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熱帶》讀後感 一、作者簡介 二、何爲結構主義人類學? 三、內容概述 四、讀後感悟 五、推薦書籍

一、作者簡介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1908年11月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2009年10月卒於法國巴黎,法國著名作家、哲學家、人類學家,結構主義人類學創始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終身榮譽教授。

出生於布魯塞爾的斯特勞斯,因其父是旅居比利時的法國猶太畫家,在父親的引導下,自幼便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列維.斯特勞斯隨全家遷回巴黎,並在巴黎讀完中學與大學,直至獲取巴黎大學博士學位以及大學教授等職位。遷回巴黎後,年幼的斯特勞斯父親給全家在巴黎購置了一套別墅,自此這裏成爲了斯特勞斯少年遠足以及日後滿足研習地質學的場所。慢慢的,在這座別墅內年幼性格孤僻的斯特勞斯號稱擁有了三位“情人”,即地質學的地層構造、馬克思的社會構造、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構造,諸多“情人”均爲斯特勞斯日後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的開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着年齡的增長,斯特勞斯對哲學產生癡迷的程度,並醉心於研究盧梭、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思想。日後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思想主要受三位大師的思想的重要影響,即受心理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醉心於三位大師的思想。1934年一次偶然機會,斯特勞斯得到了巴西聖保羅大學社會學教職席位。於是1935年2月,其乘坐的航船從馬賽出發,途經巴塞羅那、卡迪茲、阿爾及利亞、卡桑布蘭卡、達喀爾前往巴西。1935年至1938年,因與同仁們在教學上產生了分歧,遭到了排擠,於是這期間,斯特勞斯開始到巴西腹地去採風,收集土著物件考察當地土著社會狀況,同時在實踐中自學了諸多人類學調查方法。

1939年返回法國,但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受制於自身猶太身份的緣故,1940年9月在好友的幫助下,來到美國避難。直至1947年才重返法國。旅美期間斯特勞斯鑽研英美人類學與結構語言學,陸續發表了大量研究成果,逐漸形成自己特殊的思想財富。1955年出版《憂鬱的熱帶》,主要回憶其20世紀是30年代考察巴西土著生活的田野調查活動,書籍一經出版立刻引出轟動,進而標誌着斯特勞斯結構主義人類學的成功創立。自1959年起斯特勞斯任法蘭西學院教授,直至去世。

在素重人文科學理論的法國文化中,二戰後曾評出兩位擁有“民族思想英雄”之稱的思想家,即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和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斯特勞斯的學術影響波及人類學、語言學、哲學、歷史學、民族學、神學等諸多領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類親屬關係、古代神話、原始人類思維本質三大方面,被認爲是“所有流派思想者的財富”,國際人類學界公認的最權威的人類學家。

二、何爲結構主義人類學?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最大成就便是開創了結構主義人類學,瞭解結構主義人類學,首先需要弄清楚何爲“結構”。最新版《新華字典》給出這樣的解釋,所謂結構指由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如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等。其實字典解釋的“結構”與列維.斯特勞斯闡述的結構,有着本質區別。

列維.斯特勞斯提出的“結構”蘊意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字典解析的模式。在斯特勞斯理論中,結構是由若干成分組成的,且任何一種成分的變化都會引起其他成分的變化。換句話說,結構由多種互相聯繫的元素構成,任何一種元素都對結構產生本質變化。比如一麻袋土豆,裏面雖然也包含若干種元素,但拿出任意一個土豆,均不會影響對一麻袋土豆產生本質影響,而這並不是斯特勞斯定義的“結構”。第二點,結構有可能排列出在同一類型的一種模式中產生的一系列變化。也就是說,組成結構的元素相互之間可能包含出若干聯繫。第三點,結構能夠預測出其中一種或數種成分發生變化時整個模式將出現怎樣的變化。第四點,在組成這種模式時應做到使一切被觀察的事實都可以成爲直接被理解的。換句話說,能夠被我們所觀察或被理解的事實,均屬於結構。

依據列維.斯特勞斯理論,不難看出其研究的重點並不是現象本身的性質,而是側重現象之間的關係,如下棋講的“一招錯,滿盤輸”便是相互之間的關係運用。其實斯特勞斯倡導的結構主義的核心思想,告誡人們萬事萬物不是由事物本身決定,而是由關係決定。比如我們每人身處世界,誰都不可能將自己完全禁閉,自然、社會、情感等無時無刻都與我們相互連接,這正是結構主義的核心內涵。好比沙灘上的腳印,雖留下深深的印痕,但海浪襲來,腳印沖刷不見,然沙灘及周圍一切卻未曾受到絲毫影響。

嚴格來說,結構主義並不是列維.斯特勞斯首創。二戰期間,受制於自身猶太身份的斯特勞斯,避難美國,卻因禍得福學習衆多哲學思想,其中包括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結構語言學。結構語言學認爲語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或系統而構成這一系統的元素是各自獨立而又相互制約的實體,換言之語言是一個由對比和相互關聯的元素構成的。

依據結構語言學的理論,列維.斯特勞斯承繼了語言和言語之間深層結構的對立結合的相互關係。換言之,斯特勞斯繼承了語言中“能指”與“所指”的符號思想。所謂“能指”指稱某種意義的聲音,“所指”指特定聲音指稱的意義。舉例闡述一下,我們都知道跟椅子搭配的傢俱用中文叫做“桌子”,用英文叫做“table”,中文的“桌子”與英文的“table”雖發音不一樣,表達的意義確實一樣的,換言之發出不同聲音的二者即爲“能指”,蘊含出相同的意義即爲“所指”。

列維.斯特勞斯生活的年代,人類學只是一門與任何一門科學均沒有相連,且依附於社會學的普通學科。當時的人類學家研究事物更側重傳統的田野調查,更看重現象本身的性質,因忽視現象之間的關係,致使研究很難發現事物背後的真理。列維.斯特勞斯將結構語言學的理論運用於自己創辦的結構人類學中,以“結構”作爲認識世界的方式,在社會現象中找尋二元對立,繼而挖掘其深層結構,形成獨具特色的普世哲學

列維.斯特勞斯創立的結構主義人類學,是結合歷史、藝術、民族、政治、宗教、神學、地理、經濟等多門科學形成的一種普遍有效的整體。其不僅要解決某一系統內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且要找出各個系統、各個領域現象之間的關係,並打破這些現象之間的絕對界限,使之連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繫,助人類學家可以透過現象看到事物背後的本質。在斯特勞斯看來,一切關係最終都可以還原爲二元對立的關係,每個關係中的每個元素都可以根據自己在對立關係中的位置被賦予其本身的社會價值。

正因此,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對整體的強調,要求人們儘可能找出各個現象的對立關係。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存在於部分之間的關係,才能解釋整體的部分。結構主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簡單來說即是“分割”與“編配”。舉例論證,當我們把一塊高檔全新的手錶拆解分割之後,再重新組裝編配,此時的手錶同最初的樣式已然出現諸多不同。不僅一塊手錶可以“分割”與“編配”,在斯特勞斯看來,親屬、圖騰、神話、宗教、氏族等多種現象之間的若干元素均可以“分割”與“編配”,而這種並不是粗淺的表層結構、情節結構,而是隻有通過“分割”與“編配”才能發現的深層結構

三、內容概述

出版於1955年的《憂鬱的熱帶》,一經出版便立刻引起轟動,成爲當時人們爭相追捧的暢銷書籍。類似中國茅盾文學獎的法國最高文學獎龔古爾獎評委會龔古爾學院,更是盛讚這部經典著作,並多次表示只因此書不是小說,否則一定可以獲得龔古爾獎

《憂鬱的熱帶》,作爲一本融匯了人類學、社會學和結構學的專業“遊記”,其華彩的詞藻甚至比絕大多數文學名著還要優美,引發的共鳴甚至比一般意義的哲學思考還要深遠,遂全球聞名,並開創出一門全新的流派,成爲一部經典著作。《憂鬱的熱帶》主要回憶20世紀30年代,作者親訪亞馬遜河流域與巴西高地森林,親身探訪神祕的卡都衛歐、波洛洛、南比克瓦拉、吐比卡瓦希普等幾個原始部落的經歷,親眼見證原始部落的婚姻、圖騰、氏族、神話、宗教等特殊符號。在叢林深處找到還原於最基本形態的人類社會,引發深遠的思考歷程與生活體驗。

作爲一部經典的非學術性人類學著作,斯特勞斯用一種輕鬆而睿智的筆鋒,略帶着觀察事物所需的謹慎,將法國人天生優雅浪漫的氣質在熱帶風光的掩映下印入眼前。雖作爲一部經典書籍,然對於記錄這段奇幻探祕之旅,斯特勞斯最初並沒有太大興趣。當時間來到20世紀50年代,隨着升任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屢屢受挫,加之家庭變故、經濟拮据,人到中年的斯特勞斯逐漸產生對時間流逝的落寞傷感之情。於是從1954年到1955年,他以驚人的速度創作,讓自己始終處於一種持續的激昂狀態,無需事先構思,而是跟隨自己的心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最終完成經典的《憂鬱的熱帶》。

我討厭旅行,我憎恨探險家”,作爲全書的第一句話,立刻引發讀者無盡思考,跟隨作者開啓一段神奇浩瀚的探祕之旅。青年時期的斯特勞斯一路從法國出發,來到巴西。漫長的航船旅行,跟隨作者的魅力文筆,體驗到航船沿途的驚喜與炫彩。尤其書中有幾頁關於航船途中落日的曼妙描寫,充分體驗出作者以小說家的浪漫和畫家的熱忱描繪的光和色、天和地,傑出的文學魅力讓人爲之動容。《憂鬱的熱帶》一書中,探訪多個原始部落,跟隨華彩的文字,也讓讀者體驗炙熱的雨林風情,沉迷於宛若麝香草、牛至草、迷迭香草、羅勒草和乳香黃連木的種種香氣之中,窺探出未開化的印第安人絕美的生活場景。

沿途走來,不難發現,沒有瑰麗的異國風情,沒有浪漫的悲歡離合,只有悽苦卻幸福的土著人,以及浮躁卻機械的現代人。古老悠久的文明被漸漸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殖民者強制植入的西方文化中心論。即使坐着魔毯來到南美這片抑鬱的土地,來到亞洲的印度、人口稠密的歐洲,每一處的人類似乎都沒有停下來反思,而是不約而同地陷入一種不可挽回的漩渦之中。書中斯特勞斯講述探祕原始部落時躲過吹箭、避開瘧疾、忍受常人無法想象的飢餓的神奇經歷,雖艱苦,卻一刻也沒有停止思考。

熱帶的奇異景觀和人類矇昧社會的神祕是每一位真正旅行者的願景。在亞馬遜流域的吊牀上思考,在行動緩慢的牛車上思考,在卡都衛歐、波洛洛、南比克瓦拉、吐比卡瓦希普的男人會所裏思考,一路探險,斯特勞斯不得不像土著人一樣迴歸一種極其原始的物質文化,不得不摒棄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藉助牛車與獨木舟,不得不獨自面對疾病、面對孤獨、面對死亡。在這場近乎豪賭一般的原始部落探祕中,斯特勞斯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創造出具有啓發性的美學思想。

這種美學思想,也許正是源自其內心流淌的藝術思維,也許只需偉大藝術大師的一點提示、一點隱喻,汲取的藝術養料,便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神話學說”。原始部落的探祕,讓斯特勞斯愈發疑惑,南美洲曾經擁有強於歐洲數倍的燦爛輝煌的歷史文明,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卻逐漸成爲歐洲的殖民地。歐洲先進的現代文明,卻暴露出諸多複雜弊端。經過原始部落的探祕,斯特勞斯告訴讀者,漫漫長路,人類學不是那種一成不變,只知簡單田野調查的單一學科,而是一種融入多門學科的綜合性科學,更是一門助人類社會啓程發展的“熵增學”。

四、讀後感悟

提起原始文明與現代文明,首先讓人聯想到野蠻的原始人一副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模樣,反觀文明的現代人卻給人一副衣着光鮮、容光煥發的樣貌。可以說人類社會儼然經歷一個從野蠻時代進化到文明時代的過程,甚至曾經的殖民擴張時代也被普遍認爲,是將現代文明帶給了野蠻的原始社會的過程。同現代文明相比,難道原始文明真的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嗎?

在《憂鬱的熱帶》一書中,列維.斯特勞斯通過回憶十幾年前探祕南美洲原始部落的經歷,經過與當地原始土著同吃同住,深入考察了原始社會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制度,並最終認爲“原始人的思維結構,與現代人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原始文明與現代文明在地位上應該是平等的”。嚴格來說,《憂鬱的熱帶》並不能算一部旅行文學,就連斯特勞斯自己也認爲,書中關於原始部落的描寫僅僅是自我學術專著的一種延伸,一種自我經歷的內在展現。創作《憂鬱的熱帶》時,斯特勞斯適逢中年危機,工作家庭均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困苦的遭遇反而助其認真思考自己年輕時神奇經歷。

《憂鬱的熱帶》全書可以說彌散着一種慢熱的悲觀主義,無時無刻不在自我內心深處抉擇,全書深處無不隱藏着作者哀嘆現代人日益失去與周遭世界的聯繫,這種聯繫包括感官上、心智上、文化上的聯繫。原本作爲人類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南美洲,隨着西方殖民時代的來臨,諸多美麗的田園變成了腐敗垃圾的集散地。過度的殖民擴張,宛若將髒東西撒在人類自己臉上一般,不僅破壞了當地最原始的風土人情,更滋生了該地意想不到的腐敗。現代污染,一步步讓原始部落淪陷。作者回憶自己年輕的所見所聞時,結合所思所感,將自身的愁緒與戰後的民衆情緒契合到了最高點

遊走於原始文明與現代文明之間的斯特勞斯,在書中展示出一種不一樣的哲學世界觀,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一種着迷於“對稱”與“倒轉”的思考方式。書中文字深處無不在“我們”與“空無”之間徘徊。這種徘徊不只因爲自我內心的焦慮、虛無、踟躕,更像是一種精神分析本身和精神分析的反轉。這種反轉是一種“反身性”的民族精神的展現,是作者不斷把自己的經驗放到一些有軸線、向度和有倒轉關係中的幾何模型。書中作者向讀者展示了各個原始部落自我獨特的風俗習慣、圖騰制度。這些原始部落將各自的圖案一代代傳承下來,並將其描繪在身上、臉上,形成一種特殊的美學享受。這是對結構潛意識的沉思,一種原始與現代的結合。看似不對稱的美學,卻顯示隱藏於原始人內心的不安、焦慮與衝突。

結構的潛意識回聲,可以在諸多不同社會和文化生化層面找尋,包括藝術、形而上學、社會體系,甚至聚落的佈局方式等。《憂鬱的熱帶》暗示着全人類之間有着一條共同紐帶,既原創又系統化,既充滿個人色彩又首尾相通。原始人與現代人看似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卻有着異曲同工的結構關係。原始人是從事件中總結結構,現代人是先提結構,再歸納事件。換言之,這兩種思維方式其實只是把事件與結構相互顛倒了一下位置,但其底層邏輯卻是一致的。看似遠去的原始思維,其實從來沒有被人類真正拋棄過。原始人好比“修補匠”,現代人好比“工程師”,我們每人經常在“修補匠思維”與“工程師思維”之間遊走。

當我們學習一門全新的學科,往往首先掌握其理論、概念,也就是掌握一套固定的風格,然後再利用這套風格去尋找、應用若干能激發創作靈感的具體事物,其實這就是現代人的“工程師思維”。然而當一些天賦異稟的人,或者熟悉某門學科知識的人,此時便運用了原始人的“修補匠思維”,先是被具體事物的美所打動,然後再尋找一個結構使這種美得以永恆。在歷史發展變化的長河中,事件和結構之間的關係受到美學思潮、社會環境等各種外在力量的影響,相互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藝術作爲事件和結構組合的本質,當偶然性的事件被納入必然性的結構中,美感情緒因此誕生。

其實原始人對大自然的系統觀察也是一種科學的思維,這是一種從事件到結構的具體性科學思維,而不是類似從結構到事件的現代思維。結構有其獨特的限定性,但因原始思維沒辦法包容不斷湧現的新事件,故給我們一種落後現代思維的錯覺。其實原始思維與現代思維是平等的,我們每人每天遇到的問題其實就是這兩種思維的相互轉換,並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原始人有圖騰象徵,我們現代人雖不用像原始人那樣將崇拜圖騰描繪在身上、臉上,但依然將某件物品賦予了類似圖騰一樣的蘊意。比如“”,僅僅是一張紙,卻因可以買賣交換物品,這張紙被人類賦予了特殊的功效。換言之,錢就是現代人眼中的“圖騰”。

閱讀《憂鬱的熱帶》不僅是一次精彩的閱讀體驗,更是一件帶來人生改變的哲理事件。裏面諸多原始部落的結構思維,醍醐灌頂般帶來不一樣的思維滋養。《憂鬱的熱帶》一書中,將一羣不滿現狀者集結到一個新的思想典範中,宛若編織出一幅完美的畫卷,一切都在一個大結構中得到了天衣無縫的契合。書中滲透着一種悲觀主義,一種逃避主義,一種彷彿讓人看不到希望的保守主義。書名“憂鬱的熱帶”,何爲“憂鬱”,其實除了作者寫作時自身情緒的原因外,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完美概括了“憂鬱的緣起”,完美講述了作者困惑的根源。

我的探險生涯,並沒有向我展現一個新世界,反而是造成把我帶回到原來的舊世界去的結果,那個我一直在找尋的世界在我的掌握之間消失於無形”。《憂鬱的熱帶》作爲一部非文學類作品,打亂了嚴肅學術著作、回憶錄和旅行文學的邊界,可以說是一種“混種”的文學。在這本書中,作者雖身處現代的西方世界,從南美原始部落探祕到亞洲伊斯蘭世界,一路走來,一種悲觀情緒愈發強烈。西方現代世界與亞洲伊斯蘭世界,雖經濟發展不一樣,卻有着企圖毀滅一切傳統、銷燬一切時間的動機,一樣是目光短淺、盲目樂觀的抽象方案,一樣是固執奉行教條主義,一樣是漠視人類文化發展的螻蟻心智。

當我們一味沉浸於現代人的“工程師思維”,一味陷入鼠目寸光、漠視一切的失調世界,而忽視原始人的“修補匠思維”,那麼即便身處新世界也很難煥發出新的色彩與光芒。好比帶着一副面目猙獰的面具,站在舞臺上表演,雖盡情演出,卻無法親身與觀衆眼神交流,無法真正體會觀衆的內心想法,無法讓觀衆看到面具背後真實的容貌。

慢慢的,我們會發現一味如此,我們將陷入一種“熵增”的怪圈。摘掉面目猙獰的面具,親身感悟觀衆的實際體驗,跳出固定模式,顛覆創新,將新世界與舊世界重新對立轉換,實現“反熵增”,方能重新找回那個被我們毀掉的世界,找回那個喪失的世界。憂鬱的困惑、幽暗的情緒漸漸也能走出黎明,迎來曙光。

五、推薦書籍

《實驗室裏的詩人:列維.施特勞斯》、《野性的思維》、《遙遠的目光》、《面具之道》、《神話學》、《結構人類學》、《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亦近亦遠:列維.斯特勞斯談話錄》、《物種起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