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和幸福指數

還記得高中有一學期放假前夕,我從學校圖書館借到路遙著的《平凡的世界》,當時一口氣熬了一整夜讀完,第二天早晨黎明起牀時,望着宿舍窗外霧濛濛剛下過小雨的天空,心中升起了奮鬥的勇氣和對未來的嚮往之情!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雖然熱愛勞動,但是卻因爲幫父母幹農活體驗到筋骨之極度疲乏而發誓要通過學習改變命運。還記得初中三年級在我們村子往西八里地外的北梁中學也就是後來的解放營子中學就讀,學校建在高高的山樑上,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每當站在學校圍牆底下望着蔚藍的天空和周圍的大山,我總幻想着有一天能走到山的另一邊,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還會和姐姐一起爬到村子後面的馬鞍山頂,高唱《童年》,那時候對未來既迷惘又嚮往。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已經走出大山來到離家鄉兩三千里外的城市工作、結婚、生孩子,總以爲自己已經是城裏人了,真正過上了年少時嚮往的生活,但是離開了鄉土的我,總感覺像沒處紮根的小樹,缺少了踏實厚重的感覺。

前年送父親的骨灰回老家入土爲安時,算是成家10年後的第一次迴歸故里,當看到多年不見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村子裏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青年們大多都在他鄉打工和創業,唯有老家我曾住過的房子和小院仍屹立在那裏,當陌生感和熟悉感交織在心底,我再也忍不住眼裏的淚水。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寄託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成長的思考,直到最近閱讀路遙著的《人生》,感覺書中記錄的故事雖然發生在陝西的一個農村,但是卻彷彿和自己的家鄉一般親切,書中記錄的人和事也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的真實縮影。

作者路遙1949年生於陝北,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開始文學創作,1982年發表《人生》,轟動全國。1988年完成《平凡的世界》全三部,1991年獲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01 努力學習是改變命運的契機

對於許多農村孩子來說,努力學習依然是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好機會。我們家裏姐妹五個,當時在農村重男輕女現象很嚴重,但是父母親卻非常支持我們讀書,尤其是作爲老三屆高中生的父親,由於家庭原因沒有上大學的他把希望寄託在了我們姐妹身上。

很慶幸我們姐妹幾個都十分上進,沒有辜負父母親對我們的期望,紛紛通過努力學習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職業和生活,而我的很多小學和初中同學,都是半路輟學,早早就結婚生子,和他們的父輩一樣繼續過着奔波勞碌的生活。

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書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出生在陝北一個小山村高家村裏,父母親都是農民,高加林高中畢業沒能考上大學,但在高家村裏當時他還屬於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於是他當上了民辦教師。

按理說民辦教師這個崗位也不錯,起碼他不用幹農活,但是才當上不到三年,就被大隊書記高明樓託關係讓自己兒子高三星替換了他的崗位,高加林十分鬱悶,他不得不回到村裏務農。

如果高加林高考時再努點力,考上大學,那麼可能他就不會面臨如此艱難和不情願的抉擇。這也是很多農村孩子之所以曾經連續復讀幾年也要考上大學的根本原因。

02 踏實工作是實現價值的橋樑

自我價值實現是人生的最重要目標,而人又是社會的動物,工作正好搭起了這座橋樑。如果畢業後,恰好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那麼踏踏實實做好工作就能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加林是幸運的,高中畢業後就當上了民辦教師,他既不用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又有時間繼續學習,對他喜愛的文科進行深入鑽研,甚至還在地區報上發表過兩三篇詩歌和散文。

因爲沒什麼關係,被大隊書記的兒子替換下來繼續做農民,高加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很快適應了農村生活,當高加林的叔叔轉業回到縣裏當了就業局局長時,他叔叔的下屬馬佔勝通過檔案作假,讓高加林當了縣委通訊組的通訊幹事。

高加林非常熱愛和擅長文字工作,他走村串戶,撰寫了多篇防汛救災的通訊稿都被縣廣播站播發,他寫的多篇文章也被報紙刊發,可以說,這份工作十分適合他,他也從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很多人剛畢業時都非常迷茫,回到父母身邊就業,尤其是選擇當一名公務員可能會不習慣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可能又怕風險大,無法過上穩定的生活。

通常說的擇業難也不過如此,其實沒有什麼非此即彼的選擇。當然,倘若一畢業就能選擇自己既喜歡又有發展前景的工作最好不過,也可以剛開始選擇一份穩定的職業,即使並不喜歡,完全可以通過業餘時間開發自己感興趣的第二職業,等到條件成熟再辭職一門心思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也不遲。

但不管如何做選擇,踏踏實實做好工作纔是王道。不能像小猴子下山一樣,看見一行愛一行,很快又厭煩了,職業換了一籮筐,卻從來沒認真對待過,也就永遠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03 學會珍惜是獲得真愛的前提

面對愛情,最遺憾的不是得不到,而是明明曾經得到了,卻因爲不珍惜而錯過。

就像高加林和劉巧珍之間的感情,當初高加林民辦教師被撤職後當回農民時,劉巧珍主動向他表白,他也如獲至寶,劉巧珍雖然不識字,但長得漂亮,心地善良,爲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即使上刀山下油鍋她都不怕。

書中劉巧珍對高加林的愛寫得十分生動真實感人。她撲閃着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侷促地望了一眼高加林,然後從草籃裏摸出一個熟得皮都有點發黃的甜瓜遞到高加林面前,說:“我們家自留地的。我種的。你喫吧,甜得要命。”

高加林去城裏賣饃,劉巧珍看出了他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吆喝,就自己奪過去拿到城裏姨姨家並把提前準備好的饃錢塞給高加林,高加林讓劉巧珍刷牙,劉巧珍就不顧村裏人的奚落堅持刷起來。

另一方面,高加林也愛着劉巧珍,每當他心情不好或者煩躁不安時,劉巧珍的出現都能熨帖和撫平他心裏的傷痛和不安,讓他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熱情。

遺憾的是高加林並沒有珍惜這份真摯的情感,當他當上縣裏的通訊員後,他就和高中時的同窗黃亞萍好上了,黃亞萍有文化,家境好,和他有共同語言,又承諾帶他一起去南京一個更大的城市工作,高加林在前程面前放棄了對劉巧珍的愛。

傷了心的劉巧珍嫁給了隔壁村一直對他窮追不捨的農民馬拴,高加林卻因爲走後門和檔案造假被開除了,黃亞萍無法接受高加林的農民身份,高加林終於發現自己內心一直最愛的是劉巧珍。

物是人非,當高加林再次打點行裝返回高家村時,他感覺自己像個一無所有的叫花子一般,他才明白是他的虛榮心害了自己,好在樸實厚道的父老鄉親再一次接納了他,幫他找回了重新開始新生活的勇氣。

他擡頭望着滿川厚實的莊稼,望着濃綠籠罩的村莊,對這單純而又豐富的故鄉田地,心中湧起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就像他離開它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纔回來....

最後,引用柳青的一句評價作爲結尾:“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站在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能會影響一生”。

《人生》這本書中,透過主人公高加林的故事,我們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當面對學業、工作和愛情等人生難題時,做出正確的選擇是實現人生成功和幸福的關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