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20210228朋友圈思考汇总

2021年2月朋友圈思考汇总(读书、学习摘要)

▎ 全文 3505 字,预计 9 分钟

由于2月放春节,截止今天,作息时间才恢复正常的规律,所以这次把整个2月的思考汇总成册。

● 如果一个工作岗位不断对我们的能力提出挑战,那么我们的提升速度就会比别的同学更快。

● 物质层面上的穷,稍微勤快一点就能养活自己,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很穷,并且不对精神世界进行改造,不增加自己内在精神的丰富性,或者不培养对外拓展的勇气,就有可能真的一辈子穷下去。

● 如果说熬夜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通病,那么迷茫和焦虑恐怕也是。

没有见过 60 岁及以上人群在叫嚣迷茫和焦虑吧?所以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迷茫和焦虑的通病,就像人的成长轨迹,只有经历过童年才会有青春、中年、晚年。

迷茫是对未来的路看不清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

焦虑是看见身边的人都在前行,生怕自己落后而担心。

慢慢的岁数大了,也就活明白了,路看清楚了也就不迷茫了。

慢慢的岁数大了,也就静下来了,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非得脸红脖子粗的争个「 常胜者」,自然也就不焦虑了。

● 因为我从事的互联网相关工作,每次回老家就爱在 18 线城市东看看西看看,看发生了那些变化。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推动了 18 线城市的网络的发展,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发生的变化很多。我挑几个说说:

001 各家户基本按上了 WIFI,哪怕家里没有年轻人,也为了年轻人回家过年能过得舒坦,也就安装上了。去客家拜年吃饭,老人们会主动吆喝,这里有网络。

其实现在移动 4G 的普及,资费的下调,很多年轻人手机卡都有了无线流量、50G 等套餐,对 WIFI 的依赖已没有曾经那么强烈了。

002 智能机刚刚出来时,4G 网络才开始推广时,确实费用昂贵,一打开 4G 伴随着牛皮癣、病毒等信息的自动摄入,话费瞬间没有了,这种现象在老一辈身上时有发生,他们发誓说一辈子不用智能手机,而今也全部用上了,并玩的很流畅。

003 有一个群体,他们发微信、发朋友圈、网络购物、看资讯视频娱乐也罢,所有的互联网需求满足都不需要输入法。他们可能是文盲、可能是儿童、可能是不会拼音只能手写而嫌弃麻烦的人……

不是说他们很牛逼,不需要认识字或者不用输入法也能享用互联网的一切,这恰恰说明产品设计的精妙,第一,文盲小白都能上手,确实极其简单;第二,直接给予你想要的,而不是让你去大海中去寻找。

004 很多在一线城市淘汰的、下线的游乐园儿童设备,比如海盗船等,放在 18 线城市的广场上,收 10 块钱一位,春节期间基本爆单,我以为只有春节期间才这样,他们说平时人也很多。

另外你会看到,一线城市白领们的下午奶茶文化,慢慢的下沉下去了,因为他们也开始享受生活,链锁奶茶店在县城越来越多,且很多品牌就是在一线城市耳熟能详的,当然「 山寨」品牌会多一些,但确不影响他们培养下午茶文化,因为现目前他们关心的是「有」,在质的要求上还没开始挑剔。

一句话,很多一线城市再熟悉不过的项目,下沉下去是有市场的。

● 我聊一下每天更新朋友圈这事,我真的没有存货,每天都是新鲜出炉。

我刚开始发起 更新365篇 这事的时候,由于自己没有自信、怕没人看、怕坚持不下去,并且认为最有效率的做事方式是集中处理,所以我选择了在每周日的下午,把下一周每天更新的内容全部写好,每天定时就只操心发送。

当我选择这样做了以后,我发现变得拖延了、没有持续输出的欲望了、变成了为了发朋友圈而发,就像在完成任务一样,很多时候居然在敷衍自己……

从那以后,我坚决抵制写存货,就像前几天我说的,「今天没有输出,说明今天白活了」。

给与自己适当的压力和适当的没有退路,也许会激发出更强大的前行动力。

● 关于持续输出,今年要开起布局知乎问答,在知乎上的回答,不会考虑影响力和变现,就很纯粹的写,培养持续输出的感觉,而且是站在用户提出问题的角度输出。应该要不到一年,我的输出风格和内公会有质的飞跃。

● 不管在哪个平台,看到好的内容,一定要去点赞,最好写下有价值的评论,写不出有价值的评论,也有在本篇内容中摘抄一句,在评论区复制粘贴上。

对自己而言,没有引发思考的输入都是浪费时间,对作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正向反馈,也许因为你不经意的鼓励,改变了别人的一生。

● 不要小富即安。在正能赚钱的时候,一定要持续投入,由于我一代书生的气质,谈钱开不了口,错过了太多次机遇。

现在想开了,谈钱不伤感情,愿意为你的付出付费的人,才会有可能成永久的伙伴,永远总想着在你这里「拿来主义」不花一分钱的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把微信拉黑也无妨。

●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解决后就反问自己,我把这次问题覆盘,分享出来能不能赚到钱?

我居然赚到钱了,然后开始彻底相信,每天司空见惯,在你心中不值钱的东西,也许对于别人就是宝贝。

真巧,曹大有篇文章也在聊这个话题。

你在 A 群体当中,迫切需要一个产品,B群体随手就能得到这个产品,如果你是A 群体的一员,你懂他们的痛点和需求,并能找到 B 群体,B 群体觉得这个产品毫无价值,「送你」也无妨,你有供应链 B 给的支撑,又懂 A 的需求,同时你有伫立在 A 群体之中,所以你就能赚钱。

但这事让 B群体的成员直接去 A 群体就不一定能成。

曹大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就能说明以上逻辑。

一路开挂的学霸是教不了学渣的,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学渣的困境和苦恼。

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拥有跨越阶层的思维,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学渣。

● 仆人阅读和王者阅读。给你们聊一聊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

仆人阅读:是我们从小到大应试教育赋予我们的习惯,像一个仆人,规规矩矩的逐字看完老板安排的所有东西,效率低。

王者阅读:你现在就是王者、统治者,每天很忙,拿起一本书就像是在批阅奏折,去筛选你重点关注的地方,其他的一概略过。
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好标记,当整本书看完后,觉得是一本好书,再回过头看重点看下标注的地方。如果觉得这本书很一般,就可以不再考虑翻阅了。

王者阅读练习好了基本上能确保 1~2 天看完一本书的效率。

● 靠价格战拉来的客户,是不是可以被对手用价格战拉走?

● 低价本身不是一种战略,低成本带来的低价,才是一种竞争战略。

● 「刻苦 」是别人给的反馈,哦,原来我还这么「刻苦」。

你自己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不觉得你在刻苦,因为你融入在其中。

● 爱思考的人,能在深度思想重建的过程中,收获远高于常人的眼界和格局。

而不愿思考的人,就像在温室待久的花,只能继续活在别人编造的故事里,渐渐丧失对生活的控制权。

不管你在哪个平台玩耍,一定要力争成为内容的生产者,而不能永远是内容的消费者。

● 坚持填充不同维度的知识,最大限度开拓思维,能防止思想固化,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我发现,在我朋友圈等社群活跃度、刷屏信息,会在 2~3 天后才会慢慢的在18 线城市传开。

比如微信 8.0 动态炸弹,在我的推荐下,身边很多朋友从不知道,变得知道,但 3 天后,这个热度在我这边开始退去,身边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这时候 18 线城市的一些群才开始疯狂的开始体验……

● 在网上购物,找客服咨询商品相关情况,等了一段时间都不见回复,你可能会想:

① 可能今天咨询的人太多了,客服暂时还忙不过来,这时你的心里不会觉得太难受。

② 这么久还不回复,什么破服务态度?随后你为此生了一天闷气。

对一件事情 A,你采取 B 的态度就会导致 B1 的结果。

态度 B 是积极的,B1 也会是阳光的。

● 每当你不满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爆发」 的时候,可能的话,最好马上暂停手上的事,花 30 秒左右环顾周围的事物,在心中默念:

这个桌子是木纹的、外套是红色的、包包是白色的、杯子是蓝色的……

因为 「数颜色法」 可以抑制因发怒而快速分泌的肾上腺素,帮助大脑回归理性思考。

● 你在朋友圈看到一张晒娃的照片,并非那个娃吸引你,仅仅是因为那是你朋友的娃,这是社交型内容

而公众号,你一定是因为它本身有意思有价值的内容,你才会阅读,这是消费型内容。

社交型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流动性很差,朋友发一个晒娃视频你不可能把它转发分享出去,最多点一个赞,它本质上是不可流动的一个文件。

● 要认识到,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而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他还要活很长时间的人。

因此,倾听他的声音,尊重他的选择,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 当任何的困境出现,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 我在一社群给大家说,微信悄悄上线了发 专属红包功能,想把这一消息普及给那些不知道的人。

下面有两个评论特别扎眼:

① 钉钉 早就有了。
② QQ 早就有了。

我们把这个逻辑拆开了看:

我说吸烟有害健康,他说很多人吸烟活得挺好;

我说彩票中奖概率低,他说身边好几个中奖;

如果我说微信可以聊天,他会说MSN、ICQ、MSN早就有了吗?

如果我说微信可以发朋友圈,他会说 QQ 早就可以发动态了吗?

so:

001 审题真的很重要

002 你关注别人的公众号,觉得别人发广告很烦,你可以选择取关,没必要在评论区说人家广告多,别人没有义务每天给你日更所谓的「干货」

003 看见你认同的观点,可以大声的说出来,给作者正反馈,你不认同的,没必要到处嚷嚷,你不认同不代表全世界的人都不认同。

● 解读了3本书,我的主页可查:

解读-认知觉醒
解读-解密华西
解读-B端产品设计精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