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反思:從依戀類型說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親密關係,可以將一些感受系統化。但要意識到統計數據之外,有着更多個體差異,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對生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理論永遠只能作爲參考,不能完全用來指導生活。要獲得自己的理解,需要行動和實踐,並在其中細細體會。所以,朋友們,抓緊時間去戀愛吧!

戀愛中的表現與個人成長經歷關係很大。個人覺得其中比較有用的是依戀類型的劃分。

發展心理學家將兒童的依戀類型分爲安全型(secure)、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迴避型(avoidant),這與大人對孩子的照料方式有關。安全型對應於嬰兒哭喊時能馬上得到悉心的照料和呵護,焦慮-矛盾型對應於大人的照料無法預測且並不持續,迴避型對應於帶着拒絕或敵對態度的勉強照料。

巴塞洛繆(Bartholomew)將成人的依戀類型劃分爲四種,對上述的迴避型進行了進一步區分:

1、安全型(secure):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賴他人還是被人依賴都感覺心安。不會擔憂獨處和不爲人接納。
2、癡迷型(preoccupied):希望在親密關係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經常發現他人並不樂意把關係發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親密。沒有親密關係讓我不安,有時還擔心伴侶不會像我看重他一樣看重我。(沉溺於關係,過度依賴反饋、尋求認同)
3、恐懼型(fearful):和他人發生親密接觸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親密關係,但很難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賴他人。擔心自己和他人變得太親密會受到傷害。
4、疏離型(dismissing):即使沒有親密關係也安心。對我而言,獨立和自給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歡依賴別人或讓人依賴。(偏否定親密關係的價值)

這種四分法主要是按兩個維度來劃分:迴避親密(對親近和依賴他人感到不舒服)和憂慮被棄(擔憂、害怕被拒絕和遺棄)。要注意,分類是一種簡化的做法,這兩個方向的變化其實是連續的,一個人不一定能絕對地劃定爲某個類型,更可能處在模糊的中間地帶。

看到這個,想起在上一段戀愛剛開始的時候,就和對方一起做了依戀類型的測試。我當時測的是安全型,這和我在親密關係中的感受是一致的。我在關係中大多數時候都很舒服,滿意度很高,而且完全信任對方,很少會有憂慮、恐懼或疲憊等負面感受。

不過,經過後來的進一步相處,我發現自己也不算是很完全的安全型。我並不憂慮被棄,但在迴避親密上,我有點偏中性。也就是安全型稍微往疏離型偏。

在具體的表現上,我對戀人不會有很強的依賴感。就溝通來說,我不太跟戀人分享細碎日常,遇到一些問題時也不太會向對方求助,而更期望自己來解決,在日常的交流中更多是一個傾聽而不是傾訴的角色。由此,兩個人之間的聯繫就沒那麼緊密,這種距離在我看來是很舒服的,但對方會覺得感情的濃度漸淡,聯繫漸弱。從而產生我自己很難直接發現的問題。

這其實是我一貫以來的問題,只是這段感情又將其暴露了一次。不過這幾年在和朋友的相處上,感覺比以前更好了。以前我極少會主動暴露自己,尤其是比較私密的事情和一些情緒感受。現在會常和一些朋友坦然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多幫助和啓發。而在戀愛關係中,我改進的空間還很大。

說回安全型,莫老師說安全型挺少,我隨意搜了一些數據統計,安全型還是能佔到一半出頭,但周圍朋友的小樣本範圍裏確實很少。

最理想的自然是安全型和安全型在一起,關係的發展會順利很多。當然,這概率非常小。安全型和疏離型在一起,相處起來也會比較輕鬆。雙方都是非安全型的話,則會比較艱難,會面臨很多衝突和挑戰。

我過往的感情經歷都是作爲安全型,面對癡迷型或恐懼型的戀人。這種組合其實最具向好改變的潛力,如果相處得好,可以讓非安全型的一方轉變爲安全型。當然,這需要安全型的一方擔負起更多責任,而不能只顧自己舒服。

安全型在關係中對反饋的需求不會太大,相應地,也就不那麼敏感,因而很容易忽略對方的情感需求。而對方作爲癡迷型或恐懼型,很可能不會直接表達需求,這就需要安全型有意識地多關注對方的需求,並用語言和行動表達愛意,給對方安全感,以消除對方對得不到足夠反饋的擔憂。久而久之,對方可能也會慢慢轉變爲安全型。

這裏還有一個教訓就是關於衝突的暴露和解決。我自己作爲安全型,很容易陷入到關係看上去很健康的假象中。而癡迷型和恐懼型,遇到不滿或問題,往往不會直接說出來,而傾向於自己消解,但與疏離型和安全型不同,缺乏安全感會讓自己陷入焦慮,很可能會憋出內傷。

經歷過長期親密關係的朋友應該都明白,暴露衝突是關係得以長久延續的重要因素。把衝突和問題完全攤開,兩人一起溝通解決,反覆磨合,到最後才能達到更深的理解,進入更穩定、舒服的狀態。

因此,安全型和疏離型需要讓自己敏感一點,多關心對方的狀態。而癡迷型和恐懼型,則要學會主動表達問題和不滿(尤其是在戀愛初期,大家還沒那麼瞭解對方的情況下)。

當然,這些我自己還是做得很糟糕,佛系地把兩個人的感情當成理所當然,最後待到問題大爆發時已沒有修復的機會。每次身處關係中,都自我感覺良好,不去反思這些問題,直到失去了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希望我下回不要再這樣了。

依戀類型可以用來分析很多問題,比如信任、溝通、異地戀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思考分析。在這方面兩個人通常會暴露出差異,作爲共同體,雙方還是要爭取理解對方,做出改變,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結!

(依戀類型測試:https://www.jiandanxinli.com/testings/3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