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解读-兄弟(余华) 罗小布解读一本好书#

▎ 2021年解读的第 011 本书,全文 2689 字,预计 7 分钟

我每年都会读几本文学作品,一定优先考虑在矛盾文学奖的名单中去选,其次会考虑莫言、余华、刘震云等同时代作家的作品拜读。

文学经典作品属于小说,但不同于现在的马桶文学或者网络文学小说范畴,后者是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完全无需脑力思考的注射型文字类型,就像抖音短视频一样,通过算法给你推送感兴趣的视频,让你沉迷在其中,一看 1~2个小时感觉不到累,反而感觉被满足。

前段时间看到过一个段数据,每天浸泡在网络小说和抖音短视频的人数量成爆发性增长,尤其是在 18 线城市,同时也就催生了 AI 智能小说写作,市面上有很大一部分网络小说都不是人写出来的,而是算法自动生成的,普通人想要和计算机大数据较量,终究会败在石榴裙下。

很多人说毕业以后,再也没有是读文学作品了,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那我想说,居然没有价值和意义,为什么一直还要去评定茅盾文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呢,只是因为情怀吗?当然不是。

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不仅仅在叙述一个故事,它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世界观。有段时间我和多个朋友聊过,人出身社会后,很快因为工作、行业因素影响,性格和价值观就会固定下来,一生都难于改变,并不是顽固得无法攻破,必须要经历很多惨痛、撕心裂肺的事情,才容易扭转。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亲戚和我算是同龄人,他父亲是个生意人比较能挣钱,但他非常的调皮,粗鲁的说法就是有点像混混。结了婚、有了孩子也是这样,经常半夜在酒吧喝酒、打牌不回家。有一天清晨他父亲不慎从楼上坠下,当场宣布脑死亡,他因为在外地,天气等各种原因,没能看见父亲最后一面。2 年后一次聚会,问他的爱人,他这两年有变化吗?她说非常巨大,瞬间就懂事长大了,也许你们能懂那种感觉。

经典的文学作品就具备这个能力,大部分经典都是悲剧,至少很难看到因为好笑而成为了经典文学的。每个人一生的阅历有限,但你可以融入在故事当中,去经历、去俯视别人的一生,去体验、去感受死亡,去感受失去亲人的痛,然后就开始特别惜命,特别希望一家人能安安全全的在一起,开始不太愿意大声说话,不太愿意当众和人争吵……这一切变化,都是随着文学故事的薰陶,潜移默化的在让自己改变,开始修身最后养性。

俞洪敏和冯仑也说,他们小时候哪有什么MBA,所有的管理经验,做人做事的风格都是去套水浒传、三国演义……

作为一个文学圈外人,怎么来评判一本书好与坏?,我的评判标准是:

第一,文字读起来顺畅好理解;

第二,人物角色少且不会混乱;

第三,能跟随着文字的韵律喜怒哀乐,笑出声,流下泪。

第四,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建设性的指引。

那么余华的作品就能满足,我也特别喜欢余华的作品,特别喜欢余华的这本兄弟,无数次一个人手捧一部手机、看着无感情的文字,视线模糊,泪如雨下。

我几乎没有解读过文学作品,这类书不好解读,一般会写读后感,我为了写这本书的解读,专门去搜索了大量本书的读后感,千篇一律,都基本一个套路,说说它的文学价值、据透下片段故事。我想换一种方式,不讲述故事,只聊看完这本书后,对我价值观的冲击和改变,也许会影响我很长一段岁月,我把这段感受分享给大家。

001 花钱豁达点。我想表达的不是铺张浪费,我相信你的老家或者上一辈亲戚一定有这样的人,一辈子吃没吃好、穿没穿好、玩没玩好,甚至终其一生就没出过远门。虽然最后安详的带着微笑离开,其实内心是充满了抑郁,找不到人说,因为所有的欲望被压制着,最终成了跳不起来的青蛙。

现在社会相对上个世纪已经好了很多,所有需求第一原则不在是追求续命,吃饭要吃好不是吃饱,穿衣要好看不是保暖,很多人选择了节约,一切将就着用着,你认为抽烟的人,一辈子把抽烟的钱节省下来会多买下几套房子吗?绝对不会的。

钱永远是挣来的不是节约出来的,过于节约,身边所有的商品都选择将就,慢慢的人的自信心就会逐渐丧失,一个内心自信心不够强大的人,能成的大事自然会变少。越节约越穷,这是一个真理,但并不是理解成越花钱越富。中国文化的很多道理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有慢慢的品,突然的一些瞬间你都会懂得,等你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时,你发现离人生的重点也就不远了,想想也是一种悲剧。

002 兄弟的情谊可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生死相交,但同时爱上一个女人的那一刻,注定他们的关系会逐渐开始疏远,战场上的敌人可以握手言和,情敌还真的很少见到。

合伙生意不要去掺和,你看到的大公司是股权制,有完整的架构体系在支撑。我说的合伙生意是指,开一家烧烤店、火锅店、茶馆这种小生意,本意是想多拉一个人分担点压力,最后会发现彼此真的很难处在一起。两口子都会经常吵架,就是因为每个原生家庭所塑造的认知价值观无法走在一个思想层次,但至少是为了过日子,会想办法过下去。合伙生意那可不一样,我花了钱,为什么非要听你的,听力的成了还好说,决策失败了呢,呵呵,只会是散伙的结局,而且是朋友都没得做。

当然也有成功的,不用去擡杠,经历过的人,明白生意的人,自然懂我的表达。

00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每一个人保持尊重,权利是有时效和区域限定的。怎么理解,有天和一个高层领导聊天,聊到很多医院的院长,他说,这个人在位的时候牛,不见得牛,退下来没事,能安享晚年的才是牛。

你在公司当一个小领导,每天对下面的同事一张哭脸,或者不经意的一些瞬间,让对方难看了。未来的事情谁说的清楚,10 年后,他成大老板了、你成为了他公司员工,或者你的孩子、家里人办事,正好需求请求对方帮助了,人家会把 10 年前的憎恨永远记在心里的。不要滥用自己手上的一丝丝小权力。

我在公众号看过一个故事,就能表达这个主题的意思。有个人在体制内干了很多年,下决心要去北上广闯一闯,去了大城市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面试经常无果,有一次面试官问题,爱听歌吗?会唱谁的歌,他回答道刘德华的,面试官说,对不起我们不招聘只唱刘德华歌曲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时尚)。

5 年过去了,这个人闯出了自己的事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一天他在招人,在办公室面试别人,他一眼就认出来,这个过来应聘的人,就是 5 年前面试他的人,因为效益不好,公司破产了,被迫重新出来找工作。他问了同样的问题,爱听歌吗? 会唱谁的歌,他回答道,ABCDE 一堆歌手的名字,他继续问,会唱刘德华的吗?他回答说不会。

对不起我们只招会唱刘德华歌曲的人,那个面试者并不知道面试官是谁……

对身边的每个人保持一份尊重,就是对未来多普一条大道。

我写完了,奋进者们麻烦点个赞,让我知道你看过这篇文章。

罗小布解读一本好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