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歧途》:帝國的政治雛形

從春秋到戰國,是貴族下降,士上升的過程。

按西周制度,士是貴族中最低的一級,通常是低級行政人員。而隨着春秋時期講學的興盛與貴族的亂戰,士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一些大夫則家道中落,淪爲類似原來士的地位,於是士和大夫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於是有了士大夫一說。另有士庶子的稱呼,原先作爲平民百姓的庶人,通過讀書也可以進入到士的階層,並有機會進一步上升。

到戰國年間,各國戰爭的頻率和規模都大大加強,君主對人才的需求也加大,於是有很多輾轉各國的士人得到重用。例如吳起、公孫鞅、蘇秦、張儀、范雎等人,出身都不高,但都因爲才能被國君賞識而大放異彩,不少都被擢升爲大貴族。在這個時代,各國君主的權力尚未如後世那樣強大,君主需要利用士人來與貴族抗衡,因而士就大放光彩,不僅可以往上流動,也可以在各國之間流動,有着充分的自由。

士作爲職業官僚,權力源於君主,在初期並不會像貴族那樣對君權產生較大的威脅。爲了應付大規模的戰爭,整個行政體系需要更高的效率,因此在權力爭奪之外,君主也有很強的動機來提升士人、打壓貴族。把這一點做到極致的,正是之後統一天下的秦國。大抵秦國地處西陲,相對落後,貴族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發達。

隨之而來的改革對庶民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最爲典型的商鞅變法,一方面打壓貴族,給出身底層的人開啓了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拼命折騰民衆,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了一個戰爭機器。變法強調的就是生產和軍事,其餘一概弱化,在疲民、弱民的同時,給予一點小的官爵獎勵,刺激廣大民衆拼命種田、打仗,將動員成本降到最低,大幅提高國家運轉的效率。

最後的結果,秦的軍力大幅增強,又借關中地利,一舉滅掉了六國。當然秦國的老百姓大抵也是七國中最卷的,士人也只是國家的工具,因此纔有「魯仲連義不帝秦」的故事。如果說秦國是一個極端,那齊國就是另一個極端,貴族地位高、經濟發達、知識分子得到君主的尊敬,但軍隊的戰力和動員能力,差太多意思。被秦國遠交近攻這麼一忽悠,終究抵擋不住勇猛的秦軍。

對於秦國的做法,儒家對其多有批評,但架不住秦制的高效最終成爲中國內裏的行政傳統,綿延至今,影響深遠。回望歷史,在那個關口,這究竟是正路還是歧途?大抵答案只能在風中飄蕩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