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邊界-如何科學地堅持自己


《自我邊界》作者是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喬治·戴德。在書中,喬治·戴德以邊界理論爲支撐,結合心理學知識與治療實踐,幫助讀者放下邊界不清帶來的壓力與情緒波動,收穫將自我獨立於他人之外的能力。


① 所謂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弄明白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邊界”,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簡單。

生活中是存在“邊界”的,而我們的問題就是認識並接受這些“邊界”,讓自己的行爲保持在“邊界”之內。

要了解他人在焦慮和緊張時的腦部活動,就要鼓勵他們放鬆下來。

這時,焦慮緊張的人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陷入“絕境”。他們並沒有失去理智,他們的頭腦還在如常運轉。

如果人意識不到自己的大腦在正常運轉,他們就會試圖壓抑自己的焦慮和緊張,而不是試圖探究症狀發生的緣由。

無論與家人朋友相處還是與同事相處,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去處理。

感覺不適應時,就要做出改變,所以不適應是改變的先決條件,要去適應這種“不適應”,同時要確保不能有太多不適應控制自己的生活。

無論你面臨什麼樣的境況(即便是最極端的),你是唯一能夠控制你自己生活的人。

但是,無論你做出的抉擇導致了什麼結果,那都不是你能夠控制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問題所在。

我們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總是擔心別人會否定我們的行爲,這給我們的生活製造了不少麻煩。

換言之,我們做了某件事後,總是希望別人做出我們所預期的那種反應。

如果別人沒有這樣做,我們就會責備自己或他人,結果導致雙方的矛盾。

如果我情緒好的話,那麼任何特別的事件和行動都能讓我感到開心。

無論何時何地,任何情況下都能讓你開心的東西,被稱爲“幸福的配方”或者“滿足”。

如果只是偶爾讓你開心,或大部分情況下能讓你開心的東西,那怎麼知道(在你顯然不開心的時候),這次它是否能讓你開心呢?

所以,以上問題的的答案告訴我們:幸福並不在於你爲我做了什麼,而在於我自己的感覺。除非我自己願意,否則你不能改變我的情緒。

我爲自己的感受負責,你也爲你自己的感受負責。

換句話說,接受者能不能接受不在於給與者的心意,而在於接受者的思想,感受,期望和接受程度。

如果你打開心扉,讓我進入,那麼你就允許我來影響你,這樣的話,我就能讓你快樂。

如果你不接受我給你的任何影響,那麼我對你說的話就會被遺忘,而我也不會繼續做。

這樣,你就已經明白了“我”與“你”的邊界,並且你會尊重這一“邊界”。



② 可預測性正是壓力的預兆

亞伯拉罕.馬斯洛對人類需求進行了深層次的劃分,我們努力追求更大的善和其他偉大目標之前,必須先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水,事物,安全和住所)。

作者認爲,馬斯洛在對人類的基本需求進行劃分的時候,忽略了對“邊界”的需求。

它直接關係到對可預見性的需求,而可預測性正是壓力的預兆。

與可預見性差不多,“邊界”也有自己的定義和內涵。它讓我們將不同的事物區分開來。

缺乏可預見性就如同硬幣的反面,“邊界”混亂則是生活中很多問題和矛盾的核心。

如論別人做了什麼,我們自己的想法,情緒和喜好決定了我們會對他們的行爲作出怎樣的反應。

曾今能讓你開懷的事物,換一種環境,可能會讓你覺得討厭。

沒有什麼人和物能夠永遠都讓我們有某種感覺,我們對特定的行爲和事件的情緒反應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性決定的。

當我們選擇爲某事煩惱的時候,那件事就可能會真的成爲我們的煩惱,這就包括了“接受別人的感受和反應是我們的責任”這一點。

當我們不尊重他人對問題的所有權,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我們就是完全弱化了他人的存在,而把自己當成了主角。

我們的真正想法是:你不能照顧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我就該爲你解決掉。

如果別人對你這樣說,你會有什麼感受?

我們承擔起了我們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和麻煩,而我們覺得可靠的方案,別人未必接受,所以我們有了壓力。

我們會產生焦慮,失望,緊張或其他不快的感覺。

而這困境是由於我們不尊重“邊界”而導致的。

我們不斷努力,試圖消解這個問題,卻發現根本無法解決。

一旦你將外在的麻煩視作自己的,你就要自行承擔這樣做的後果。


③ 生活中90%的問題,都是自我邊界不清楚導致的

當我們對自身之外的事物考慮的更多,對那些新的經歷體驗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就會“忘卻”過去的陳舊信息。

要接受新的想法和意見,我們的大腦就需要創建新的神經元聯繫。

這個“新”指的是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了,或者用新的,不尋常的理念來理解舊的信息。

我們要使大腦發生改變,只需要提供新的知識和挑戰就行了——最好是我們想要記住的東西。

大腦雖然會影響我們的行爲方式,但我們的反應模式也會改變大腦的運作模式。

這種影響是相互的。

我們通過思維過程操縱我們周圍的環境,而環境同樣也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

讓我們知道該避免什麼,該爭取什麼。

我們爲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由我們周圍的環境決定的,它同樣也影響到我們目標的實際性和可實現性。

這就引出了關於人的可改善性的哲學觀點,即我們是否可以改善和改進自己的能力。

這一觀點可追溯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改善,或者稱理想化的改變,究竟需要什麼才能做到呢?

之前提及的馬斯洛就爲我們做出瞭解答。

雖然在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並沒有提及“邊界”的內容,但他卻將自我價值的實現列爲人類成長的終極目標。

因爲是關於“自我”,也就避免了去思考人“應該”成爲什麼樣的人,或人們普遍接受的是什麼樣的人。

而這一問題將留給每一位讀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