。所謂倒莎派認爲莎士比亞的劇本是人類文化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符號,不可能由莎士比亞一個人單獨創作而成,甚至有人認爲莎士比亞只是筆名,實際是同時期出身高貴的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或者伊麗莎白女皇所著。而保莎派則堅信莎士比亞是專業作家,家世背景、人生經歷等都不是文學創作的障礙,劇本就是他寫的。

其實無論倒莎派與保莎派如何爭論,莎士比亞帶給後人獨特的藝術魅力、思想淵源,卻是無法比擬的。可以說“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

莎士比亞自1587年開始創作劇本至1612年封筆,短短二十幾年,莎士比亞完成了驚人的39部戲劇、154部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作。數量之高,質量之優,影響之遠,無不令人歎爲觀止。莎翁一生恰逢英國都鐸王朝最後一任君主———“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任君主詹姆斯一世統治時期,加上自己身處文藝復興時代洪流的巨大變革中,一生創作的作品同樣與時代息息相關。

依據時代變革的格局影響,莎翁自身戲劇作品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階段一,被譽爲莎士比亞早期作品階段,指1590年至1600年上演的作品。這一時期處於伊麗莎白統治前期,國富民強、政治清明、軍事強盛,莎士比亞處於學習模仿時期,作品以表現明朗、樂觀的歷史劇、喜劇爲主,如1592年曆史劇《查理三世》,1594年正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8年曆史劇《亨利五世》,“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等知名劇目均出屬於早期作品。

階段二,被譽爲莎士比亞中期作品階段,指1601年至1607年上演的作品。這一階段,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向詹姆斯一世統治過度時期。英國農村圈地運動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加上詹姆士一世繼位後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迭起。莎士比亞的創作風格變爲陰鬱悲憤,旨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以悲劇爲主,縱使有喜劇也由早期的歡樂喜劇變爲諷刺喜劇。如1604年喜劇《一報還一報》,被譽爲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知名劇目均屬於中期作品。

階段三,被譽爲莎士比亞晚期作品階段,指1608年至1612年上演的作品。經過早期、中期兩個階段的作品沉澱,宛若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又回到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階段。這一時期,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經歷了多年的積澱沉浮,讓莎士比亞創作風格表現爲浪漫空幻,再次回到以歷史劇、喜劇爲主。如1609年喜劇《辛白林》,1612年喜劇《暴風雨》,1612年曆史劇《亨利八世》等知名劇目均屬於晚期作品。莎士比亞在三個階段中,除了戲劇創作,每個階段還有多部十四行詩創作,並於1609年出版了詩集《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不僅是一位影響深遠的劇作家、詩人,更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在莎士比亞那個時代,戲劇作品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演出來”的。換句話說,當時的戲劇演出類似如今相聲舞臺的“現掛”,大部分是由演員與觀衆即興創作而成。莎翁的作品同樣如此,經過不斷完善,逐漸形成傳承至今的經典作品。爲了更好展示自己的作品,1594年莎士比亞參與並創建了“政務大臣”劇團,並在倫敦各大劇院演出《羅密歐與朱麗葉》、《愛的徒勞》、《馴悍記》等多部劇目。後隨着劇團名氣的逐漸擴大,這家民間劇團逐漸成爲伊麗莎白一世御前演出的劇團。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逝世,繼任者詹姆斯一世更是將其改名爲“國王供奉”劇團,成爲由民間走向國家的典型代表。期間演出包括《終成眷屬》、《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等劇目。

有了劇團,但演出場地經常遇到問題,於是1599年,莎士比亞與人合資在倫敦泰晤士河旁,修建了一座環球劇場,徹底緩解了莎士比亞劇團演出窘境的問題。諸如《尤里烏斯.愷撒》、《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雅典的泰門》等多部知名劇目,均在此地進行過演出。現如今歷經百年風雨的環球劇場,經過不斷復建、整修,依然是人們瞭解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的前沿陣地,幫助人們挖掘出更多遺失藝術的燈塔標杆。

當然莎士比亞最獨特的商業眼光還是“炒房”,莎翁通過在家鄉不斷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房產,幫助緩解了劇場、劇團的經營問題,實現了財富自由,更有助於不斷藝術創作。1614年,莎士比亞離開劇團,離開倫敦,返回家鄉斯特拉福鎮。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終年52歲,遺體被安葬在斯特拉福德鎮聖三一教堂。1623年,莎士比亞逝世七年後,在親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出版了莎士比亞劇作合集《第一對開本》,該書是最早莎士比亞全集,一共包含36部莎士比亞作品。

對於莎士比亞一生的成就,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曾所過這樣的話:“莎士比亞這種天才的降臨,使得藝術、科學、哲學或者整個社會煥然一新。他的光輝照耀着全人類,從時代的這一個盡頭到那一個盡頭。”

二、內容概述

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首演於1601年的《哈姆雷特》,與《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並稱爲莎翁“四大悲劇”。不同於莎翁其他戲劇,歷經百年傳承,《哈姆雷特》更是被譽爲莎劇真正的巔峯之作,也是公認的莎劇當中水準最高、臺詞最精彩的一部。莎翁創作《哈姆雷特》正處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此時英國恰逢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度時期,社會矛盾激化、專制政權統治殘酷、經濟形勢惡化、人民痛苦不堪,旨在喚醒民衆、告誡當權者,《哈姆雷特》應運而生。

莎士比亞衆多戲劇大都以歷史傳承下來的故事、寓言等爲主,經典劇目《哈姆萊特》同樣如此。莎翁所處的時代,流傳一部公元8世紀丹麥王子替父報仇的傳說,又名“王子復仇記”。假若莎翁依然依據此傳說創作戲劇,那麼《哈姆雷特》絕對不會成爲人們口中的經典。在莎士比亞筆下,經過重新創作,讓這一復仇故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融入了特定時代的人文背景,成爲了一部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作。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繼位,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結婚的事實。短短一個月,哈姆雷特結連遇到了父親去世、叔父繼位、母親改嫁,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疊加在一起,讓哈姆雷特在悲痛的心情中,更增添了諸多疑惑與不滿。同樣由於哈姆雷特叔父繼位,朝堂之上衆多曾經的朝臣,出於自保,逐漸親近新王克勞狄斯,並疏遠哈姆雷特。朝堂之上尤以內侍大臣波洛涅斯與其子雷歐提斯甚爲明顯。

爲了疏遠哈姆雷特、親近克勞狄斯,波洛涅斯與雷歐提斯不惜詆譭辱罵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未婚妻奧菲利亞,是波洛涅斯的女兒、雷歐提斯的妹妹,儘管深愛着哈姆雷特,但在自己父兄的惡語中傷下,也逐漸與哈姆雷特若即若離,漸漸疏遠了哈姆雷特。一天當哈姆雷特摯友霍拉旭和軍官勃那多在城樓執勤時,發現了一位經常遊蕩於城牆之上且酷似死去國王的鬼魂。出於好奇,霍拉旭將所遇之事告於哈姆雷特。出於對父親的懷念,一天夜晚,哈姆雷特來到城牆,果真遇到了那個酷似自己父親的鬼魂。鬼魂將哈姆雷特單獨引至城牆角落處,並告訴哈姆雷特,自己是哈姆雷特死去父親的鬼魂,因爲有冤情,而不能投胎,只能每晚遊走於城牆之上,接受風火雷電毒打。鬼魂告訴哈姆雷特,克勞狄斯窺伺王位久已,而自己便是被克勞狄斯毒死的。毒死後不僅霸佔了自己的王國,更與喬特魯德亂倫,要求哈姆雷特爲自己復仇

哈姆雷特聽聞真相後,神情異常的悲傷,心情複雜,思緒也漸漸低沉。爲了復仇,哈姆雷特開始裝瘋賣傻,企圖迷惑對方。朝堂之上,哈姆雷特絲毫不顧他人的眼光,利用裝瘋癲騙過了朝臣,但同樣引起了克勞狄斯的警惕。爲了判別哈姆雷特是否真瘋,無論是克勞狄斯自己的問詢,還是哈姆雷特母親喬特魯德,亦或是從家中逃出來的哈姆雷特未婚妻奧菲利亞,在與哈姆雷特對話、問詢中,哈姆雷特給出的答覆無一不是模糊狀態,這也讓克勞狄斯疑慮漸漸舒緩。眼見朝堂之上對於自己裝瘋賣傻漸漸接受,哈姆雷特指導一個戲班趁新王登基喜慶之日,在朝堂之上演出了一部名爲“王子復仇記”的戲劇。

戲劇主要講述一個惡人殺死國王,霸佔國王妻子,併成爲新國王的故事。演出結束,哈姆雷特的叔父、新國王克勞狄斯卻神態失衡、語無倫次。新國王出乎意料的言行舉止,恰恰印證老國王鬼魂對哈姆雷特所說事實。於是爲了揭發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雷特首先找到自己的母親喬特魯德,當面講清克勞狄斯的所有罪惡陰謀。然而此時的喬特魯德認爲哈姆雷特所作所爲是一種瘋癲狀態,根本不相信哈姆雷特的話語。正當哈姆雷特向其母解釋、闡述時,發現有偷聽者,誤以爲是自己叔父的哈姆雷特,用劍賜死了對方。結果發現死者卻是奧菲利亞的父親波洛涅斯。

由於誤殺了自己心愛的奧菲利亞的父親波洛涅斯,讓克勞狄斯逐漸察覺到了哈姆雷特復仇的本質。於是克勞狄斯假借讓哈姆雷特外出考察英國的機會,欲試圖藉助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早有察覺的哈姆雷特,在前往英國的途中,經摯友霍拉旭的協助,成功逃回丹麥。逃回國的哈姆雷特,方纔得知由於波洛涅斯被自己殺死,不願得罪愛人與家人的奧菲利亞,最終精神錯亂。突然暴雨間,奧菲利亞被水淹死,在親情與愛情之間做出了痛苦的選擇。

奧菲利亞被水淹死,面對父親、妹妹的雙雙離世,雷歐提斯對哈姆雷特的怨恨愈發強烈。此刻克勞狄斯抓住雷歐提斯對哈姆雷特的怨恨,假意讓二者“友誼決鬥”,無論勝負概不追究。並要求哈姆雷特假若放棄,必須離開丹麥,永不回來。早已知曉克勞狄斯用意的哈姆雷特,本着爲父復仇的願望,不得不接受了與雷歐提斯的決鬥。

最終在決鬥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爲哈姆雷特准備的毒酒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在決鬥中,雙雙中了毒劍。臨死前方得知決鬥劍上有毒的雷歐提斯,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哈姆雷特,一切都是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雷特殺死了雷歐提斯,並用自己最後的力氣,殺死了新國王、自己的叔父克勞狄斯,爲自己父親成功復仇。

復仇成功後,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哈姆雷特,喝下剩餘的毒酒,選擇自殺。臨死前,囑託自己的摯友霍拉旭,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後人,啓發後人。原本計劃和丹麥宣戰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看到如此慘烈悲壯的情景,甚爲感動,放棄這一想法,從丹麥撤軍。

悲壯的《哈姆雷特》至此結束,仇雖得報,過程卻異常慘烈,主人公更是無一人生存。悲壯的故事,啓發後人。

三、讀後感悟

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首演於1601年的《哈姆雷特》,作爲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作品,因莎翁藉助丹麥八世紀曆史,影射出英國十六、十七世紀之交的社會現實,《哈姆雷特》更是這個動亂時代的縮影

莎士比亞戲劇作品有一個區別於古希臘、古羅馬等衆多戲劇的突出特點,即突破了“三一律”的固有模式。所謂“三一律”指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也就是時間、地點、情節在一個定律之下。按照這個特色,莎翁在敘述《哈姆雷特》故事時,既有哈姆雷特爲了復仇,與克勞狄斯、喬特魯德之間的矛盾線索,又有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之間的愛情線索,同時又可以看到哈姆雷特與波洛涅斯、雷歐提斯之間的誤解仇恨線索,波洛涅斯、雷歐提斯與奧菲利亞的家人線索等。多條線索並行下的《哈姆雷特》,讓人們看到了人與社會人與人乃至人的自我內心的衝突典範。

莎翁創作《哈姆雷特》時,英國正處於由封建主義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社會矛盾深化,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專制政權統治下讓人們喪失了作爲“”的簡單思考。在《哈姆雷特》故事中,與其說莎翁在講復仇,不如說是在講述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封建王權之間的鬥爭。通過這一斗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作爲莎翁“四大悲劇”之一,正因爲重點講述了鬥爭,重點批判了罪惡陰謀,讓《哈姆雷特》的悲劇更具有人性的思考

作品中正是對生命本體的思考,使得哈姆雷特逐漸意識到人並不是如此聖潔、高貴,相反當人的情慾在失去理性規範的制約後,通常會產生無窮的惡,社會也就趨於混亂。不斷的思考,讓哈姆雷特成爲了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正是在美與醜、善與惡、罪與罰之間,莎翁給人們展出一幅如交響樂詩一般的美麗卷軸。經典名句“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更是傳承至今,帶給人們一種“人”的覺醒思考。

莎翁“四大悲劇”,如果說讀《李爾王》讓我們看到了陰謀,讀《奧賽羅》讓我們看到了狡詐,讀《麥克白》讓我們看到了罪惡,那麼讀《哈姆雷特》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復仇,更讓我們看到了《李爾王》中的陰謀、《奧賽羅》中的狡詐、《麥克白》中的罪惡,可以《哈姆雷特》是莎翁“四大悲劇”的集大成之作。“一萬個讀者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同樣傳承至今的經典劇目,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從裏面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首先看戲劇中悲劇的核心人物哈姆雷特。出身高貴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從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無憂無慮的生活將哈姆雷特塑造成一個單純、善良、簡單、懂得感恩的完美理想主義人格。反而當他從他死去父親鬼魂口中,得知真相後,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對於哈姆雷特來說都顯得陌生。從未見到世界的黑暗與醜陋的哈姆雷特,爲了復仇,讓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從原本單純、善良、簡單、懂得感恩的完美之人,變成一個彷徨、絕望、遲疑、偏激的瘋癲之人。不僅性格變得複雜和多疑,同時又空有滿腔仇恨而不能發泄。

“生存還是毀滅?”可以說,哈姆雷特是典型的悲劇式英雄人物。爲了復仇,他堅定自己信念,讓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最終克服一切,磨練中戰勝自己,變得堅強,終得復仇。爲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哈姆雷特作爲莎翁傑出戲劇的代表人物,更是突顯了“人”的本質。我們每人讀《哈姆雷特》感悟不一樣,其實是我們閱讀時出發點有所區別。在哈姆雷特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他的堅韌、勇敢、堅定等高貴的品質,更看到了其猶豫、焦慮、彷徨等人性的缺陷。每當我們處理事物時,無論高貴的品質,還是人性的缺陷,都會自然發生。我們所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自怨自艾,更不是驕傲自滿,而是堅定信念,猶如哈姆雷特將人性的缺陷降到最低。

接下來看丹麥新王、哈姆雷特叔父克勞狄斯。莎翁筆下的克勞狄斯,陰險、狡詐、殘暴,謀殺自己哥哥,篡奪丹麥王位,霸佔自己嫂嫂爲妻,最終死在侄子哈姆雷特復仇的毒劍之下,也算是罪有應得。作爲一個陰險狡詐之人,克勞狄斯一邊殺害自己哥哥、篡奪王位,一邊又在刻意隱藏自己殘暴的本性,儼然一個極度自私的陰謀家。當他不清楚哈姆雷特是否知道真相時,克勞狄斯一心只想把哈姆雷特逼瘋,讓其自我消沉。但當克勞狄斯知曉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後,此刻卻想用各種手段殺死哈姆雷特,同時還要讓輿論有利於自己。最終死在哈姆雷特毒劍之下,機關算盡,終得報應。

在克勞狄斯眼裏,自己的利益高於一切,爲了達成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其實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克勞狄斯?處理人、事、物時,通常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了未來的長期利益。爲了達到某種利益,而不擇手段,最終只能得不償失。

下面來看作品中重要的兩位女性———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和他的愛人奧菲利亞。兩位女性,一位母親,一位愛人,一位愛慕虛榮,一位純真善良,莎翁筆下的兩位女性不僅對劇情推動起了重大作用,更讓人們看到了“人”的不同本性。喬特魯德與克勞狄斯結婚,在莎翁那個時代屬於亂倫行爲。縱使爲人不齒,但爲了自己虛榮的慾望,不惜以傷害自己孩子哈姆雷特爲出發點,最終直到臨死前才幡然醒悟。

相比之下,奧菲利亞天生麗質、純真善良。作爲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劃的一部分,奧菲利亞卻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自溺於一條鋪滿鮮花的溪流裏。從奧菲利亞身上,因深受父兄的教唆,讓自己逐漸被囚禁於家庭的圍爐之中,性格中保守軟弱的一面,也塑造了其悲劇結局。

喬特魯德、奧菲利亞,兩位女性,結局雖都是悲劇的,但莎翁卻從不同角度入手,讓我們看到了“人”不同的一面。有人爲了眼前的苟且,而忽視詩和遠方;有人爲了堅持自己夢想,而做出痛苦的抉擇。何去何從,簡單的抉擇看似無關痛癢,然則不同抉擇卻打開了不一樣的未來路徑。

在莎翁筆下經常會出現一個名爲“Fool”的人物,中文譯成“弄人”、“弄臣”、“傻子”、“愚人”等。《哈姆雷特》中主線索是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之間的復仇線索,而圍繞他們身旁有三位重要的“Fool”。一位是哈姆雷特摯友霍拉旭,兩位是克勞狄斯身邊大臣波洛涅斯雷歐提斯。三人從不同角度,推進劇情發展。霍拉旭,作爲第一個發現鬼魂的人,不但將其告訴哈姆雷特,更是時時幫助哈姆雷特。勇敢、忠貞、聰慧的霍拉旭,在慘烈的宮廷鬥爭中,倖存下來,並繼續幫助哈姆雷特傳承慘烈悲壯的故事。反觀波洛涅斯與雷歐提斯,心胸狹窄、自尊心強、缺乏獨立判斷力,讓他們成爲了克勞狄斯教唆的“槍手”。最終直到臨死前,才幡然醒悟。

《哈姆雷特》作爲莎翁悲劇的集大成之作,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簡單的復仇,莎翁更是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嫺熟的展現了人文藝術特色,讓作品打開了一幅璀璨的人文浪漫主義卷軸。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不僅有高貴的品質,更有人性的缺陷,更像一個我們能觸手可及的身邊人。“生存還是毀滅”,哈姆雷特抉擇之間,做出了關於人生最正確的選擇。其實人的不幸,不是歸咎於任何外在偶然性,而應歸因於個人的天性和選擇。

經典劇目《哈姆雷特》,多年來閱讀過多次,也讓我收穫了以下幾點感悟。

第一,突破傳統,找到事物背後的隱藏密碼,跳出畫面看畫。

第二,不斷弱化自我內心醜陋的一面,看到事物的美好,找到人文主義的追求。

第三,探尋人世間的美好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意義。

第四,懂得適當隱忍、取捨,不拋棄、不放棄自我心中的信仰。

第五,得意時坦然,失意時淡然,隨時而起,應運而生。

四、延伸內容

書籍:

《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美麗新世界》、《巴黎聖母院》、《雷雨》

其他內容:

各種版本的《哈姆雷特》現場演繹、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九交響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