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早春不如多讀書

二月讀書筆記
一、《行是知之始》陶行知
王陽明提出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這本書即收錄了陶行知諸多關於教育的文章。
這不算一本好看的書。陶行知的諸篇,主要以說理爲主,可讀性不高,但啓發是有的。陶行知與胡適,均師從美國的杜威,其中行是知之始,和杜威的教育觀念頗爲一致。簡單的說,就是知識是學出來的,專業是幹出來的,這點現在說來也很對。
二、《戰國的歧途》劉勃
非常精彩,很值一讀。讀完後立即做了兩個PPT,設計了兩堂關於培訓與招聘的課程,這就是這本書帶來的啓發。
這本書提出的很多史學觀念,比書內容本身更值得擊節讚賞。看似輕鬆的閒筆,往往又有深刻的含義。當然,如讀者已經對戰國曆史有基本的瞭解,讀來互爲印證,閱讀體驗更佳。作者寫的另一本書《失敗者的春秋》也同樣精彩。
三、《陶然亭的雪》俞平伯
很多人寫作索然無味,詞語匱乏,實在應多讀民國期間各大家的散文。
俞平伯師從周作人,散文氣息稍有周作人之氣。散文中可見其學識積澱豐富,情感自然流露,頗多蕭索之感。但與周作人比,似稍有不如。俞平伯也與朱自清等交好,其中,名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便是與朱自清共遊秦淮河所作,兩人各就這次遊覽寫一篇遊記,也是一時佳話。俞平伯散文中綺麗的詞語衆多,造詞甚雅,但也顯情緒似不自然。
不過俞平伯是紅學大家,紅學方面成就,應比散文成就更大。俞平伯也作詩,作爲最早一批白話詩人,其歷史意義大於作品本身。其實不止俞平伯的詩,很多那會的詩人要放在歷史與時代中看。包括但不限於胡適、郭沫若以及冰心的大部分詩等等我都欣賞不來。這話十年前,我一定覺得羞愧。
另推薦《周作人俞平伯往來書信集》,尋常生活多雅緻。
四、《把工作折騰成你想的樣子》
作者不寫也罷,翻閱了十五分鐘,實在覺得讀此書浪費了我這十五分鐘。但又怕是自己沒有仔細看,誤會了別人大作。遂又翻閱十五分,於是便又浪費了自己十五分鐘。
五、《嫉妒:一樁不可告人的心事》茱莉亞.西薩
讀了三分之一,計劃三月份讀完。
這是一本講解嫉妒的書,書中旁徵博引,從美狄亞,到伊壁鳩魯主義者,作者從心理學到哲學,從文學到歷史學……這本書需要一定的外國文學與基本的哲學、心理學積累,讀起來頗有門檻。但好在作者言辭激情洋溢,比喻層出不窮,引用恰到好處,絕不會讓人覺得無聊。要是讀之前或者讀之中能夠做點功課,閱讀體驗會更佳。
六、《萬物靜默如謎》辛波斯卡
辛波斯卡於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家中另有一本她的詩集《我曾這樣寂寞的生活》。辛波斯卡更看重詩歌質量而非數量,終其一生詩作不算太多。
與中文詩歌的意境與意象相比,辛波斯卡的詩更多是隱喻與直接。壞處是有些詩因文化語境的不同,我們難以更好的欣賞。但好處是,翻譯後的詩也不會較原來的意象損失更多。詩中不乏警句如“人的一生無論多長,都顯短暫”。說這話的時候得知吳孟達逝世,那些飄蕩於記憶裏的經典角色紛至沓來。我想到了我們都會故去,現在的一切美好,都會灰飛煙滅。
我感到了莫名的悲傷。
七、《靈活用工.人才爲我所有到爲我所用》馮喜良等著
國內出經管類圖書較多的出版社有幾家,顯然人大出版社的質量較高。這本書兼顧了專業性和實用性——並非實用性不重要,但如果沒有一些基本原理或基礎知識,僅寫下如何使用,且不說企業形態千差萬別難以實現,就是當做一般的工具說,也嫌過分單薄些,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相反,如果兼顧專業性和實用性的話,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顯然會另讀者收穫更大。這本書在這方面做得較好。
對於當前工作,這本書的指導性也尤其大,靈活用工方向的問題與研究,將會成爲未來人力資源管理的熱點,這對很多從業者來說,都是一節必修課。
八、《槐聚詩存》錢鍾書
在沒人讀詩也缺乏詩意的時節,我們需要好好讀詩。
詩集錄錢鍾書先生近六十載所創作詩歌,大部分集中於1934年至1948年這十五年之間,詩中趣味盎然又頗具風骨。作爲古體詩,今人大多僅讀唐詩。而宋清兩代佳作也多,近代人作古體詩者亦有。錢鍾書這本詩集,便堪稱佳作。其中一些詩很有意趣。如《贈絳》:捲袖圍裙爲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憂卿煙火薰顏色,欲覓仙人辟穀方。也有佳句極適當前房價“背羨蝸牛移舍易,腹輸袋鼠挈兒便”。還不乏一些戲作“有愁寧可無詩好,我願無愁不作詩。”可見其詩較爲淺白易懂,且大多以生活常見場景爲題,其詩勝在用情摯切。六十載詩作僅輯薄薄一本,必經精挑細選。如其所言“真慚使紙如水,會須惜墨似金。”故較值得一看。
九、《白癡》陀思妥耶夫斯基
鴻篇鉅製,正在閱讀中,計劃第二季度閱讀完。
等等,主人公叫什麼來着?
這是每次讀俄國鉅著的煩惱,本部書人名的難記程度尤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