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仙岩洞北宋文人楊景略題名石刻

衢州仙岩洞內北宋時期碑刻密集,在楊傑題名石刻間隔一龕旁,還有一方石刻,風化雖爲嚴重字跡不清,但仍可辨,共四行,十六字,從左至右,文爲:

楊景略

康功逰

元豊元年十

月二十三日

先看這個逰字,逰是遊的異體字,古人書家喜用辶旁逰或遊。但觀遊茂先題名石刻,因是姓氏,是氵旁。

楊景略題名石刻在康熙《衢州府志》及鄭永禧《衢縣誌》中均無記載。那麼,楊景略又是何許人?

據《宋史·外國傳三·高麗》記載:“楊景略闢李之儀書狀。帝以儀文稱不著,宜得問學博洽、器宇整秀者召赴中書,試以文乃遣。”時北宋與高麗交好,高麗朝野崇尚文學。《高麗史·文宗》載:“每賜書詔,必選詞臣著撰而擇其善者。所遣使者,其書狀官必召赴中書試以文,乃遣之。”所以北宋朝廷對選遣使臣的文采要求很高。李之儀曾佳作《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宋神宗竟以李之儀“文稱不著”。“元豐六年,右司闕員,宰相薦者數人,神宗曰:‘楊某可稱其任。’”最終選楊景略爲最佳人選。看來,此人詩文工夫是相當了得。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楊景略任承議郎左司郎中,與王舜封奉旨出使高麗。山東省長清縣孝堂山漢代石室,有楊景略等奉使高麗題名。題名刻在石室前面正中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 “左諫議大夫河南楊景略康功禮賓使太原王舜封長民奉使高麗恭謁祠下元豐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宋瓌李之儀王彥潘利仁楊景略等使高麗事。”

關於楊景略,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蘇頌曾撰《龍圖閣待制知揚州楊公墓誌銘》,對其贊曰:“尤喜讀書,平居佔畢之外,無它玩好。常以讎校得失爲樂事,所藏書萬餘卷,猶繕寫不輟。又集周、秦以來金石刻文至七千卷,用以考驗前史疏捂與夫放佚之事,其辯博通洽,抑有資焉。著《文集》十五卷、《西掖草》二卷、《奏議》三卷、《執政年表》一卷、《奉使句驪叢抄》十二卷、《少林居士聞見錄》十卷。”從《龍圖閣待制知揚州楊公墓誌銘》中,可知楊景略好讀書、善詩文。

楊景略,字康功,洛陽人。工詩文,善言辯。與蘇軾、秦觀等人多有詩詞唱和。

在杭州靈隱林青洞,還有一方楊景略的題名石刻。宋·李琮等靈隱題名石刻文:

李琮

朱明之

楊景略

黃頌

胡瑗

林希

元豐二年

五月四日

遊靈鷲洞


此題名左行,六行,字徑7釐米左右。楷書,此處題刻用筆沉着有力,結字中宮緊湊,字勢開張,書法爲北宋名臣林希所書,可稱宋代文人書法的佳作。元祐六年(1091),林希繼蘇軾任杭州知府,題“蘇公堤”三字,蘇堤由此得名。

李琮,字獻甫,江寧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以發遣戶部判官使江、浙。由此可推斷,林希、楊景略等人留此題名石刻與李琮赴戶部判官使江、浙有關。

楊景略還在縉雲仙水洞留有題名石刻:

楊景略

熙寧十

年八月十三日

也正是這一年的八月二十二日,楊景略遊至溫州樂清雁蕩山,又在金溪石題字北數步巖下題名:

楊景略康功記

熙寧丁已八

月二十二日。

熙寧丁已即熙寧十年(1077),此題名石刻高103公分,寬43公分,三行,自左而右,楷書,直寫。

熙寧十年(1077)至元豐二年(1079)間,楊景略在浙江先後留下縉雲仙水洞、樂清雁蕩山、衢州仙岩洞、杭州靈隱林青洞四方題名石刻。

而這個時期,熙寧十年五月,衢州名賢趙抃以知越州、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知杭州,直至元豐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回鄉。也就是說,楊景略遊衢州仙岩洞既是慕名而來,更是因趙清獻公之故。

元豐七年(1084)八月,趙抃卒於衢州家中。僅過了三年,楊景略“元祐元年(1087)八月遘疾,丁未終於州寢,享年四十七。”如此,楊景略與趙清獻公又可在佛國天堂一同詩文吟唱。


參閱:許力、韓天雍等《北宋那些杭州市長們在湖山間留下的“精審舍利子”》

                                                  2021年3月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