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拔苗助長更狠的,是拿激素當飯喫

今天被推送了一篇題爲《那個用20萬張照片,記錄孩子成長的博主,孩子自殺了》的文章,看後唏噓不已。(以下簡稱此文《20萬》)

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並不知道張一得是誰(文章中自殺的孩子),也不知道他那個更出名的所謂“知名育兒博主”的大V父親(簡稱老得)。所以,當大致瞭解了整件事之後,我的心情無比複雜。

一方面,爲一位優秀青年的過早離世而惋惜;另一方面,也爲一位全身心愛着孩子的父親而心生不忍。只是,這個悲劇再一次將“教育方式”這個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我也不可避免的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新的思考。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聲討”一位可憐的父親,無論我們這些看客有多少複雜的情緒,也無法比擬老得的喪子之痛。哪怕張一得的離世真的與老得的教育方式有莫大關係,此時此刻,稍有良知的人都不應再在老得的傷口上撒鹽了。

所以,在表達我的觀點之前,要先說明,以下任何言論都絕無惡意。萬一老得看到了,或者張一得在天有靈,也請原諒我無心的冒犯。思考由此而起,要說觀點,自然繞不開這場悲劇。

從《20萬》中可以看出,老得對兒子的愛真是無微不至的。誰能做到“十年飯菜不重樣”?專業的廚子都難以做到吧。又有幾人能用20萬張照片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我認識的幾位“曬娃狂魔”也只是間歇性的在朋友圈發九宮格而已。

但就像很多評論中說的,正是這種無微不至,甚至可以用“無孔不入”來形容的無時無刻的關注,纔是孩子最大的壓力源,所謂“窒息式育兒”莫過如此。

這每一樣單拿出來都是好的,都是父愛如山的表現。然而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的,無數件好事同時發生就很可能產生極差的後果。在數學上,負負得正,正正也永遠得正。可在非抽象的現實世界,很多時候正正也是可以得負的,而且同時疊加的正越多,得負的可能性就越大。

歷史上早有案例,隋朝的滅亡就是正正得負的典型。無論是北擊突厥消除邊患,還是營建大興城鞏固統治基礎,又或修築大運河溝通南北,這每一樣從長遠看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這麼多大工程連續甚至一起上馬,就搞得民不聊生,於是二世而亡。所以很多史學家認爲隋文帝楊廣並不是暴君,而是“急君”……扯遠了。

其實用“窒息式育兒”並不是很妥當,這是從“被害者”角度的說法,從旁觀者的視角看,“侵入式教育”更合適一些。毫無節制的,以愛的名義侵入了孩子成長的所有環節,甚至所有細節,這可能是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不過,我認爲這還只是表象,並不是根本原因。在我看來,讓老得做出諸般“過分”行爲的根本原因是:他也許從未將兒子當成孩子看待。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錯誤的認知,就是製造這一悲劇真正的元兇。

孩子和成人最大的區別不是身體上的,不是能力上的,更不是智力上的,而是認知模式上的。孩子做事是憑喜好的,而成人做事則大多被得失所左右。所以,孩子是本能思維模式,成人是目標思維模式。

用成人的目標思維模式去教育孩子,甚至是無孔不入的侵入式教育,就等於將孩子的本能抹殺掉,讓他們過早的用成人的目標思維模式去生活。從短期來看,這確實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期來看,這是比拔苗助長的更“急”的做法,相當於在拿激素當飯餵給孩子喫。

原因在於,目標思維模式要產生好的效果,其基礎是穩固的自我。

成人無時無刻都在面對各種選擇,背後是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目標。有目標就有成敗,有得失,有輸贏。穩固的自我,可以讓成人面對失敗和損失的時候,快速度過甚至越過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狀態,從而在心理層面更快的恢復過來,也才能繼續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所謂心理承受能力的強弱,實際上說的就是自我的穩固程度。

而自我的建立,需要在孩童時期的本能思維模式中打下牢固的基礎,然後在成長中承受各種小失敗,通過不斷磨練來增強自我的穩固程度。唯有如此的逐步提升,才能在未來面對各種挫折時不至於瞬間崩潰。一棟大廈,只有根基穩固,才能抗拒更強的颱風和地震,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如何在孩童時期的本能思維模式中,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的認知基礎?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量順着孩子本能和自然成長規律的方向行事。注意,這不是說啥事都順着孩子,而是有策略的,即能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又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這方面很多兒童教育類書籍中都有具體的方法,我就不累述了,也不是本文的重點。

我想說的是,本能思維模式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是人類繁衍至今,在殘酷的優勝劣汰中保留下來的自然成長規律的一部分。

從小就用目標思維模式去教育孩子,就擠佔了孩子的本能思維模式的成長空間,等於跳過了這一重要的成長環節。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做任何事都是爲了某個目標,一切行爲都是爲了大大小小的目標,那麼,“我”在哪裏?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我”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不被覺知的,都只是完成各種目標的載體而已。這就失去了構建自我的機會。

《20萬》中說,老得並不是一位讓孩子遵從自己決定的父親,他總是給孩子選擇。老得說:“從小,我尊重他,遠勝過尊重自己。以致不時地與他轉換角色,他當爸爸,我當兒子,由他作主,打理着家裏的一切”。

然而,一個完全用目標來綁定孩子的父親,又怎麼可能給孩子真正的選擇?我不信一個3歲的孩子在熊大熊二和四則運算之間會選後者。孩子只會在背誦英語課文和四則運算之間選後者(又或者前者,無所謂)。看似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可實際上,所有選擇很可能都在父親的計劃範圍內。

好吧,我接受小概率事件會發生的假設。也許真的有神童,就是會拿數學公式當裝備,拿幾何運算當王者榮耀玩,還能從中得到同等的樂趣。那麼,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獨自負責近百人的喫喝飯菜;讓9歲的孩子模擬大災難的食物匱乏狀態,進行所謂的魔鬼訓練,這些難道會有孩子主動去做嗎?這不就是最明顯的目標思維模式的體現嗎。

所以,總是用目標思維模式代替本能思維模式去變相控制孩子,無論看上去多麼尊重孩子的選擇,可實際上,卻沒有尊重生命自然發展的規律,從問題的本質上看,他從不沒給孩子真正的選擇權。

《20萬》中提到“他(老得)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你是獨立體,現在與未來,都需要你自己一個人走。”這句話其實正戳中了要害。只不過,要害即不是什麼“獨立體”,也不是“一個人走”,而是“現在與未來”,更準確的說是“現在”兩個字。“現在”指的就是當時還小的孩子。

說直白點,父親做的所有事都是在告訴孩子:“你雖然身體和心理上還都只是個孩子,但你要把自己當成人,要獨立,要一個人……”這句話看似很有魄力,但對一個孩子來說,卻是殘忍的。殘忍的剝奪了孩子幾乎全部的安全感,並摧毀構建自我認知的土壤。

於是,孩子只能拼盡全力用一個又一個的成功,用一個又一個達成的目標來反向印證自我的存在和價值。這中間禁不住任何一點挫敗,因爲任何挫敗,在孩子看來都是在否定甚至攻擊他自己。他早已失去自我,只有無數個向他湧來的目標,沒有盡頭。

做任何事,無視其基本的規律,無論多麼努力,無論過程多麼光鮮,無論取得多少成績,都是暫時的,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在教育上也不會例外。

老人常說:“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年齡的事兒”,這話的意思就是要尊重成長的自然規律。拔苗助長,經常是事與願違的,而拿激素當飯喫,就更危險,生命的代價太過沉重。

孩子就是孩子,無視這個事實,就是教育的最大失敗。


2021.03.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