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意思的人?

前天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是“张一鸣的采访,他说,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不喜欢汽车。

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书、做产品、和有意思的人交流。”

朋友给我留言:“有意思的人,有很多种”。

仔细一想,的确,人人都想跟有意思的人聊天,在张一鸣的认知中,跟有意思的人交流,是跟知识和财富平起平坐的。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意思的?有意思的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高晓松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很有意思”。

《奇葩说》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综艺,节目有意思的点,就在于很多选手,拥有有别常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

比如颜如晶,私底下极度内向,面对私下采访,有一句说一句,绝不主动开口。但是到了辩论场,她略显“嚣张”的辩论方式会打破你的认知。尤其她的“吃鸡论”,由于爱吃鸡,每个辩题,她都可以以吃鸡为例,合情合理,给人新的启发。

这种表面与内在的反差,很有意思。

我们以熟悉的《红楼梦》为例,宝玉初次见到,便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个妹妹林黛玉就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黛玉表面温婉孱弱,举止文雅大方,内在却很有自己的小脾气。比如,最著名的葬花,一般人只会赏花,养花,赞花,她却出其不意想出新玩法,去葬花。

其次,就是嘴贫,在言语上没有输过宝玉,大家都被王熙凤的能言善道吸引,不知黛玉的棉里藏刀。宝玉称园子里最会说话的就是黛玉和王熙凤。

有意思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意外,别人认为你应该是这样,而你不是。

超出别人心理预期的惊喜,是有意思的主要表现。


再者就聊到了,人为什么可以做到有意思,有意思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细致生活的提炼。

高晓松是个有意思的人,对谈过各界知名人士,跟每一个人,他都可以hold得住,这种hold住不是言语,姿态的强势。而是本身知识储备与信息管理能力的展现,对这个世界,有感知,才会引发思考,思考的过程需要独特的鉴赏能力与想象能力。

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才能很好的攻防别人的思维逻辑。

你不能轻易被别人的三言两语说服,不能刻意为了讨好,去妥协自己的想法,更不能因为压力,威胁,轻易放弃。

职场老板随便大声一点的呵斥,你就防线全无,这样单方面交流,也不是老板想跟员工的理想相处状态。没有反驳,也就意味没有创新,没有进步。

有趣要建立在自信之上。

找到了有意思的人,剩下就是交流了,我们为什么倾向跟有意思的人聊天。

前面说了有意思的人有的特点,有自己的行为逻辑,这样的人,自成一个世界,哪怕与世隔绝,也能在自己的世界自给自足。

我们环顾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你最最经常联系的那个人,带给你的是什么?

我想肯定是快乐,一个有意思的朋友,她有自己的世界,恢宏自洽。你和她形成两个平行世界,她不侵占你的世界,而是把你带到她的世界。



你会发现她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跟你不同,却依旧色彩缤纷,渐渐你开始欣赏这种状态,融合差异,又彼此自洽。

体验新鲜的事物,是人类的兴奋点,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有意思的人就是成年人做的选择。

有意思不是单纯的“搞笑、幽默”,它是思想的深邃,观念的透彻。

就像张一鸣一样,把跟有意思的人交流,当作投资,这种长期的收益,是终身制的。

如果不能做到每天阅读,不妨跟有意思的人,开始一段轻松的聊天,我想你会有所收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