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洞剿灭方腊起义题记摩崖石刻

康熙《衢州府志》载:“有翠微山,宋招讨使王安所居。”嘉靖《府志》载:“王安,号石城,建康路石城乡人。仕宋,持金虎符镇守衢婺等处招讨使。宝祐间,遂家于衢。隐居翠微山,置田数亩,至今寺僧祀之。”也就是说,翠微山乃王安故居。北宋神宗赵顼于熙宁元年即赐金仙岩“寿圣仙岩院”匾额,故,建“寿圣仙岩院”应早于王安迁居时。


仙岩洞摩崖石刻唐、宋、明、清各代均有,并以两宋间最多。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专家们认为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记载宣和三年朝廷官兵镇压以方腊为首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从右至至左,文为:

京西第四将荘仲修同本将

下押队秦寿之自今年二月

间部押人马保护广德军(杀)

获方贼收复寕国绩溪县歙

州讨荡幇源洞破贼巢了当

续蒙

宣抚公相钧旨前来衢婺除

灭余党经由金僊嵓泊

马一宵前之衢州时宣和三

年六月十二日


据石刻内容推断,摩崖石刻应为秦寿之所刻,我且将其命名为“秦寿之剿灭方腊起义题记摩崖石刻”。

此题名石刻十行,行均十一字,第六行二字,末行六字,共计九十六字。其中第三行末字有残,字形为左右结构,结合整句内容推断为“杀”或“数”字。现将全文断句如下:

京西第四将仲修同本将下押秦寿之自今年二月部押人护广军,杀获贼,复宁国、绩县、歙州源洞当。续公相钧旨前来衢婺灭余党,经由金仙岩,一宵前之衢州时宣和三年六月十二日

摩崖石刻题记大意是:第四将庄仲修、秦寿之率部增援广德军,杀获方腊,先后收复宁国、绩溪县、歙州等地,攻破了帮源洞。宣抚公相钧旨来衢州、金华,除灭余党,部队途经金仙岩驻一晚,准备前往衢州。时宣和三年六月十二日。

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假“得天符牒”名,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当年十二月初攻克睦州,挥师西进,于同月十三日占领了歙州。起义军势如破竹,随后几日,婺源、绩溪等县相继被占。宁国被攻占时间相对较晚。《皇宋十朝纲要》卷18载,十二月“戊子,方腊陷宁国县,进通宣州。”

衢州城陷于宣和三年(1121)正月。方腊率领主力,越过常山县雷公岭,经上源攻衢州。郡守彭汝方坚守衢州,三日而陷,彭汝方惨死,衢州城尽毁。宋徽宗闻讣后,赠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毅”。

宣和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宋军重新占领宁国。三月初,宋军杨可世、刘镇攻陷歙州。四月初二,宋军夺回衢州。四月十九日,青溪县失守,方腊退守帮源洞。四月二十四日,宋军攻破帮源洞,擒获方腊等,解往汴京。

题记中提及“自今年二月间部押人马,保护广德。”据程俱《北山小集》卷34“王公行状”曰:“正月贼攻广德,焚宣州之宁国。”与题记中所言一致。

根据“秦寿之剿灭方腊起义题记摩崖石刻”所题内容,我们大致可推断其行军线路:二月间,第四将庄仲修与秦寿之率部至广德,随即南下相继收复宁国、绩溪县、歙州等,四月中旬又攻破帮源洞。

题记中“杀获方贼”,因此字仅留左边,若是“杀”字,应是攻陷方腊所占之城,按时间上推断并非杀死方腊。也有可能是“数”字,数获方贼,表示多次攻破之意。

值宣和三年六月十二日,秦寿之抵仙岩洞时,方腊已被擒,衢州城被宋军夺回,大局已定。此次庄、秦来衢,只是来剿灭余党。故经由金仙岩屯驻一宵时,才有闲情雅致,在此题名石刻。

参考文献:杨新平、张书恒《从一处新发现的宋代摩崖看方腊起义中的若干问题》

2021年3月23日晚于浦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