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可以讓梨,我也可以不讓

我們幾乎不聊親子話題。

但這期《奇葩說》,扎心到忍不住跳出來說兩句。

你是哥哥/姐姐,就不能讓着點弟弟/妹妹嗎?

這句話出現在日益增多的二胎家庭,出現在逢年過節親戚的問候裏,出現在幾乎每一個孩子耳邊,堪稱快樂童年的一顆絆腳石。

上週的《奇葩說》把“父母該不該教哥哥姐姐讓着弟弟妹妹”這個話題拋給辯手。剛看到這道辯題,我也下意識地站在反方立場。

畢竟同樣受“讓”的苦,有事沒事割捨自己心愛的東西,現在到了選擇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當然要大喊一句“不讓”。

可仔細一琢磨,果然發現了這道辯題的小bug。

01.

辯題小品以哥哥孔融把大梨讓給弟弟,受到父親讚揚爲切入口引出話題。孔融讓梨作爲中國千百年來的德育故事,每個人都不會陌生。

近幾年,有關二胎和兄弟姐妹間關係的爭議並不罕見。前有“孔融讓梨我不讓”後有“生二胎需不需要徵求哥哥/姐姐的同意”,是非對錯如何解決始終沒有定論。

我們常說,私人問題應該在私人領域解決,不然就是無效討論。

在這道辯題,黃執中一句話就破解了節目組的小心機——“該不該教大的讓小的,但沒說小的不該讓大的”。

在孩子年幼時期,教育謙讓有禮、照顧弱者,並沒有錯。

可是在大多數家庭中,有關謙讓的話題總是伴隨着爭吵。試想一下,你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看到兩個孩子爲一塊蛋糕爭吵不休,輕飄飄的一句“大的就要讓小的”,相比辛苦理順吵鬧源頭,努力成爲公平的裁判,引導孩子和平相處可要容易太多了。

類似“懶政”的下場,極有可能是感情的生疏,大人省心了,孩子糟心了。

一味謙讓是對孩子的傷害,一談謙讓就道德綁架更顯得病態。

02.

不僅在辯題所說的二胎家庭,獨身子女家庭中這種現象也常見。

多少父母以謙讓之名,無視或者扭曲了子女的意願。

前幾年有關熊孩子打碎手辦、撕毀心愛書本的話題。家長們常常將謙讓和不計較視作有家教的表現,可孩子心裏卻深深刻下了“不被重視”的印記,甚至由此錯誤地將一味包容他人當作正確的事。

節目《少年說》裏有一段,女孩抱怨妹妹每次做錯事先去告狀,爸爸不管什麼原因都直接教訓姐姐。可爸爸卻用孔融讓梨的故事反駁回去,指責姐姐不夠懂事。

陳銘安慰女孩:“孔融讓梨的前提是,梨先遞到了女生手中。”

教育謙讓沒有錯,女孩也身體力行在做,但不難發現,她強調的“每次”“總是”,將問題根源直指父母的態度。

把“一直讓”當作大孩子的義務,貼上懂事的標籤——這是父母的逼迫和綁架,而不是教育。

當矛盾發生時,不管是弟弟妹妹搶了玩具,還是鄰居家的小孩打碎了高中生的手辦,似乎總要有一方向另一方讓步,而且往往是強者向弱者妥協。

乍看粗淺的道理,真的那麼簡單嗎?

未必。太多家長在教育中把孩子像提線木偶一樣對立起來,自以爲可以掌控全局,可恰恰是這種居高臨下的懶惰,造成了更多教育上的難題。

劉擎說:孩子需要引導和啓發,也就是寬泛意義上的教育。

對待三觀正在形成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指引他學會分享,但前提必須建立在理解和自願的前提下。要告訴他,這不是剝奪而是共享,你是被尊重的,你也可以去尊重別人。

有商有量,全面溫柔,這纔是教育的基本姿態。

03.

與其說這期《奇葩說》在聊謙讓,不如說它指出了長期以來的教育盲區:父母自以爲是,罔顧孩子的心思和意願。

我們這一代從小聽着孔融讓梨的故事,不情不願地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反躬自省,再毫不更改地把這一套填鴨給下一代,顯然會造成同樣的困境。

謙讓如此,別的問題也一樣。早戀該不該支持?孩子一直想買名牌要不要拒絕?不肯學鋼琴是不是得放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是,可以否。

關鍵是,家長是不是在其中依然扮演全知全能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上帝,孩子的心聲有沒有被看見被聽見。

謙讓這件事,對成年人和孩子的意義是不同的。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對歸屬感和佔有慾的理解感性且直觀,我們成年人有什麼理由認定這樣就是錯的,而我們在工作在社會中習得的遷就和隱忍就是正確的?

謙讓是美德,尊重同樣是。不尊重孩子,以美德的名義強迫孩子做不願意的事,是用敗德的方式去傳播道德。

父母可以教大孩子讓着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更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聲音,並且把他們的心思放在心上。教育不只是讓,更是愛,愛自己才能愛他人。

我很喜歡謝楠結辯時說的那句話:“把愛的種子,放到孩子心裏,然後春風化雨,靜待花開。”


把種子放進孩子心裏,這是教育,美好且彼此受益。

區別於《奇葩說》往期那些腦洞題,這期更像成年人自己的思想鬥爭。看起來,我們在教育孩子。其實,這本身也是成年人的自我成長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