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可感,有知可思 ——低年级诗歌教学听课一得

有趣可感,有知可思

——低年级诗歌教学听课一得

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那低年级的诗歌教学该如何进行呢?最近分别听了一节儿童诗和古诗歌的教学,颇受启发。

儿童诗《一圈一圈往下绕》,从让孩子们俄罗斯套娃开始,感受套娃一个套着一个的特点。紧接着出示三首诗,让孩子们从中挑出一首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结构的诗,找出房子、箱子、匣子、镯子和镯子、匣子、箱子、房子的组诗结构,总结出作者写这首诗的结构。老师又让孩子们配上声音和动作感受从大到小和从小打到的“绕”的写作方法。 紧接着,又出示一首“没有写完”的小诗,让学生思考其中写作的规律,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补全”全诗,再次总结本首诗的写作规律。,感受“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的神奇。

老师再次出示需要补写的诗,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真正补写诗歌,最后展现作家的诗句:“我不告诉你。”趣味盎然的诗歌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随后《老鼠吃饼干》的“绕”的故事讲起来也就容易了,最后在中国经典的《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中一节颇有兴趣的诗歌之旅就结束了。

另一位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数字诗》,通过讲数字诗的故事导入,体会数字诗的基本特点,紧着读郑板桥的《咏雪》,何佩玉的《一字诗》等,通过朗读、仿写、描绘画面等方法,感受数字诗中的景、情等。最后以卓文君的《怨郎诗》作为全课的拓展诗,感受数字诗的深度,把学生对数字诗的学习兴趣,从课内引导到课外。

两节课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以兴趣引导为主线,感受诗歌的写作特点为辅线,完成诗歌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的诗歌教学重点无非是感受诗歌的形式、品味诗歌的韵味,理解诗歌的含义,这两节课在这一教学重点都处理的比较到位。这两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还不在于此,我认为这两节课的成功都在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老师都采用故事或者游戏导入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的读、猜、仿写、续写等不同的形式,让整节课都处在轻松的“玩”的氛围中,完成了低年级诗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