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那些我想讓你早點知道的事

《我的姐姐》上映後,微博有一個熱帖,是一位女生,她的講述和經歷,被網友稱是電影裏姐姐的原型。

父母去世後,23歲的她將名下兩套房產變賣,沒有給2歲的弟弟一分錢並將其送養。

姐姐的做法,引起網絡上各種討論,褒貶不一,但惡評居多。

區別於《我的姐姐》的結局,劇中張子楓猶豫再三,沒把弟弟送走,電影最後一幕是跟弟弟一起踢球。

結尾引人遐想,但怒打一星的觀衆依然義憤填膺,譴責姐姐的妥協。

發現了嗎?兩者的共同點是都被罵,但罵的點截然相反。

所以,這個社會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無論是妥協還是拒絕,想發泄情緒的人,絲毫不會考慮自己的言行。

這個世界千差萬別,包羅萬象,唯一沒有的就是感同身受。

沒經她人事,別勸她善良。

1.

我有一個關係很好的朋友,她出身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裏長輩普遍重男輕女。

上面有個姐姐,下面一個相差一歲的弟弟,因爲是家中老二,位置十分尷尬。

童年的時候,基本沒有原生家裏的記憶,爲躲計劃生育,從小寄養在外婆家。

每次有人上門查訪,東躲西藏,住過舅舅家,呆過小山洞,外婆家附近隱蔽的地方,她輕車熟路。

有點讓人心疼,本該無憂無慮的時光,卻每天爲生存奔波。直到上中學,戶口才落回親生父母家。

她說最愛外婆身上的味道,喜歡田間蹦跳的螞蚱,豔羨過小夥伴的新衣服,卻從來沒主動提及過父母。

父母在她童年時期的缺席,讓她變的有些冷漠,甚至說過只要有安身之處,再也不回家的話。

爸媽看似無奈的拋棄,讓她無法與原生家庭產生親密關係,對自己的姐姐和弟弟,缺少交流,彼此只是流着相同血液的陌生人。

面對這樣的她,你捨得勸她無私的去愛嗎?從小沒得到愛,自然不會愛別人。

愛是雙向的奔赴,經歷過苦難的一代父母,是時代的受害者,她們笨拙的表達愛。

把一日三餐,四季冷暖放在首位,忽視了給予每個孩子均衡的愛,造成了許多悲劇。

2.

電影《秋日奏鳴曲》中,刻畫了一個不懂怎麼愛女兒的鋼琴家媽媽。在面對女兒的責難時,她說:

我不記得我的父母曾經碰過我,不管是愛撫還是懲罰。我對任何和愛相關的東西都很無知。溫柔、接觸、親暱、溫暖,只有通過音樂,我才得以抒發我的情感。

不是所有的父母在當了父母以後,就自然而然學會了愛,被給予過的人,纔會懂得給予。

愛是能力,被愛是機率。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沒有得到過愛,那麼這種因缺失而造成的創傷,會以家庭爲單位,連續的傳遞下去。

這種傳遞不是說你的生活,會因此被限制和決定,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種傳遞是下意識的行爲,會讓愛與被愛都得不到滿足。

是一種心裏創傷。

逃離創傷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治癒,你可以選擇一條與家庭教育不一樣的路,披荊斬棘,成爲家族歷史上的最強大的療愈者。

就像朋友那樣,雖然童年經歷苦難,但她選擇用愛迴歸原生家庭。

現在的她,跟家人關係親密,有了自己的寶寶,因爲懂得被忽視的感受,她把全部的愛傾注於家庭和孩子。

所以,她幸福美滿,看遍人間煙火色,驚覺夢境是現實。

生命是場接力賽,終點不止有贏,更有情。

3.

電影中安然的姑媽,就是被時代裹挾的人,年輕時考上理想的大學,卻被父母勒令退學。

把上學的機會讓給弟弟,結了婚,全心照顧家庭,任勞任怨。從小被教育要讓着弟弟的她,天然形成姐姐要爲弟弟犧牲,女性要爲男性犧牲的思想。

所以,她在安然爸媽離世後,理所當然的讓姐姐安然養弟弟。

姑媽跟安然,兩個年代背景下的姐姐,一個被同化成了重男輕女的延續者,一個想穿越生命的發展史,成爲開創者。

由於安然堅定的態度,姑媽看到了曾經那個不斷妥協的自己,放下了心中被刻畫的執念,選擇支持。

姐姐這個身份除了姐姐之外,還是自己本身,爲了治癒原生家庭的傷害,姐姐必須不斷奔跑,看到更大的世界。

然後,爲了自己去愛自己。

人是獨立的個體,家庭是個體的承載,親人之間的牽絆,是主動的選擇,不是道德的綁架。

沒有人有義務爲別人犧牲自己的人生,哪怕是父與子,姐和弟。

愛與被愛不一定成正比,也許被疼是一種運氣,我們都是我自己。

讓愛自己成爲愛別人的前提,讓愛不再是單純的犧牲,把愛放在合適的位置。

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應該以愛爲起點,充分自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