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問題後,如何批評孩子才更有效?其實最佳方式竟不是批評

每個人在人生之中都會出現種種問題和錯誤,不僅是孩子,連我們成人也會出現。當我們成人出現問題和錯誤之後,除了領導會批評,一般都是事實教育了我們,然後我們自身進行反思和糾錯。比如,有的人晚上喜歡出去大喫大喝,這種有損於健康的習慣,屬於個人問題,別人沒有權利指責和批評。但時間長了,很可能在體檢中就會發現身體出了問題,這時就會反思和糾正這個不良習慣。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完全沒有問題根本不可能,孩子們常常會出現諸如做作業拖拉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問題、沉迷手機網癮等等問題。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最典型的處理方式就是:批評、責備、孩子聽不進去的時候就罵、罵還不聽就打……

  這樣情緒化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僅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比如2019年的上海盧浦大橋17男孩跳橋事件和2020年武漢江夏區14歲初三男生跳樓事件等等,最直接的原因和導火索就是家長處理孩子問題的方式不當,都採用了情緒化的處理方式。

  其實,人有自我反省的內在系統。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有比批評責備孩子更高級的處理模式:就是理智化處理問題模式,來引導孩子對自身問題進行反省和改進,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那理智化處理問題的模式是什麼呢?就是經典八問與民主商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主要引導孩子自己反思和解決問題。

  這經典八問是:

  1.你怎麼了或者發生了什麼事情?(給孩子表達他內心需求或者感受的機會)

  2.你現在覺得怎麼樣?(讓孩子有宣泄情緒的機會)

  3.你覺得這樣做對嗎,後果是什麼?(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行爲進行理性思考,培養三思而後行的好習慣)

  4.你有什麼想法,並打算怎麼做?(培養孩子理性思考能力而非情緒化處理問題)

  5.那你怎麼決定?(培養孩子的決策力)

  6.你需要什麼幫助嗎?(讓孩子可以藉助他人的幫助來實現問題的解決)

  7.那你什麼時候完成?(讓孩子有時間效果意識)

  8.結果是你想要的嗎,你對自己有什麼規劃和期望(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並進一規劃和發展自己)

  以武漢江夏區的初三男生爲例,如果他母親不是一上來就當着衆人的面扇他兩耳光,讓他顏面盡失從而做出讓他母親後悔終生的決定來。而是讓先他談一談到底發生什麼事,然後讓他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對這件事的看法和導致的後果,再問問他打算怎麼做,決定怎麼改進,對自己今後有什麼規劃和期望。

  一次談不成可以分幾次完成,挑合適的場合和氛圍,比如把孩子領回家,給他做一頓豐盛的飯菜,然後再開始這經典八問,在雙方都冷靜的時候理智化處理問題,引導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問題,並及時地糾正和改進,遠遠比批評、責備,甚至打罵,更能讓孩子接受,效果也會更好!

  如果孩子小,可以簡化問題,但理智化處理問題的方向和原則始終不變。比如孩子在超市,因爲你沒有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而大哭大鬧,這時家長既不能妥協也不能生氣地當衆批評和責罵,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在一旁冷靜地等他哭鬧完,然後在孩子心情變好了之後問他這樣做對不對?合不合適?以後應該怎樣做才更合適?如果真的很想要,可以跟爸爸媽媽好好商量。的確不應該買的,要讓孩子知道原因,並讓孩子明確再怎麼哭鬧也沒用,比如飲料就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提前跟孩子說清楚堅決不買或者一個月只能買一次等等,相信孩子也能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